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

网上有关“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网上有关“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你大概问的是楷书的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 、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楷书四大家 ,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 、唐朝柳公权 、元朝赵孟頫 。

1、欧阳询(557一641年)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 ,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

唐朝欧阳询 :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世称“唐人楷书第一” ,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

2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 ,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 ,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 ,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 ,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世称“颜体 ”,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 ,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 ,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 ,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 ,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 ,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 ,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他善篆、隶、真 、行 、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 ,“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 、行、颠草为当代第一 ,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其书风遒媚、秀逸 ,结体严整 、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

元朝赵孟頫 :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 ,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1]

编辑本段一)欧阳询人物简介

欧阳询,字信本 ,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 ,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 欧阳询,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 ,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 ,竟席地而坐 ,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 ,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 ”(也称“率更体 ”) 。

风格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 ,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 、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 ,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 ,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 ,八面玲珑 ,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 ,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 ,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

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

用笔特点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 ,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 ,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 。”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 ,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 ,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 ,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 ,恰到好处。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 ,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 ,显示其超人的胆魄 。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

代表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 。欧阳询奉敕书。

此碑书法,高华庄重 ,法度森严 ,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 ,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 ,无一笔松塌。明陈继儒曾谓:“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 ,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所可方驾也 。 ”

原碑24行,1108字 ,由于年久风化,加之椎拓过多,断损严重 ,后人又加以开凿修补 ,以至笔画锋芒全失。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

编辑本段二)颜真卿人物简介

颜真卿(709-785),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 。字清臣 。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颜真卿 ,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 ,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 ,自成一幅,称为“颜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 ,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 ,画如夏云 ,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 ,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 ”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 ,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 ,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 ,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 ,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 ,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 ,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 。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 ,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 ,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风格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 ,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人物评价

颜真卿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 ,他的正书 ,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 ” ,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 ,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 。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 ,以祭侄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 ,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 。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 ,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 ,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现存作品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 ,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 。他和唐代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 ,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 、《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 ,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 ,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 ,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 ,不应单纯追求形似 。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 ,岑勋撰文,徐浩题额 。字体匀称,丰腴 。725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1]

编辑本段三)柳公权人物简介

柳公权(778-865)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 柳公权之并精研欧阳询 、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 ,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动容 ,如其笔谏也 。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 ,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 ,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 ,学习颜真卿,又溶会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 ,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

他29岁进士及第 ,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 ,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 ,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茍,同样地 ,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 。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 ,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

主要特点

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 ,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 ,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 ,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 ,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 ,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

代表作品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 ,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 ,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

2 、《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 ,一字未损 ,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 。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 、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3 、《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 ,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 。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1]

编辑本段四)赵孟頫人物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 ,号松雪道人 。是元代最显赫的 赵孟頫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 。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 ,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 、楷、行、草各体 、冠绝古今 。著有《松雪斋集》。

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 ,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1287年(元二十四年)第一批被征召 ,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 。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 ,“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官至翰林学士 ,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

风格特点

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 、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 ” 。所以 ,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 ,又旁通佛老之学 。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代表作品

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 ,运笔酣畅圆润 ,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 ,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

人物评价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 ,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 ,晚年师法李北海 。[1]

编辑本段历史地位

楷书四大家对东亚书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我们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高潮,为后世书法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颜真卿

圆笔书法的开创者: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 ,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 。用楷书所写之碑 ,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 ,导开书法新风气。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 ,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 ,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 。行草道劲秀挺 ,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

2、柳公权

世学书者的楷模:柳公权曾经利用为皇帝讲解书法的机会 ,向皇帝阐述做人的道理。在他看来 ,写字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是统一 的,只要为人正直,则笔下的书法也有清正刚廉的气息。他们认为 ,书法不但使人身心愉悦,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 ,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穆公为之改容 ,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 ,而加以遒劲丰润 ,自名家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 ,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 ,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3 、赵孟頫

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之一:赵孟頫出身高贵 ,一生经历宋元之变。他的书法婉丽流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对 比 。赵孟頫是一个修养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的造诣 ,也常常被艺术史家称道。赵孟頫博学多才 ,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 ,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 ,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绘画上 ,山水、人物、花鸟 、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 、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 ,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 。他善篆、隶 、真 、行、草书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 ,隶 、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 、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1]

李红芳名字含义寓意 ,李红芳这个名字怎么样?

