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x0d\\x0d\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2008-07-31 19:52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及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费用组成》进行编写说明。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x0d\\x0d\一 、新账的建立\x0d\\x0d\二、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x0d\\x0d\三、会计业务的处理\x0d\\x0d\一 、新账的建立\x0d\\x0d\一个项目开工,或者一个企业新建立 ,都面临着建立新账的问题 。建立新账并不难,通常先应当想好会计科目的设置问题。在做凭证的时候应当想好各科目应当怎么设置明细科目级数。是采用辅助核算好,还是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好 。\x0d\\x0d\一般情况下 ,是如果涉及的往来单位较多,部门较多且稳定或者项目较多的时候,应当采用辅助核算的方式(可以根据各会计科目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并不需要同时具备)。否则 ,应当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简化工作量。通常情况下,公司本部的账(涉及的往来单位很多 ,项目多,部门也比较多且稳定)采用辅助核算比较合适,而单一的项目账 ,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比较好。\x0d\\x0d\根据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 ,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 。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x0d\\x0d\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公司各项目的成本情况,并对各项目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公司加强财务管理。适用于公司本部及附近项目较多的企业 。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x0d\\x0d\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 ,有利于各项目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权力过大,滋生腐败 。如果项目财务人员不能起好监督作用并在管理中处于强势的话 ,不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实行分权式要求公司对项目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人员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当的权力并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适用于外地项目较多的施工企业。\x0d\\x0d\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强化公司和项目的财务管理 ,要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核算、监督、反映的职能。\x0d\\x0d\二 、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核算内容\x0d\\x0d\建筑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广大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确认上,和产品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本帖只在此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 ,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x0d\\x0d\(一)工程施工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 。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x0d\\x0d\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x0d\\x0d\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x0d\\x0d\(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x0d\\x0d\(6)间接费用\x0d\\x0d\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x0d\\x0d\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x0d\\x0d\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x0d\\x0d\2、工程施工-毛利 ,核算工程毛利\x0d\\x0d\具体的设置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会计科目。特别是间接费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设置 。\x0d\\x0d\(二)机械作业该科目主要是针对建筑企业有单独的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项目提供设备发生的费用及内部结算的台班的核算。相当于制造待业的“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针对本公司的设备设置单机核算 ,准确核算每台大型或者主要设备每个台班的耗用成本 。\x0d\\x0d\通常情况下,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x0d\\x0d\工资及附加(部门/设备核算)\x0d\\x0d\燃料及动力(部门/设备核算)\x0d\\x0d\折旧费(部门/设备核算)\x0d\\x0d\配件及修理费(部门/设备核算)\x0d\\x0d\间接费用(部门/设备核算)\x0d\\x0d\(三)应收账款\x0d\\x0d\1、应收工程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根据工程进度报表或者结算的应收账款\x0d\\x0d\2 、应收销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施工企业应收产品销售货款\x0d\\x0d\3、应收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根据合同及结算业主暂扣的工程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x0d\\x0d\(四)应付账款\x0d\\x0d\1、应付购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购货款 、设备款等。\x0d\\x0d\2、应付分包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工程款\x0d\\x0d\3、暂估应付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暂估入账的款项(包括材料暂估入账及分包工程款的暂估入账) 。\x0d\\x0d\4 、应付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单位的质保金 ,最好设置有到期日。\x0d\\x0d\(五)工程结算(往来单位/项目核算)核算根据业主进度报表签证资料或者工程结算的款项。