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网师第七次预习作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
劳动教育 ,从校长开始
——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提交人201306蒋铭国
2420182297@qq.com 江西省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意见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明确提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2022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说明: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 ,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精神。
我们学校正是基于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理解 ,本学期利用校园里还没有建设完全的空地开展了劳动教育 。首先是将空地开垦出来作为学校劳动基地,然后分给一至六年级一共32个班级每班一小块基地。基地不大只有十几平米,但每班也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劳动基地。
劳动基地教育已经启动两个多月,每个班级也都种下来各种蔬菜 ,包括辣椒、茄子、黄瓜 、韭菜,也有种了西瓜和甜瓜等瓜类作物 。整体情况也还不错,但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是 ,劳动教育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因为劳动基地面积不大,因此各位班主任都是在班上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或自发报名 ,最后只有少数孩子与家长一起负责劳动基地的耕种 。这样一来,劳动基地所带来的劳动教育只是属于少部分人。
其次是,劳动主要是家长完成 ,学生只是参与者,更准确地说只是打下手甚至只是看客。劳动教育浮在表面,没有对学生真正落实劳动教育。在这样的劳动实践过程中 ,孩子们没有真正体验劳动带给他们的历练,因此在培养孩子们劳动素养方面效果不大 。从这里看出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都是非常欠缺的,同时也能看出家长对孩子们的劳动教育是非常淡泊的。
再次是,劳动内容单一 ,连续性不强。每一块基地基本上都是种的时候需要劳动一次,后续基本不需要劳动,至多就是浇浇水 ,或者有时除除草 。
最后,从劳动的成效来看,也不是很理想。虽然已经两个多月了 ,但基地各种作物长势并不是很好,除了土地肥力不够以及阳光不足的原因,更多的原因在于班主任指导不够 ,家长也不够重视。因此孩子们对所种作物关心程度不够 。
以上种种原因,其实最主要集中以下几点:一是班主任劳动教育意识不强,同时自己也不具备相关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家长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强 ,对如此少有的劳动机会并不是十分珍惜,尽管参与了,但不懂得引导孩子持续关注劳动成效。三是作为家长的年轻父母对劳动技能的缺失 。多数家长是孩子妈妈,是八十年代的出生的人 ,基本也不会种植蔬菜或其它作物。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以及现状,劳动基地实际劳动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要想让仅有的劳动基地能起到较好的劳动教育效果,有必要开展以下活动 。
首先是老师劳动教育意识的增强。这就要学校组织相关学习 ,比如对新课标的学习就是最为紧要的事。其次是对老师劳动教育技能的普及。只有老师会种植,才能教会孩子们种植 。再次,加强对家长劳动意识的教育。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更加配合老师和学校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劳动教育活动。最后是扩大劳动教育的基地 。校内不够 ,可以把眼光投向校外。一旦把眼光投向校外,劳动教育就犹如找到了出口,劳动资源将取之不尽。
校外劳动基地的利用 ,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有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 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 ,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 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 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 、新方式提供支持。工会、共青团、 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 、搭建 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 展公益劳动 ,参与社区治理 。
最后综合在一起,只有一条,那就是校长如何看待劳动教育 ,又将如何在劳动教育上使上力,使多少力。
2022.5.22
最近三年你涨工资了吗?为什么现在涨工资这么难?
目前只是探讨阶段,不可能全面实行的。相关的报道就是:
据媒体报导 ,明年教育部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2017年有可能成为高考改革元年 。2014届的高一新生很有可能第一个吃螃蟹。由此带来的影响值得观察与思考。 昨日,全国高中课改联盟2013年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湖北大学附中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21所知名高中课改样本学校约400名教师代表参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教育部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基本思路已确定,明年教育部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 。2017年高考统一考试科目有望仅语文和数学。 A 未来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田慧生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改革 ”政策的主旨演讲 ,他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很大,思路也已经基本确定:高考招生未来主要是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即统一高考的成绩与学业水平测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依据一 统考科目有望只剩语文数学 2017年统一高考的科目将减少,有望仅语文和数学两科 。外语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已经基本达成一致。高中学生外语考试达到一定成绩后 ,后期将转向听说为主,英语学习有望真正回到工具书的地位。 依据二 学业水平测试将上升为国家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将上升为国家考试,由国家组织 ,各省市分开实行 。将分为合格考试与等级考试两类,一些科目合格就好,一些科目则实行等级制 ,不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对考生有不同要求,同一高校不同院系也有不同等级要求。 一参考 综合素质如何体现急需解决 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考招生的主要参考,目前急需做的是如何保证客观如实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B 高中课程容量将减少扩大选修课比例 田慧生还透露 ,明年教育部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改目前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一些问题急需解决,目前教育部全面修订高中课程的大体思路已定。一是要明确高中课程定位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 ,不是大学的预备阶段;二是目前高中课程容量过大,难度过高,下一步将进一步调整 ,减少课程容量,降低难度;三是调整高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目前必修课比例过大 ,下一步将压缩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同时扩大选修2的比例;四是力争高考与新课改融合 ,改变目前高考与新课改脱节的现状。
1,工人的工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提高工人的工资等同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而降本增效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 ,没有例外。
2,在国企,央企有工资总额限制。蛋糕就这么大,工人多分了 ,别人就会少分,而在分蛋糕上,工人没有话语权 ,处于劣势,基本上只会少分,这是人性。
3 ,同理,在民企,小的私营企业 ,工人的工资提高了,就意味着老板的利润会减少 。做企业的老板是逐利的,当然不会嫌利润多 ,越多越好,反过来说,就是工人工资越低越好。
4,同一企业 ,工人队伍五花八门,正式工,劳务派遣工 ,临时工。同工不同酬,似乎也达成了一种平衡,发工资的主体不同 ,普涨不可能,不涨,低薪的临时工还能给高薪的正式工安慰 ,让正式工有一种优越感 。
5,因为有劳务派遣的形式存在,你不干有人干。对于企业来说 ,只有一定的工资水平下能招到工人干活,干嘛要涨工资?这是市场配置资源,低薪水招不到工人,才会涨工资。
……
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待补充吧!在未来一段时间,很难改变,工人自身更无力改变 ,当然国家会有所调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一种调节手段 。
目前来说,许多工人想要多挣工资 ,主要还是靠加班加点的工作,常年无休的工作获得,希望以后会有所改变 ,让工人能更好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
关于“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116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对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