1 、魏文侯讲诚信:

战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 ,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国因此迅速强大起来 。

魏文侯讲诚信有一次 ,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猎练兵。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宴会 ,魏文侯准备在宴会一结束 ,就去打猎练兵。可是,宴会快结束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看看快到中午了,雨还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 ,魏文侯起身对席间的众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 。

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郊外去打猎练兵 ,那里已有人在等我了。 ”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走上来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么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 ,可是得告诉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 ”众臣中有一位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告诉 。 ”

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 ,如今失约 ,我要亲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处去 。

2、“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 ,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 ”,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 ,喜欢到西湖游玩 。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 。苏东坡不知其来意 ,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 ,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 ,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 ,便驾船翩然而去 。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 ,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 ,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 。离开当日 ,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 。

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 ,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 ,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 ,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 ,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 。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留诗。 ”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 ,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 ,年方16岁 ,貌美如花 。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 ,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 。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 ,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 ,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

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 ,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 。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 ,他答应温父 ,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 ,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 。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 ,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 、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 。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 ,“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

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 ,神宗为此闷闷不乐 。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的祖训 ,为苏东坡说情。最终 ,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 ,也有苏东坡的粉丝 。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 ,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 ,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 ,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 ,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3 、孔子为何喜欢颜回: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 ,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 ,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

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 ,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 ,从未看到止步 。”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 ,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 ,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 ,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 。用子贡的话说 ,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 ,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 。

“学而时习之”的“习 ” ,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 。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 ,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 ”,即“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说:我虽然愚钝 ,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 ,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 ” 。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 ,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 ,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 ,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 ,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

由此透露一个信息 ,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 。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 ,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 ,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 ,提出质疑 ,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 ,也不会表示疑惑。

4 、文天祥:同胞兄弟志向径庭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 ,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 。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 月,他投降元朝 ,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 ,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哭毕 ,援笔写诗一首:

去年别我施出岭 ,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 。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 ,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 。后因弟文天祥死节 ,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 ,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5、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 。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 ,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 ,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 ,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 ,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 。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 ,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 ,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 ,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 ,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百度百科 - 魏文侯

百度百科 - 苏东坡

百度百科 - 颜回

百度百科 - 文天祥

百度百科 - 屈原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人文历史

李红芳名字含义

李红芳名字的含义为硕果累累 、受益匪浅、春华秋实、马到成功 、吉祥如意、激情满怀、名扬四海 、赏心悦目、花容月貌之义。

李红芳名字含义具体解析如下:

李读lǐ;李字音调为:上声;

李字声母为:L;李字韵母为:ǐ;

简体笔画:7画;李字五行为:木;

李字含义:李字指桃李、李子 、李花 、李树之义 。

红读hóng;红字音调为:阳平;

红字声母为:Zh;红字韵母为:óng;

简体笔画:6画;红字五行为:水;

红字含义:红字指成功、激情、红色 、吉祥之义。

芳读fāng;芳字音调为:阴平;

芳字声母为:F;芳字韵母为:āng;

简体笔画:7画;芳字五行为:木;

芳字含义:芳字指香草、花卉、美好 、花香之义。

李红芳名字寓意

李红芳名字寓指可爱、聪颖、独立 、成功、贤淑、清纯之意 。

与红字搭配的名字有:李红怡,李红妙,李红诗 ,李红康,李红柔

与芳字搭配的名字有:李虎芳,李恩芳 ,李森芳,李有芳,李正芳

李红芳名字好不好

李红芳名字整体一般 ,三才五格打分76分,具体好不好还需要结合个人生辰八字来查看,不懂八字的朋友可以直接找林大师帮你免费查看名字适不适合你。其中地格为凶 ,总格半吉。