\x0d\\x0d\(六)主营业务收入(手工账可不用以下明细科目,只需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即可)\x0d\\x0d\1、目标成本\x0d\\x0d\目标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x0d\\x0d\(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5)间接费用(项目/部门核算)\x0d\\x0d\2、税金(项目/部门核算)\x0d\\x0d\3 、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4、公司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x0d\\x0d\5、公司利润(项目/部门核算)\x0d\\x0d\工程施工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x0d\\x0d\1.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x0d\\x0d\(1)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x0d\\x0d\(2)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 ,煤 、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 ,流动施工津贴等 。\x0d\\x0d\(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 ,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 、婚、丧假期的工资。\x0d\\x0d\(4)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生产工人福利费(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提取)。\x0d\\x0d\(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 ,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x0d\\x0d\(6)企业应承担生产工人的养老金、失业金 、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内容\x0d\\x0d\2.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 、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内容包括:\x0d\\x0d\(1)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x0d\\x0d\(2)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x0d\\x0d\(3)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x0d\\x0d\(4)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 、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x0d\\x0d\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 、仓储损耗 。\x0d\\x0d\(5)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 ,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x0d\\x0d\3.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 。\x0d\\x0d\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x0d\\x0d\(1)折旧费: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购置资金的时间价值。\x0d\\x0d\(2)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x0d\\x0d\(3)经常修理费: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与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 ,机械运转中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 。\x0d\\x0d\(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安拆费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 、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 、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费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及架线等费用。\x0d\\x0d\(5)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人工费及上述人员在施工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x0d\\x0d\(6)燃料动力费: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 、木柴)、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及水 、电等 。\x0d\\x0d\(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部门规定应缴纳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x0d\\x0d\设置了“机械作业”科目的机械使用费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向各工程项目部收取的机械台班费,以上内容只需在“机械作业”科目中核算即可。\x0d\\x0d\4 、其他直接费(在预算上被称为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x0d\\x0d\包括内容:\x0d\\x0d\(1)环境保护费:是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x0d\\x0d\(2)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x0d\\x0d\(3)安全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x0d\\x0d\(4)临时设施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等。\x0d\\x0d\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业房屋与构筑物 ,仓库、办公室 、加工厂以及规定范围内道路、水、电 、管线等临时设施和小型临时设施。\x0d\\x0d\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 。