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马庄村的村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庄村的村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马庄村隶属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地处莱城西北角人民路北侧,鲁中西大街、北坦北路穿村而过 ,背依矿山,西临泰山钢铁总公司,东邻莱钢莱芜矿业公司。有耕地160亩 ,人口876人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吕姓由莱阳县迁入莱芜 ,迁至今址。因马姓早居,以姓名村,称马家庄 ,20世纪50年代起简称马庄。康熙《莱芜县志》载:“西厢保·马家庄” 。民国初年,马庄属矿山区西厢保;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莱芜分为三县,马庄属莱东县矿山区;建国后属矿山区;1958年属城关镇;1959年属矿山人民公社;1985年10月改属城区办事处;后改属城市街道办事处 、凤城街道办事处。矿山由于地处莱城西北角,与九顶雅鲁山连成一体 ,立于山顶俯视全城,一览无余,为莱城周围制高点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2月莱芜战役发起前,国民党军李仙洲部在矿山派有一个团防守 。我华东野战军七纵之一部,不怕牺牲 ,勇猛突击,与敌在矿山及马庄发生激烈战斗,有力牵制住敌人 ,迫使其无法向小洼增援。在莱城之敌弃城北窜之时,我军迅即占领矿山一线,截住敌军路 ,痛击敌军。为整个莱芜战役之全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年,莱芜县人民政府在矿山前怀修建烈士陵园一处,后迁至现莱芜烈士陵园。马庄村地处丘岭,土地贫瘠 ,物产不丰。解放前为生活计,村人大多做点小本经营,自家乡购得姜麻 ,或肩挑,或用木制独轮车运载,上博山 ,下临朐,赚取些许差价养家糊口 。马庄自古缺水,人畜用水均取自村南的一眼水泉。泉眼水量很小 ,大旱时常干涸。村中大部分土地散落于矿山及周围边坡,靠天吃饭,每年只能种一季地瓜或谷子 ,产量很低,丰收之年亩产也不过200斤左右,建国后,全村人民战天斗地 ,兴修水利,整修梯田,决心改变家乡贫穷面貌。1957年在村南建起两万立方米的小水坝一座 ,并配套建设了提水设备,将水提至山腰,使200余亩旱地得到了灌溉 。1980年在矿山后沟修建两座梯级水坝 ,拦洪蓄水,浇灌山后部分土地。1981年又在桃花桥处修建大型提水设施,将水提至矿山最高处 ,使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了自流灌溉。1971年,老少齐上阵,肩挑人抬 ,硬是将乱石突兀、荆棘丛生、沟壑纵横的荒山削高填低,变土造地,开垦出200多亩良田,庄稼单季亩产800斤以上 ,彻底结束了有田没饭吃的历史 。马庄村民自明朝聚居此处,生息繁衍。村中现有吕 、李、亓、张四姓,吕氏居多。村民不分姓族和睦相处数百年 ,一向尊师重教,崇尚文明 。解放前村中设立小学堂一处,取名“鹿鸣 ”小学 ,1950年重修。1987年村里投资20万元建成全街道办事处村级第一幢教学楼,2000年又相继投资16万元建起了微机室 、实验室、阅览室等,使教学设施日臻完善。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 ,全村共有24名学生考取了大专以上院校,如今全村有4名硕士研究生 。吕爱梅是村里第一个考取大学的大学生。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年代,马庄人就敢为人先 ,以小队为单位采石头,开铁矿,烧石灰,大办民营经济;1973年创立建筑队一个 ,1975年建成铸管厂一处。铸管厂在当时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村办铸管厂 。随后商品门市部、选矿厂 、化工厂、灯具厂、汽修厂 、医用玻璃厂相继建成。因村处城区,耕地一天比一天减少,但马庄人靠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收入 ,加快了奔向小康生活的速度,村民生活殷实富足,2001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自1987年起 ,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200元养老金。村办企业的兴起也唤起了村民的经济意识,一部分有见识的村民依托当地资源和地理环境的优势,从事个体经营 ,如跑运输、搞建筑、干饮食等,马庄人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 。马庄人致富不忘国家,村民吕学永 ,曾被授于“莱芜市个体私营企业纳税大户”称号。马庄从荒山小村融人城市,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今后的岁月里,马庄人一定会昂首阔步,继往开来 ,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
舜陵镇的下辖村简介