李红芳名字打分为86分 ,同三才五格打分,本次名字打分没有参考个人生辰八字,生肖 ,星座,易经卦象,

更精准打分请点官方服务菜单中的姓名测试服务 ,九大维度精准打分评定名字好不好 。

天地人三才为:金水土

三才寓意为:可成功于一时,但不会长久。

天格:8 (八卦之数)八卦之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无穷无尽。 

地格:19 (多难) 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 ,万事挫折 。

人格:16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 ,功成名就 。

外格:11 (旱苗逢雨)万物更新 ,调顺发达,恢弘泽世,繁荣富贵。 

总格:26 (变怪) 变怪之谜 ,英雄豪杰,波澜重叠,而奏大功。 

李姓宝宝名字大全

李夏影 、李斯捷、李童溪、李棽曦 、李燕飙 、李商耀、李祯斋、李翊谭 、李宸幻、李楚鄞、李习影 、李朱弄、李艺僮、李文臻 、李涵冕、李优溯、李晓瑭 、李淅宸、李夕查、李媤颐 、李澎钰 、李语丞、李琮文、李璨彤 、李丛昔、李单盾、李曦谈 、李英争、李寓默、李逸督 、李合仟、李钰帧、李予查 、李娟甜、李丝沛、李莫儿 、李沫慧 、李帝越、李夫孜、李萌瑀 、李韦能、李知言、李功熙 、李晶凌、李铂慧、李易溶 、李昭晗、李严稼、李枝霸 、李爵辰、李杭沛、李书珩 、李彤寰 、李木棕、李键高、李冲干 、李仙诞、李欢艺、李夜纹 、李越溪、李夏徕、李嗣朵 、李芮歧、李如楦、李琲希 、李嵘司、李欢旦、李锶箬 、李月进 、李奕陌、李嗣场、李优彻 、李紫幂、李素会、李付罕 、李凇仪、李想实、李芮珂 、李傲兢、李养珍、李必欢 、李谷甯、李乔化、李彰蒸 、李琪成 、李毓乖、李丛也、李捷硕 、李合京、李儿沣、李拉若 、李伶才、李暖希、李派希 、李钰运、李晗弛、李乌溧 、李弘村、李影还、李吟菘

以上为李红芳名字含义 ,李红芳名字寓意以及李红芳名字怎么样打分测评的内容,可点下边官方服务选姓名测试进行综合测名打分,姓名测试结合了生辰八字 ,性别,生肖,星座 ,易经卦象,更全面专业的解析合字匹配和吉凶 。

好名助运一生,名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生辰八字来起 ,底部服务菜单中的宝宝起名 ,是基于生辰八字及三才五格的大师精选名字起名,也可找林子翔林大师为宝宝一对一手工定制一个吉祥好名,林大师为起名网创始人 ,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网上假冒多,一定要视频核对为林大师本人。好名幸福一生!

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 ,早在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 、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今江苏境内)人,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之前,曾到豫 、荆、襄等地游历 ,而山阳又距豫南、襄阳不远,所以,他到过馒头山是有可能的 。民国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阳县志》卷一亦写道 ,“羊仙洞在馒头山 ,昔人于此得道飞升,传云即葛洪也,入罗浮山去。又口头东十里 ,有深洞,碑记‘葛洪修炼处’。

唐时的著名高道罗公远曾在天柱山修道 。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卷一《古迹》记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罗公远 、宋邵康节(邵雍一引者注)皆隐于此。”[2]罗公远,又名思远;鄂州(今湖北境内)人 ,一说为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境内)人,《太平广记》卷二十二、《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迹。如:《太平广记》中《罗公远》条记述,公远自幼好道术 ,唐玄宗亦酷好仙术,有一次玄宗与张果 、叶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让公远看见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 ,公远以无物相告 ,二人张开手,均无棋子,原来棋子已在公远手中;还写道,开元年间又一次中秋赏月 ,公远以拄杖为桥,请玄宗同登月宫,听霓裳舞曲 。这些记述颇多神异 ,难免有小说家言或传说。其中亦有颇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请公远教其长生之术,公远对曰 ,“我命在我,非由于他,当先内求而外得也 ,刳心减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 ”这段话反映了罗公远对道教养生的真知灼见 ,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生命观 ,指出要长生久视,应先内炼而非外求,清心寡欲、草衣木食的艰苦修炼 ,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变 ,要想长生是不可能的 。罗公远有著述传世,《道藏》中收有《真龙虎九仙经》二篇,罗公远、叶静能注 。叶静能亦为唐玄宗时的道士 ,以擅长符箓请神役鬼 、驱邪治病、兴云致雨等奇术深受玄宗宠信。罗公远、叶静能在《真龙虎九仙经》注中写道,“夫金丹大药,皆在冥心。心若一着 ,无有不成 。若蒙至人传诀,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 ,静室息诸事 ,想恍惚之中有神曰灵冥也,炼五脏气方成大道。故《道德经》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炼在当时由外丹向内丹转变之端倪 。