\x0d\\x0d\(5)夜间施工费:是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班补助费 、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x0d\\x0d\(6)二次搬运费:是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x0d\\x0d\(7)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及转移费用及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 、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和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x0d\\x0d\(8)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是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 、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x0d\\x0d\(9)脚手架费: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 、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x0d\\x0d\(10)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是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费用。\x0d\\x0d\(11)施工排水、降水费:是指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 ,采取各种排水、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x0d\\x0d\-=-=-=-以下内容由swt在2007年08月04日11:26pm时添加-=-=-=-\x0d\\x0d\根据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 ,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 。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x0d\\x0d\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公司各项目的成本情况 ,并对各项目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公司加强财务管理 。适用于公司本部及附近项目较多的企业。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x0d\\x0d\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 ,有利于各项目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 。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如果项目财务人员不能起好监督作用并在管理中处于强势的话 ,不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实行分权式要求公司对项目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人员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当的权力并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适用于外地项目较多的施工企业。\x0d\\x0d\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强化公司和项目的财务管理 ,要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核算 、监督、反映的职能。\x0d\\x0d\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 。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x0d\\x0d\这种分权式的管理,优点是很显著的,有利于税务筹划,而且各项目的财务状况清晰明了,便于分析管理,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x0d\\x0d\如果保持项目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加以集权,应该也是一个理想的方式.但需要财务软件上的支持.\x0d\\x0d\一.银行帐户,按总部需要开立,无需按项目开立,过多的银行帐户存在,某种程度在加重着财务管理的难度及风险.\x0d\\x0d\二.在总部统一的核算中,按项目设置会计人员;财务软件需要实现内部分部门核算的功能.即在统一的帐套中,每个项目(或部门)是相对独立的,拥有独立的总帐明细帐报表等一个独立帐套的特征,但又在总部的统一核算之内.各个具体项目的会计人员,核算本项目的会计业务.帐套中总部是作为一个与项目平衡的内部核算部门.总部与各项目分部合起来就是公司的整体帐套.\x0d\\x0d\三.资金各项目分部独立.通过在内部财务核算中,设置 ”内部银行存款”科目,实现各项目部门的资金独立.内部部门核算,分项目部门、公司总部 、公司三大部分 。对于公司整体来说,它的资金由银行存款和现金、其他货币资金组成;而项目分部、公司总部的资金由“内部银行存款”组成;项目分部与公司总部“内部银行存款”合计数为零,因此这个“内部银行存款 ”科目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财务数据。\x0d\\x0d\说得有点抽象 ,举个例子,由公司成立之处说起:\x0d\\x0d\1.公司收到注册资本100\x0d\\x0d\借:银行存款-公司100\x0d\\x0d\贷:实收资本-公司100\x0d\\x0d\2.某施工项目A上马,总部拨款40 ,一般内部借款的形式,收取一定利息,更能加强项目负责人资金的时间性意识\x0d\\x0d\借:内部银行存款—项目A 40\x0d\\x0d\贷:短期借款—项目A 40\x0d\\x0d\借:内部银行存款—总部-40\x0d\\x0d\贷:短期借款—总部-40\x0d\\x0d\收取项目分部利息5\x0d\\x0d\借:财务费用—项目A 5\x0d\\x0d\贷:内部银行存款—项目A 5\x0d\\x0d\借:财务费用—总部-5\x0d\\x0d\贷:内部银行存款—总部-5\x0d\\x0d\从上面的分录可以看出 ,从公司总体来说,一红一蓝的对冲,是没有实际的业务发生的 ,但具体到项目分部,就有了一笔借款,有了一笔资金;多了一笔费用 ,减少了一点可用资金。\x0d\\x0d\四.如果财务软件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项目会计人员还可以进驻项目所在地进行及时核算与监控,当然有单据凭证汇集到总部,由分管会计进行处理 ,目前来说更现实 。但远程的管理应该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x0d\\x0d\1 、关于成本的账务处理:\x0d\\x0d\分配工资奖金:\x0d\\x0d\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生产工人工资奖金)\x0d\\x0d\机械作业-工资及附加(机驾人员工资奖金)\x0d\\x0d\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管理人员工资奖金)\x0d\\x0d\贷:应付工资\x0d\\x0d\应付职工薪酬---新准则变化内容\x0d\\x0d\领用原材料\x0d\\x0d\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x0d\\x0d\贷:原材料\x0d\\x0d\台班费结算:\x0d\\x0d\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x0d\\x0d\贷:应付账款(外部单位)\x0d\\x0d\机械作业(内部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的台班)\x0d\\x0d\甲供料的账务处理:\x0d\\x0d\甲方拨付:\x0d\\x0d\借:原材料-甲供材料-XX\x0d\\x0d\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XX单位\x0d\\x0d\领用时:\x0d\\x0d\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x0d\\x0d\贷:原材料-甲供材料XX\x0d\\x0d\业主方代扣税金的账务处理:\x0d\\x0d\借:应交税金-应交XX税\x0d\\x0d\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XX单位\x0d\\x0d\项目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x0d\\x0d\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费\x0d\\x0d\贷:银行存款(新准则新增内容)\x0d\\x0d\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适合钢结构制作等委托项目)\x0d\\x0d\拨付物资时:\x0d\\x0d\借:委托加工物资\x0d\\x0d\贷:原材料-XX材料\x0d\\x0d\支付加工费时:\x0d\\x0d\借:委托加工物资\x0d\\x0d\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x0d\\x0d\收回加工物资:\x0d\\x0d\借:原材料-XX\x0d\\x0d\贷:委托加工物资\x0d\\x0d\领用的账务处理同原材料。