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熹(1130—1200),字元晦 ,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著名的思想家 。朱熹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文学上强调文道统一 ,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其诗文创作均有一定成就。有《朱文公文集》 。
早在唐代九江就出现了书院的最初形态,李渤就曾在此读书。南唐升元年间 ,到庐山隐居 、避难的读书人开始在白鹿洞“建学置田”,正式称为“庐山国学”,这是庐山第一所学校。北宋在统一大部分国土后 ,庐山国学乃改称为白鹿洞书院 。北宋末年,因金兵南下,庐山的建筑包括白鹿洞书院被战火毁坏。
南宋淳熙六年(1179) ,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 ,这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淳熙六年至八年(1179—1181)朱熹任职于南康军期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建院宇、筹措院田 、聚书、立师、聚徒 、订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立课程等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 ,对后来书院的发展、学校的建设有着重大影响。
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是:朱熹。
白鹿洞书院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 。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 ,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 、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 ,它指明了修身 、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最初没有明文规定 ,直至朱熹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条文也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历代陆续补充,有的订得比较详细 ,有具体的细则,尤其是对生徒品德修养和生活起居方面的要求,规定得十分明确。除了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外 ,还有《胡居仁规训》,《蔡宗充洞规说》,《主洞李应升洞规》,以及《督学王练戒勉》等等 。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 ,文学上强调文道统一,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 ,反对浮华。其诗文创作均有一定成就 。有《朱文公文集》。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军,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 ,这是他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关于“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shi/202508-103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作者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