据山阳地方志记述和当时老道长口传,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吕洞宾亦到过天柱山 。《山阳县志》卷一《古迹.仙人龛》记载 ,“相传吕纯阳 、韩湘子游憩于此,故名。”[5]同卷《古迹.天柱山 》亦记述,“又传吕洞宾曾多次于此山 ,有摘星岩、摩天岩、净瓶峰 、雷神洞 。 ”[6]八仙的故事使吕洞宾 、韩湘子在我国民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考察,吕洞宾、韩湘子均有其人 ,但韩湘子系唐朝官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侄子,而韩愈确有族侄 ,颇有道术。

吕洞宾是唐宋内丹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洞宾名岩 ,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以字行世 。他与其师钟离权的内丹修炼理论 ,在中国道教史上被称为钟吕金丹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吕岩》写道,“其自作传云:吾乃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唐末屡举进士不第 ,因游华山遇钟离子,传授延命之术,寻遇苦竹真人传授日月交并之法 ,再遇钟离,尽获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 。”“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 ,吾闻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慎 ,三断色欲 ,是吾之剑法也 。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 ,不若传吾之行。何以见?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7]从这些记述不难看到他修道的经历、承传及其丹道思想 。吕洞宾主张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炼 ,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说。他的丹道理论对全真道内丹修炼影响甚大,被尊为全真道“五祖 ”之一。有关吕洞宾在陕西的活动,史籍多有记载 ,《雅言系述.吕洞宾传》称其为潼关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举进士不第 。后因黄巢起义 ,社会动荡,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陈抟传》亦写道 ,陈抟在华山隐居修道时 ,“华阴隐士李琪……;关西(古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市为关西或关右——引者注)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 ,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 ,人咸异之 。”[8]据上述史料分析,吕洞宾在天柱山一带修过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时,全真道倍受尊崇 ,甚为兴盛。陕西乃全真道之发源地及重要的活动市,道观的兴建和道士 、信众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兴建的元纬宫就是全真道在当地发展的有力证明 。元纬宫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 ,据《增修山阳县志》载,元纬宫“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宫为南庵 ,道院曲流为县八景之一。”[9]《山阳县志》卷三《坛庙》记载 ,“县城西一里许,有胜概名曰南庵,后倚笔架山 ,前接紫微峰,左山环峙,右水绕流 ,盖天地造设之佳处也。 ”

据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等道教史料记载,宋德方(1183一1247),字广道 ,道号披云,山东莱州掖城人 。先后师事全真道“七真”中刘处玄 、王处一、丘处机 。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请远赴西域时,德方为随行的十八位门人之一。返回燕京后 ,与丘处机同住于长春宫,奉丘之命,任教门提点。他办事认真 ,一举一动 ,无偏私而有规则,道俗莫不服其德能 。宋德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对儒、道典籍如《春秋》 、《周易》、《中庸》、《大学》 、《庄子》、《列子》特别喜爱,努力研读,对其它的诗文与历史、诸子百家著作 ,亦多有涉猎。他在搜集 、整理 、刊刻道经和修建道教宫观方面尽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处机逝世前,十分重视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 ,他曾专就此事和门人宋德方商议,对道教经典的大量散失深为遗憾,认为应当努力完成恢复和整理这一与道教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大事 。然而 ,丘处机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这一宏愿,遂将此事交宋德方日后办理。丘处机对宋德方说,兹事体甚大 ,我则不暇 ,他日尔当任之。丘逝世后,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继承其之遗愿 ,非常重视刊刻《道藏》,委托宋德方总管筹办此事 。宋德方与门人秦志安等详细策划,又得丞相胡天禄资助白银1500两 ,遂于元太宗九年(1237)起开始整理《道藏》。由于任务繁重,设立了27个经局承担此事。他们不辞辛劳,行程数万里 ,搜罗遗逸道经,增补亡缺,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 ,校对付刊,历时八年,于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 ,亦名《玄都宝藏》 ,共7800余卷,实现了丘处机的遗愿,是全真道教历史上的又一创举 。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宫观 ,“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分布 ,几百余区。”元纬宫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处道观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赐宋德方“清虚大师 ”;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 ,朝廷又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作有《乐全集》 。