\x0d\\x0d\2、分包核算专题\x0d\\x0d\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在施工企业都比较普遍,劳务分包比较单一,核算比较简单 ,不在此做具体介绍 。\x0d\\x0d\工程分包不仅涉及到工程成本,还涉及到与对方的往来的核算,以及与业主方的一些联系。通常情况下 ,分包方是以总承包方的名义参与工程施工,但由于在工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情况需要面对,也需要与总承包方及时结算。\x0d\\x0d\通常情况下 ,总承包方会要求分包方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编制工程形象进度报表,由总承包方对其进行审核后,扣减相关其他费用后再予以支付。\x0d\\x0d\涉及到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x0d\
abc理论关系
#一级建造师# 导语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已开启备考模式 ,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那么, 的更新 。
篇一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异步电动机安装前的检查
(一)开箱检查
1.包装及密封应良好;电机的功率、型号、电压应符合;电机外壳有无损伤,风罩 、风叶是否完好;盘动转子检查转动部分应无卡阻或碰击等现象。
2.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动机 ,其铁芯、转子和轴颈应完整,元锈蚀现象。电动机的附件应无损伤 。
3.空气间隙的不均匀度应符合该产品的技术规定。当无规定时,各点空气间隙和平均空气间隙之差值与平均空气间隙之比宜为5%。
4.兰相绕组是否断路、三组绕组的电流电阻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电动机的各相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
5.电动机的引出线鼻子焊接或压接应良好 ,编号齐全,*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6.绕线式电动机应检查电刷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应有"启动""运行"的标志 ,动作顺序应是先短路集电环,再提起电刷。
(二)基础检查
电机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 、孔洞、预埋件及电缆管位置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基础各边应超出电机底座边缘100~150mm。
(三)抽芯检查
在电动机检查过程中 ,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抽芯检查:电动机出厂期限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若制造厂无保证期限,出厂日期已超过年;经外观检查或电气试验 ,质量可疑时;开启式电动机经端部检查可疑时。
(四)电动机的干燥
1.电机绝缘电阻不能满足下列要求时,必须进行干燥 。
(1)lkV及以下电机使用500~1000V摇表,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lMD/kV;
(2)lkV以上使用2500V摇表,定子绕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lMD/kV ,转子绕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O.5MD/kV,并做吸收比(R60/R15)试验,吸收比不小于1.30。
2.干燥方法
(1)外部加热干燥法
采用大功率的外部热源 ,如红外线灯泡、发热管 、加热板等设备对电机内部进行烘烤。此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操作时热源不可太靠近线圈,以防烧坏线圈 。
(2)电流加热干燥法
电流干燥法是将电机通人低压直流或交流电流,利用电机本身的铜损来加热。每相绕组的电流都不宜超过额定电流的50%~60% ,直流则可稍高,为60%~80%。在通电的情况下电机用其自身电阻发热,使线圈均匀受热 ,干燥效果比较好 。
3.电机干燥时注意事项:
(1)在干燥前应根据电机受潮情况制定烘干方法及有关技术措施。
(2)烘干温度缓慢上升,一般每小时的温升控制在5~80℃。
(3)干燥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干燥允许温度应按绝缘材料的等级来确定,一般铁芯和绕组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0℃ 。
(4)干燥时不允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应用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或温差热电偶。
(5)定时测定并记录绕组的绝缘电阻 、绕组温度、干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环境温度。测定时一定要断开电源,以免发生危险 。
(6)当电动机绝缘电阻达到规范要求 ,在同一温度下经5h稳定不变后认定干燥完毕。
篇二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起重技术
1.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①载荷;②额定起重量;③幅度;④起升高度。
2.动荷载:一般取动荷载系数K1=1.1 。
3.不均衡荷载:一般取不均衡荷载系数K2=1.1~1.2。
4.计算荷载:Qj=K1K2Q
5.额定起重量: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
6.流动式起重机地基处理:吊装前进行试验和验收,按规定进行地基沉降预压试验。
7.平衡梁的作用:①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 ,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②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③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④多机抬吊时 ,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荷载 。
8.平衡梁的选用:起重作业中,一般都是根据设备的重量、规格尺寸 、结构特点及现场环境要求等条件来选择平衡梁的型式。
9.吊装方案主要内容:⑴工程概况;⑵编制依据;⑶方案选择;⑷工艺分析与工艺布置;⑸吊装平面布置图;⑹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⑺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被吊设备 、构件校核等);⑻进度计划;⑼资源计划(包括人力、机具、材料等);⑽安全技术措施;⑾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等。
