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罗星塔
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马尾港,有罗星山 ,旧时位在江心。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 。
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 ,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 ,调入苦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 。她变卖产 ,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 ,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明万历年间 ,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 。所以,“冶城东望诲天遥 ,谁遣中流二柱标 ”,出自明代叶向高诗句,感慨古塔的销沉。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 ,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 ,海风吹来,叮当作响,“舵楼风细听铃雨 ,月近家园渐觉圆”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 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 ,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 。但建筑的艺术风貌 ,仍存旧观。
罗星塔与马限山麓下的马礁,隔水相望。这段江面的潮水,变化万千,尤其八月大潮时日 ,“孤舟出海门,豁然乾坤白 。浪花三千尺,石马不可见。”又明代林世壁的“横江渡头云水东 ,波回白马掳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好似钱塘八月中 ”,把罗星塔的观潮,与杭州钱塘“八月中”观潮相提并论 ,足显奇观 。但罗星塔下的潮水也有安静的时候,如谢肇浙有诗曰:“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掉歌中夜远 ,渔火不分明”。
罗星塔形势险要:“地拟瞿塘看艳蓣,江同扬子见金焦。”1559年戚继光部下参将尹风把守马尾 、痛击倭寇,到1656年郑成功北上抗清 ,在罗星塔筑堡训练水师,再到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800余水师官兵殉难的壮烈悲剧,都是历史的见证 。所以《福建通纪》有述:"重山环抱 ,层层锁钥,固七省(从辽宁至广东)形势最胜之区"。
罗星塔山现己开辟成公园。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 。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穿过公园人口处的牌楼 ,园内四时花木繁茂,风景宜人。几株参天古榕,紧紧相挨 ,郁郁葱葱,像一座绿色的城墙,环抱着巍巍古塔 。从塔内拾阶而上 ,旋至塔顶,视野突然开阔,心旷神怡。纵目四望 ,远观闽江两岸的风光,近看港区建设新貌,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图画,水天一色 ,山秀物新,尽收眼底。
福州马尾罗星塔,位于马江北岸罗星山上 ,始建于宁化,相传是宋代柳七娘所建 。七娘系广东人,美丽动人 ,乡里豪绅为了谋夺她,诬陷她丈夫犯了法而发配于闽南致亡。七娘愤于无处可诉,变卖家产 ,入闽捐资造塔,寄托对亡夫的哀思。塔重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为七层八角石塔 ,高31.5米 。塔尖有一颗直径近2.3米的大圆球,游人可登上球基座凭栏远眺。
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 ”之誉。塔下是罗星公园 ,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 。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 ,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的古战场,可以看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附近有一山百洞的青芝寺。
鄢陵县境内有许由隐耕处 、许由墓、尹宙碑、醉翁亭碑 、乾明寺隋、兴国寺塔、甘罗古柏、曹操议事台 、曹彰墓等 。
许由墓
许由墓在中原腹地的许昌市鄢陵县,至今尚存四千五百余年前的上古贤人许由墓冢一座。据史学家考证 ,许由系上古高士,是海内外许氏之先祖。后人敬称其墓冢为许由墓 。海内外许氏华人纷纷到箕山寻根问祖,成立许氏联谊会 ,并决定联合世界各地许氏后裔于每年9月4日祭祖。许由墓的确切位置在登封市区东南15公里处的箕山之巅东北端,呈圆形,直径约20、高约6米 ,用杂石沙土堆垒而成。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 。乾明寺旧址,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从塔的结构和形制看 ,为北宋中晚期建筑。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约38米 。下为青砖塔基,塔每层檐下均砌砖斗拱 ,并辟有券门,假窗和佛龛,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第二层塔身嵌塔铭 ,第三层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砖8块。塔顶为铜质宝珠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尹宙碑
尹宙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铭”。刊于东汉熹平六年(177) ,碑额篆书,已断裂,仅存“从”“铭 ”2字 ,碑高2米,宽0.93米 。元代皇庆元年(1312),鄢陵县达鲁花赤修孔庙时在洧川发现,移置孔庙内 ,不久又没入土中。明万历(一说嘉靖)年间洧水泛涨岸崩而石复出,重置于孔庙。碑文隶书,共14行 ,满行27字 。文中记述了尹宙一家世系及历仕官职,其后附有赞颂铭词。碑文字体方劲古拙,结体疏阔清朗 ,笔姿秀逸雄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有一字不损的明拓本传世 。
鄢陵腊梅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 ,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 ,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 ,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 ,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 ,故又名冬梅 。
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 ,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金** 、淡**、墨**、紫**,也有银白色 、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 ,花蕊有红 、紫、洁白筹 。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 ,似“金钟吊挂 ”,故又名金钟梅 。
兴国寺塔
兴国寺塔,位于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 ,以寺而故名。塔坐北向南,西临洼地,东临新建兴国寺南墙 ,南临大路,北为民房。兴国寺塔为砖石结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高27米 ,由塔基、塔身 、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周长20米,高1米,厚宽1米 ,经加固后宽为3米。塔身每层均装饰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外伸为1米,有门龛6个。铁质塔刹,塔内中空 ,原有木棚板,久已无存一层塔身南、北面辟半圆形拱券门 。一层南门内筑有塔心室,北门内筑有台阶 ,由此门登台阶可上至第二层南门(龛)出,绕塔檐半周至第二层北门(龛),登台阶可上至第三层。可从第三层塔内用双足登塔壁攀至第七层。塔身外部结构严谨 ,笔直崇秀,为典型的北宋建筑。该塔对研究宋代古建筑和佛教活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花都温泉度假区
花都温泉度假区位于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西,占地1036亩 ,建筑面积57792平方米,南依311国道,西邻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 、京广铁路25公里 ,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5公里。
度假区以陈化店镇丰富优质的矿泉水为依托,度假区的深井矿泉水不仅水温达到63度以上,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微量元素锶和偏硅酸的含量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 ,长期饮用和沐浴,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骨关节病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
区内主要景点有豪华泡汤别墅 、大型林中露天汤池群,水上乐园、成人玩具坊、华佗百草园 、奇花异卉园、蜡梅园、饮食文化园 、茶酒楼、会议中心、独立式度假别墅等 。
花博园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博园)建成于2002年9月,占地面积1500亩 ,整个园区分为博览会展区 、蜡梅文化展示区、生态科普展示区、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区、休闲度假区 、游乐区、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主要区域有主会场、会展中心 、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厅、怡园、名优花木展示区 、水生植物展示区、旅游接待服务区、百年紫薇园 、春夏秋冬园、科普示范园以及人工山水系建设等。整个园区共开发建设景点200余个,绿化种植苏铁类、银杏类 、松柏类、紫薇类、花草类、水生花卉等2800个品种 。
鄢陵花博园2004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被确定为河南省服务业特色园区。2002年在此举办了八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
关于“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shi/202508-106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星塔的来历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罗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