明朝以后 ,国内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陕西的全真道虽然不如元代兴盛,但却有一些道士弘道甚为得力 ,成就亦显著 。如佳县白云山,因道士李玉风(亦作玉凤)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隐居弘道,“施药济人 ” ,“岁旱有祷即应 ” ,后经任尚书的陕西韩城人薛贞上奏朝廷,“敕赐道经一藏,封为‘玉风真人’”。

在属于陕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时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刘合明等。李羽化后,刘合明承师遗志 ,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务,大力弘道50余年,收徒100多人 ,修复了不少道观 。刘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继承刘合明主持道务30余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续[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 ,有一位居住在山阳名叫雷贤(字宗鲁)的人,某日出游,在南庵道观旧址上捡到琉璃瓦残片 ,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云”字样 ,感慨非常,乃以继承宋披云(德方)弘道之志为己任。雷贤捐资金、请工匠,历时10余年 ,终于使元纬宫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旧址上重新落成 。余庆在《南庵元纬宫记》中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道,元纬宫“前后宫殿,峨然翚飞 ,东西栋楹,耸尔壮丽,且装塑神祇 ,像貌威严,光彩绚烂,令人凛凛起敬。至于四面墙垣 ,气象开阔,高映云日,观者摩肩接迹 ,赞口同声 ,是皆始于宗鲁之所创也。 ”[14]这些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况 。

明朝中期以后,天柱山一带全真道的活动日渐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 ,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100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 。

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 ,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 ,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 、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20余种 ,门人达500多人 。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 ,著有道书《度人秘录》、《修炼丹术》等 ,皈依弟子超过1000人 。

1925年吴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张至正(道号安连子)继承吴明慧遗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 ,努力弘扬全真道。张至正与天柱山道众一起,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修复了铁瓦殿, 云盖观(又名大顶)道观 ,又在铁钟坪创建双峰观道场,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为“通明殿”、“斗姥殿” 、“无极殿 ”、“万圣楼” ,配殿名为“灵官殿”、“娘娘殿 ”“太白殿”,还建有钟楼 、鼓楼、客厅、厢房等房屋100余间,住观道士人数最多时达100余人 ,使双峰观成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观中规模最大的道观 。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李先念部队转战商洛市。1946年夏秋间,李先念率约3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之际 ,从漫川关走山路到双峰观 ,受到张至正大师热情的接待,部队隐蔽山中半月。分别时,张至正为确保李先念的安全 ,特地为李换上道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贯彻落实得比较好,据1952年统计 ,当时山阳县共有道观37处,庙房478间,乾道123人 ,坤道99人,其活动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 ,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的张至正道长当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1958年春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张至正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道众学习报纸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

但是 ,五十年代末期以后 ,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出现失误,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 ,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状况:1960年,以张至正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斗,同年 ,张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文化大革命 ”期间,天柱山道观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国家状况的日益好转,天柱山道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道教活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天柱山道众在张至正的高徒周理贵道长(道号天真子)的带领下,凿岩石,开荒地 ,打松籽 ,挖药材,餐风露宿,一心向道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自筹资金100多万元 ,修建恢复了双峰观 、云盖观、铁瓦殿、朝阳洞4处道观。1984年,周理贵道长与道众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同年 ,周道长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 。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199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 ,1998年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周道长当选为会长 。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名誉会长。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天柱山现有住观道士30余人,皈依弟子约500余人 ,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道教界的后起之秀 。

余宗来(道号昌盛子) , 1990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期培训班学习 ,1995年参加了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动,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山阳县政协委员 ,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会长,2001年选任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主席的接见。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家学习参观。2006年任商洛市政协委员,2007年选陕西省省政协委员 。撰写和主编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浅解》 、《商洛道教宗谱》 、《张至正传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观简介》 、《天柱山的传说》、《天柱山志》》(手稿)等;

徐宗常(道号祥和子),1987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 ,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

瞿宗琼(道号广玄子),坤道。1988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学习 ,1992年当选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常委, 1995年参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 ,2001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2006年当选山阳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曾参加《天柱山的传说》等道教资料的编写;