10.吊装方案的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⑴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 、方法,单件重量在10kN及以上、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 ,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⑵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单件重量在100kN及以上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专项论证。实行总包的 ,由总包组织论证。
11.起重机械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⑴超载;⑵支腿不稳定;⑶吊臂偏心过大;⑷机械故障 。措施:⑴严格机械检查;⑵严禁超载;⑶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基础,确保支腿稳定。
12.吊装系统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⑴多机吊装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⑵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⑶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措施:⑴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车 、同吊装能力的吊车;⑵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同步;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同步;⑷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⑸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
13.设备或构件(指被吊物)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⑴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⑵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措施:⑴对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⑵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⑶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14.全埋式地锚可承受较大的拉力 ,适合于重型吊装。
篇三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变频器的安装接线要求
1.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应该尽量的短 。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他电缆走线,电缆选用屏蔽电缆或串管敷设。
2.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金属管道或者金属软管内部。
3.控制电缆选用屏蔽电缆 ,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时,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交叉 。
4.变频器的模拟量信号线与主回路线分开走线,模拟信号线用屏蔽双绞线。
5.变频器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接地导线的截面不小于4mm2,长度不超过5m。
6.变频器的接地应和动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不能共地 。信号线的屏蔽层一端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 ,另一端浮空。
1 、ABC的发展
ABC是Activity-Based Costing的英文缩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业成本法。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动态反映,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提高决策、计划 、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 ”(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或Activity Accounting)。而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曾任教于美国的西北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并担任《会计评论》主编达15年之久。1941年 ,科勒教授在<>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科勒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 、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第二位研究“作业会计 ”的是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 。在他撰写的会计文献中,Activity Accounting 和Activity Costing经常混用。他坚持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 、“成本 ”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书中,对“作业” 、“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80年代初、中期,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全面的反思。先进制造系统的推广普及 ,准时制(JIT)由日本而起转而对整个西方公司经营管理思想的冲击,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技术的巨大变革,促使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了重新审视 ,作业成本法成为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
首先对ABC给于明确解释的是哈佛大学的青年学者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1988年,库珀在夏季号《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论ABC的兴起:什么是ABC系统?》。库珀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的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 。ABC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接着 ,库珀又连续发表了《二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 、《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和《四论ABC的兴起:ABC系统看起来到底象什么?》。库珀还与卡普兰合作在1988年九、十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论文 。这几篇著名的论文,对ABC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 、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ABC研究的基石。此后在英美的《管理会计》等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研究ABC的文章 ,ABC理论已日趋完善。
