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秋沼芰荷
最近利用碎片时间听了很多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语音朗诵,有幸从喜马拉雅找到一位声情并茂且吐字清楚的朗诵者,她感情充沛 ,我听得也越发有兴头 。十几遍下来,听了上句能顺出下句,大部分内容也差不多提个醒就能背出来了。
神奇的是 ,听得次数越多,意思就理解得越透,果然读(听)书百遍 ,其义自见。所以,我压根没去看别人的解释,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 ,信马由缰倒挺有趣。不是说,诗无达诂吗?只要个人喜欢就好,反正又不是为考试 ,非要对上个标准答案才行 。
朋友 笛 说,他可以把这首诗如庖丁解牛般拆开来 、揉碎了地详细分讲。于是,那天他发给了我他的初步讲解。
先把原文摘抄于此,感兴趣的您如果没有背过 ,可以对照来看 。此处按照 笛 的分段来排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以下内容 ,整理自 笛 和我的聊天记录 。实际上,我说的话不重要,在此都略去了 ,只剩最后一句话是我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可以分为四大段, 作者特意在用韵上下了功夫。
第一段到“对此欲倒东南倾 ”,因为作者下面两句单独用韵“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另外单独用韵的有“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些都可以明显看出是分段的句子 ,第三、第四大段即在这些地方分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是第二段的开始,下面的“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是一个韵 。这两大句和其他韵不一样。
此处可见, 作者特意用独立的韵来分段。
其实,诗词里的韵和意有很大关系 。大致可分为: 韵意双转、韵转意不转、意转韵不转。
比如: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里是两个意思,作者用了两个韵 。这便是 韵意双转。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是第一大段里的一小段 ,但是作者换了韵,此为 韵转意不转。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中,前面的几句是写景,到了“青冥浩荡”转到仙境 ,意思变了,但是韵却没有变 。此为 意转韵不转 。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古体诗有四种形式: 一韵到底 、韵意双转(比如陆游《关山月》)、意转韵不转、韵转意不转。
一韵到底自不必说 。韵意双转的好处是清晰明白 ,而韵意不双转则更使前后联系紧密。
文中也有“以韵衬境 ”的例子(即用不同的韵脚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比如: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里古韵属“先”韵 ,读起来轻清婉转,作者以此来表现迷离的境界 。
而“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古韵属“马”和“麻”韵,读起来响亮 ,这与诗中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吻合。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删”韵,读起来清脆 ,把作者藐视权贵 、傲岸自满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作者在用韵上有精心的选择 。
我 :学习了, 以韵衬境,以韵达 意。
原来这韵用得好 ,不仅方便吟诵,悦耳动听,还可以充分恰当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真是妙不可言。
想起我最近看的一段有关福楼拜的话:
福楼拜有一句座右铭: “想写得好 ,就得感觉到位,思考到位,叙述到位。要表达某样东西只存在唯一贴切的词 ,不可能有第二个,措辞必须像手套适合手一样恰到好处 。”
所以,毛姆说 ,“福楼拜的景色描写十分优美,像诗一样富有韵律、节奏和乐感,又不失散文本色 ,而且和情节珠联璧合。”
写文如此,填词亦然。措词如此,选韵亦然 。
下一句是: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出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片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白话译文: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 ,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 、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 ,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李白从离开长安后,因政治上遭受挫折 ,精神上的苦闷愤怨郁结于怀。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和远离尘俗的山林去寻求解脱 。这种遁世思想看似消沉,却不能一笔抹杀 ,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李白在精神上摆脱了尘俗的桎梏。
而这才导致他在诗的最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那样激越的呼声。这种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情绪正是这首诗的基调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梦游天姥吟留别关于“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25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下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