胡诚林,1992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学习 。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 ,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秘书长,西安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西安八仙宫管理委员主任 、2000年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 ,近些年来作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访过澳大利亚、新加坡 、台湾、香港等国家,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 、《三秦道教》、《各界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 、《道教在澳洲的发展》 、《台湾道教散记》等文章约30篇。

在天柱山修过道的道士中 ,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和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深造者已有田诚启、胡诚海、何宗银 、何宗才、王诚芳、余诚智(市道协副秘书长;山阳道协秘书长)胡诚旭 、陈诚东、汪诚真、江宗善 、秦诚水、王宗慧、朱宗贤等20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所在道观中的有生力量,他们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视和好评。 《登天柱山》 陈鲁斋

置身如在九霄中 ,万里川原一览空 。

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

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

秋色西来风日丽 ,下方佳气郁葱葱 。 《天竺摩霄》

陈鲁斋

拔出群岚数万里 ,青天象外露奇峰 。 悬岩向背疑风雨,绝顶阴晴变夏冬。

罗列儿孙排玉笋,撑持砥柱现芙蓉。

仙缘有份谁修到 ,下界声传古寺钟 。

关于“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翎珊]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shi/202508-13099.html

(2)

文章推荐

  • 雨林春天(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雨林春天(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雨林春天(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雨林春天(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9-18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

    2025年07月28日
    18
  • 智慧城市建设现况和对策?

    网上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现况和对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现况和对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点1.1智慧城市的概念1998年鲍里尔提出智慧的城市设计理念,提出在城市发展总周期考虑应用新理念新技术使城

    2025年07月28日
    21
  • 店下镇的历史沿革

    网上有关“店下镇的历史沿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店下镇的历史沿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解放前夕为义田乡,解放初分属第五、六区,1956年撤区并为芗溪、渡桥、枧田三个乡。1958年分属树槐、东风、潭埠公社,1961年分属树槐、芗溪

    2025年07月30日
    20
  • 冬天推荐旅游十大地方

    网上有关“冬天推荐旅游十大地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天推荐旅游十大地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最适合冬天旅游的十大地方有漠河、牡丹江、吉林、长白山、阿尔山、喀纳斯、三亚、北海、西双版纳、昆明。1、漠河乘坐冬日雪国列车去漠河,踏上

    2025年08月03日
    18
  • 智慧安全用电跟传统用电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网上有关“智慧安全用电跟传统用电有哪些本质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智慧安全用电跟传统用电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①、取电方式的差异,传统用电主要是通过开墙布线,安装固定的插座,工程量大,对房屋结构的一体性破

    2025年08月08日
    21
  • 武义鑫箭工具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武义鑫箭工具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义鑫箭工具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武义鑫箭工具有限公司是2013-05-31在浙江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

    2025年08月08日
    24
  • 东唐装饰地址及品牌介绍

    网上有关“东唐装饰地址及品牌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东唐装饰地址及品牌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想到装修就头疼了吗?小兔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这家东唐装饰。东唐装饰是山西省西安较出名的装饰公司之一,拥有强大的团队设计及装修。让他们为

    2025年08月12日
    18
  • 千年血战的参战方

    网上有关“千年血战的参战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千年血战的参战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主要领导:山本元柳斎重国(被友哈巴赫杀害)、京乐春水。在任队长:碎蜂、凤桥楼十郎、卯之花烈(与更木剑八拼搏中死亡)、平子真子、朽木白哉、狛

    2025年08月13日
    17
  • Pizza皮的常见做法?

    网上有关“Pizza皮的常见做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Pizza皮的常见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食材用料中筋面粉?200克牛奶?120克玉米油?20克白糖?10克酵母?3克盐?3克披萨饼皮的做法请点

    2025年08月23日
    6
  • 地热回灌操作技术

    网上有关“地热回灌操作技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热回灌操作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经过在沉积盆地型地热田中多年回灌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套回灌运行操作技术方法。它不仅是国内外其他地区类似地热田回灌开采运行中成功的先进技术,同时

    2025年08月24日
    1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翎珊
    翎珊 2025年08月27日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翎珊”!

  • 翎珊
    翎珊 2025年08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 翎珊
    翎珊 2025年08月27日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翎珊
    翎珊 2025年08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楷书四大家都是哪些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联系我们

    邮件:蛋蛋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