卢野村地灵人杰,早年间既有卢清贤,卢昌明 ,杜乐善等殷实的富贵人家,也有给大商家从事商业买办并兼任绥远商会会长的商界奇人孔昭德及忻州商会会长杜铁贵等人。还有在归绥市(今称呼市)任要职,期间为村争得农田灌溉权 ,后随傅作义投诚的老干部卢继争。山西电台台长孔丙恒等政界要人 。更有德艺双馨曾受毛泽东主席接见过的老军医刑润功。在忻州书法界占一席之地的书法名人杜志刚,赵占海等人。间,贺龙元帅率120师路经卢野并留宿天主堂,村中传为美谈 。抗美援朝中 ,村人有李有才,卢来胜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建国初期村民李嘉元 、卢四喜创办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与杜娘旺创办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创忻州农业合作社先河。被人称为老教委的孔宪鹏以扫盲识字为己任 ,在除“四害”运动中,成绩显著,名扬三晋 。盲艺人卢喜和夫妇的三弦鼓书在六、七十年代饮誉忻州。村人解圈做笼之工艺,不失为忻州一绝。摔跤挠羊堪称卢野人的一项传统爱好 ,古有龙四、范忠 、刘有猫,后有韩润才、周田、张国喜等挠羊汉,现有后杜效贤 ,女子柔道杜枝花 、彭秀兰等均曾获各式摔跤项目的国家级奖项,有超前胆实的卢梅、卢银山四兄妹跨国经商于莫斯科,引村人骄傲。董门学子董杰明留法攻读博士学位 ,陈氏骄女陈丽琴于南京进修硕士已成,材中学子众人皆效之,近年考入大学者达30余人 。农业生产上 ,早年的优种繁育示范推广、水利设施建设更新 、农业机械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地膜覆盖塑料大棚,以及近年的蔬菜无公害栽培 、节能日光温室大棚、一代优种使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为忻州农业成绩之前列。
卢野村人民风淳朴、民气旺盛 ,生就勤劳,耐于吃苦,靠此精神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平田整地、兴修水利 、改良盐碱 ,组织拦河截坝造林的历次一跃而成为忻州产粮大村;靠此精神在忻州的活动中成绩显著、名声远振;靠此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力拼搏、尽显神通,成为忻州的富裕之村。1994年村里打出了温泉井,所后陆续建起了温泉浴池 、国标游泳馆 ,开通了迎宾路 。1996年建起了忻州农村一流的新学校,硬化了全村的主要街道。进入新千年之后,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展 ,卢野村已与城市相连,发展优势更加显示,新一届村领导班子狠抓机遇 ,实行“五机制衡 ”为基础的规范化民主管理、大胆改革、全力整顿,建起了村委办公楼和商业门市。温泉企业实行改制经营,扭亏为盈 。引资千万兴建的洪都家私城享誉晋西北。村中大小街道硬化一新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改革成绩斐然,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一个安居乐业奔富路与时俱进跨小康的局面已形成。
看当今卢野村政通人和 、百业兴旺 ,望未来中华大地小康之路标清路明,勤劳朴实的卢野村民已将自身之理念于其中,正以崭新的姿态、稳健的步伐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代同步迎接卢野村辉煌未来 。
东溪社区居委会 Dōngxīshèqūjūwěihuì
以县城东面的东溪而得名。2003年12月建立,由原城东居委会和东郊 、唐家山等村部分居民合并而成。辖3个居民小区,15个居民组 ,610户,2080人,居委会驻内环路 。
文庙社区居委会 Wénmiàoshèqūjūwěihuì
辖区范围在宁远文庙周围得名。2003年12月建立 ,由原城西居委会和西郊村合并而成。辖4个居民小区,17个居民组,2108户 ,7103人,居委会驻西正街。
舂陵社区居委会 Chōnglíngshèqūjūwěihuì
以县城舂陵路贯穿本辖区而得名 。始建于2003年12月,由原来的城北居委会和肖家、欧家、乐家 、隔洞等村的居民合并而成。现有5个居民小区,18个居民组 ,1280户,4321人,社区居委会驻金穗街。
泠南社区居委会 Língnánshèqūjūwěihuì
地处泠江河县城段南部得名 。建于2003年12月 ,由原泠南居委会和九嶷路居委会合并而成。辖4个居民小区,14个居民组,2130户 ,7436人,居委会驻泠江中路。
舜源社区居委会 Shùnyuánshèqūjūwěihuì
以舜源路贯穿本社区得名 。建于2003年12月,由原城南居委会和桐山村的部分居民合并而成。辖4个居民小区 ,16个居民组,2090户,7083人。居委会驻桐山街 。
重华社区居委会 Chónghuáshèqūjūwěihuì
以重华路贯穿本社区得名。建于2003年12月。辖3个居民小区 ,12个居民组,620户,2300人,居委会驻泠江西路 。
印山社区居委会 Yìnshānshèqūjūwěihuì
以居住地在城南印山砠附近得名。建于2003年12月 ,由原水市路居委会和葫芦淌。老村屋等村的部分居民合并而成。辖5个居民小区,15个居民组,1120户 ,3850人 。居委会驻泠南路。
莲花社区居委会 Liánhuāshèqūjūwěihuì
以地处莲花塘村周围得名。建于2003年12月,由原来的莲花路居委会和良坪村的部分居民合并而成 。辖3个居民小区,14个居民组 ,750户,2600人。居委会驻九嶷南路。
桐山 Tóngshān
此地昔日多油桐树得名 。村委会驻桐山圩,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 ,耕地2.7公顷,253户,928人。
宝塔脚 Bǎotǎjiǎo
此地昔有宝塔 ,村居塔脚得名 。村委会驻胡家,辖胡家、刘潭、新胡家、梁家园 、赖子坝、李家洞、陈家 、大姚家、小姚家、唐家 、李家、于家等21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54.7公顷,522户 ,1850人。
大种地 Dàzhòngdì
以明代从北门欧家迁来三户开田种地得名 。村委会驻大种地,辖大种地、文家 、黄泥坝、下种坝、杉木桥 、青山庙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56.3公顷 ,365户,1383人。
跳礅石 Tiàodūnshí