除了在有关杂志上发表论文外,学者们也撰写了许多关于ABC的著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詹姆斯·A·布林逊(James·A·Brimson)在1991年编著的《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Activity Accounting:An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pproach) 。该书共十章。前半部分讨论了理解会计作业的框架以及作业会计的推行和变化着的全球市场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解释了许多新的成本会计概念 ,如作业、作业层次、作业会计 、作业成本、作业分析、作业管理 、作业计量、作业单位、成本动因 、成本库、同质成本、准时制成本计算 、不增加价值的成本、增加价值的成本、作业生产成本等等。书的后半部分清晰、细致的讨论了作业成本的计算和如何追溯相关成本动因,以便合理利用之 。它在理论和应用上对ABC的规范化研究将作业会计推进了一大步。
库珀和卡普兰教授 、《成本管理》杂志编辑劳伦斯·梅塞尔(Lawrence Maisel)先生、毕马威会计公司(KPMG)的艾琳·莫里西(Eileen Morrissey)女士和罗纳德·M·奥姆(Ronaed·M·Oehm)先生等,在IMA和KPMG的资助下 ,挑选了八大公司,进行试点,于1992年写成了《推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Moving From Analysis to Action)。这部颇具实地研究特色的书旨在回答:“推行ABC要经过那些步骤 ,会遇到什么问题?”、“设计ABC系统是最关键的决策是什么?” 、“设计和推行ABC时,有哪些潜在的或未料到的危险? ”、“ABC的真正价值表现在哪?”、“组织中的非财务经理怎样才能享有ABC带来的利益?” 、“ABC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这部总结大公司ABC经验的书荣获1993年度AAA管理会计委员会办法的“管理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
波特兰州立大学成本管理教授彼得·B·B特尼(Peter·B·B·Turne)在1991年写的《Activity Based Costing—The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 在传统的成本系统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在制造企业中,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三个部分组成的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统称为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以外的所有生产成本,都称之为制造费用 ,如折旧费、水电费 、物料消耗费用、间接人工等。传统成本计算对制造费用的分摊是以部门作为成本库,然后再将它分摊到产品中去 。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暗含一个假定:产量成倍增加 ,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基于这种无意识的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 ”的由来。这种表面上风平浪静的传统成本信息,实际上是暗藏着许多危险礁石的大海 。从本质上看 ,隐藏着浪费 、隐藏着不盈利的产品或顾客。这种危机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表现尚不明显,然而在先进制造企业,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 ,它却是致命的。
先进制造环境下,采用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分摊制造费用,将使产品成本严重失真 。原因是许多制造费用的产生与产品数量关系不大。例如设备整备费用、物料搬运次数等;
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日趋增大 ,其中最重要的是折旧费用的增加。资料表明:80年代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特别是在电子与机械工业中的比重,日本高达50~60% ,美国更高为70~75%;
产品品种日趋多样化、多品种 、少批量的生产方式使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设备调试准备、物料搬运等与产量无关的费用大大增加 。
这种情况下,把大量的与数量无关的制造费用,用于数量有关的成本动因(如直接人工小时等)去分摊 ,将使产品成本发生扭曲,其扭曲的严重程度视数量无关的成本占总制造费用的比例而定。
由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到现代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作业划分
对作业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 。
杰弗·米勒(Jeff·Miller)和汤姆·沃尔曼(Tom·Vollman)两位现代制造过程的研究者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
I、逻辑性作业。是指定购、执行和确保材料移动的作业。忙于逻辑性作业的全体人员包括间接场地巡视工人以及从事接收 、运输、数据登记、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会计人员 。
II 、平衡性作业。是将原材料、人工和机器供应与需求配比的作业。采购、材料计划、生产控制 、预测和计划的人员执行平衡性作业。
III、质量作业 。是确保生产和规范一致的作业。质量控制、间接工程技术 、采购等人员从事质量作业。
V、变化作业 。使生产信息现代化的作业。涉及计划、程序规范标准和材料清单的制造以及质量工程师从事变化作业。
★ 库珀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
I 、单位作业(Unit activity) 。即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如机器的折旧及动力等。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产量成比例变动 。
II、批别作业(Batch activity)。即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如对每批产品的检视、机器准备 、原材料处理等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数成比例变动。
III、产品作业(Product activity)。即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对每一种产品编制数控规划、材料清单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产量及批数无关,但与产品项目成比例变动。
V 、过程作业(Process activity)。
彼得·B·B·特尼教授在库珀作业分类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顾客作业(Customer activity) 。即为特定顾客服务的作业。如为顾客提供技术服务。
★ 特尼教授认为:若是小型公司,作业可分为两类:
I、目标作业(Cost object activity) 。即使产品或顾客受益的作业。为顾客提供技术服务即是一个典型的目标成本作业。
II、维持性作业(Sustaining activity) 。即使某个机构或某个部门受益的作业。它与产品的种类和某种产品的多少无关。
此外,特尼教授还定义了宏观作业和微观作业 。
布林逊认为: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 、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他将作业分成了三种情况:
I、重复性作业(Repetitive activity)和不重复作业(Non-repetitive activity) ,前者是以连续性为基础的 、在作业会计系统内不断维持投入、产出和处理过程的作业;后者是一次性作业,主要用于一次性工程(project)。
II、基础作业(Primary activity)和派生作业(Second activity),前者是指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单位的基本职责;后者是支持组织基本作业的作业。
III 、必需的作业(Required activity)和任意性作业(Discretionary activity) ,前者是一个组织必不可少的作业,后者是可以根据管理者的判断进行任意选择的作业 。·
3、成本性态与完全成本法
在成本会计发展史上,先有完全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后有变动成本法。用变动成本法否定完全成本法是成本会计的进步,而今天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和完全成本法的再度兴起是成本计算方法上的否定之否定。
设计变动成本法的目的在于适应短期决策的需要 。在这种方法下 ,产品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将固定成本视做期间费用,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不包含任何固定费用。在新的制造环境下 ,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小,特别是那些技术先进的组织,变动成本的比重低于10% 。在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中 ,由于会计师以产品数量作为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这就使得管理当局很难确认此项成本到底是怎样变动的,从而其决策就无法考虑它所定义的固定成本 ,难以达到决策的科学化 。
新的ABC系统用成本动因来解释成本性态。库珀和卡普兰依据成本与成本动因的关系,将其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三类。短期变动成本在短期内随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故仍以数量为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原材料耗用等)来归属这些成本 。长期变动成本往往随作业的变动而变动,且变动所需时间也较长 ,故应以非数量基础(如检验小时 、订购次数、整备次数等)作为成本动因,而不是短期变动成本所依赖的数量基础成本动因。这样,在ABC系统下,管理当局的决策就应考虑短期和长期变动成本的数量 ,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成本动因
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亦即成本的诱致因素 。出于可操作性考虑 ,成本动因必须能够量化。可量化的成本动因包括生产准备次数、零部件数 、不同的批量规模数、工程小时数等。
★ 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在分配过程中由于资源是一项一项地分配到作业中去的,于是就产生了作业成本要素。将每个作业成本要素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通过对成本要素和成本库的分析 ,可以揭示哪些资源需要减少,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最终确定如何改进和降低作业成本 。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劳务或顾客中的标准 ,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通过实际分析,可以揭示哪些作业是多余的 、应该减少,整体成本应该如何改善、如何降低。
布林逊在《成本会计》一书中将成本动因分为以下两类:
-积极性成本动因 ,是指能够产生收入、产品或利润的作业 。例如销售订单 、生产通知单等。
-消极性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不必要的工作和利润减少的作业。例如重复运送产品等 。
★ 确定成本动因的个数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成本动因与实际制造费用的相关程度。在既定的精确度下,运用相关程度较高的成本动因时,则成本动因的数目就较少;反之 ,如果缺少与实际制造费用相关程度较高的成本动因,则为达到一定的精确度水准,必须增加成本动因的数量。
2、产品成本的精确度和产品组合的复杂程度 。倘若对产品成本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 ,则成本动因的数目必增加,反之,则会减少;产品复杂程度低则多个作业成本可汇集在同一作业成本库中 ,反之,则汇集比较困难,所要求的成本动因数目也相应增加。
★ 成本动因的数目确定后 ,选择成本动因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I 、成本的计量。即要考虑成本动因的资料是否易于获得。若在现有的成本系统内即可获得,则成本不会太高;反之,需要另设新的系统收集资料 ,则成本会大增,此时,必须做成本效益分析 。
II、成本动因与实耗资源成本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越高,产品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越小。
III、会计的行为面 。在选择成本动因时 ,必须考虑组织中心的行为。成本动因相关程度的确定可运用经验法和数量法。经验法指利用各相关作业经理,依据其经验,对一项作业中可能的成本动因做出评估 。最有可能成为成本动因的 ,权数为5;可能程度属于中等的,权数为3;可能性较小者,权数为1。然后各成本动因的权数依各经理给定的权数加权平均 ,取较高者进行数量方法测试。所谓数量法即是指利用回归分析,比较各成本动因与成本间的相关程度 。
5 、作业成本计算过程
1、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一个作业中心即是生产程序的一部分。例如,检验中心就是一个作业中心。按照作业中心披露成本信息 ,便于管理当局控制作业,评估业绩 。在确认作业和作业中心时要注意具有以下特性的作业:
-资源昂贵,金额重大。
-产品之间的使用程度差异极大。
-需求的形态与众不同。
2、用资源动因将归集起来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摊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 。
每一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中心所执行的作业。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 ,反映了作业会计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
3、用作业动因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摊到最终产出(产品 、劳务或顾客) 。例如,整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整备次数或整备小时。整备次数假定每次整备作业耗用的资源都相同;整备小时则假定资源的消耗是随着产品所需的整备小时数的变动而变动。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反映的作业会计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 。
关于“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深情葬海]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130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深情葬海”!
希望本篇文章《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行业从建账到工程完工结算应该怎样做会计分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