境内裸石相连,形如跳墩 ,故名。村委会驻老樊家,辖新樊家、老樊家、陈家等20个村民组 。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86公顷 ,465户,1915人。
唐家山 Tángjiāshān
以姓取名。村委会驻荷叶塘,辖荷叶塘、九狮岭 、鹅公井、陈家、姜吉昌 、麻园里等14个村民组 。总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25.4公顷,486户,1293人。
柳塘 Liǔtáng
以村前有一口塘,位于杨柳井之下得名。村委会驻柳塘 ,辖柳塘、马家、李家 、薛家、蔡家、李子山 、狮公岩、邓家、杨柳井等14个村民组 。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46.8公顷,261户 ,1055人。
五里桥 Wǔlǐqiáo
村口有座桥,离县城约五华里得名。村委会驻五里桥,辖五里桥 、四里桥、孔家、郭家、柴家 、彭家山、骆家、雷家岭 、大井头、黄家、七里岗等13个村民组 。总面积3平方公里 ,耕地66公顷,521户,1488人。
鸟立塘 Niǎolìtáng
以村旁大塘水鸟翔集得名。村委会驻鸟立塘 ,辖鸟立塘 、奉家山、刘永光等14个村民组 。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44公顷,361户 ,1033人。
葫芦淌 Húlútǎng
以村立淌边,地形似葫芦得名。村委会驻葫芦淌,辖葫芦淌、茶园里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0.5平方公里 。耕地12.7公顷,118户 ,416人。
朝斗坝 Cháodǒubà
以村前有一坝似斗子,村落坐东朝西得名。村委会驻朝斗坝,辖朝斗坝 ,鲤鱼塘 、贾家、戴家等14个村民组 。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69.3公顷,437户 ,1536人。
祥文福 Xiángwénfú
以清初从北门外肖家迁来,祈愿幸福吉祥得名。村委会驻肖家,辖彭家、肖家等10个村民组 。总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38.9公顷,234户,766人。
福家坪 Fújiāpíng
以何 、杨和睦集居 ,生活幸福,地势平坦得名。村委会驻福家坪,辖福家坪、玉林庵等10个村民组 。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59.5公顷 ,173户,676人。
老村屋 Lǎocūnwū
比周围村立村早得名。村委会驻老村屋,辖凉亭脚、老村屋、陈家 、烟厂里、许家、和尚塘 、红盆塘、窖厂里、邓家山等16个村民组 。总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56.8公顷,412户,1361人。
蔡家 Càijiā
以蔡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蔡家 ,辖蔡家 、凉亭脚、周家、赖家 、过路塘、黄家、猫仔砠 、印心砠、半边砠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52.8公顷,365户 ,982人 。
罗坝头 Luóbàtóu
以村后水坝名得名。辖12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44.9公顷,296户 ,1031人 。
龙板桥 Lóngbǎnqiáo
以村前有一板桥,村后山脉似龙形,以山和桥得名。辖12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38.3公顷 ,382户,977人 。
良坪 Liángpíng
村南石砠,下有一淌井 ,砠上磷火在淌井内的倒影似莲花,得名莲花塘,后改为良坪。村委会驻莲花塘 ,辖莲花塘,马草坪、麻拐石、窝子地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3.1公顷 ,312户,1055人 。
仁山庙 Réngshānmiào
以庙名得名。村委会驻仁山庙,辖仁山庙 、黑漯、东瓜冲、桃满屋 、下瑶刘家、拐子山、肖家 、桃子冲等18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56.6公顷,619户,1559人 。
逍遥岩 Xiāoyáoyán
以村后有一石岩得名。村委会驻逍遥岩,辖逍遥岩、老村、蟹背塘等18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71.3公顷,260户,1343人。
肖家 Xiāojiā
以肖姓定居北门外得名 。村委会驻北外肖家 ,辖北外肖家 、何家巷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26公顷,372户 ,1288人。
隔洞 Gédòng
与县城相隔一洞得名 。村委会驻隔洞,辖隔洞,杉木园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1平方公里 ,耕地27公顷,381户,1280人。
欧家 ōujiā
明代欧善堂公从新田迁来立村得名 。辖12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 ,耕地39.7公顷,418户,1460人。
乐家 Yuèjiā
以乐姓定居得名 。村委会驻地乐家,辖乐家、潘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64公顷,512户,1675人。
鱼古弄 Yúgǔlòng
村边有一小河似鱼古筒得名 。村委会驻鱼古弄 ,辖鱼古弄、新屋场 、月形山、半边砠等3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20.7公顷,212户 ,812人。
石板塘 Shíbǎntáng
以村前塘边原有一条石板大路得名。村委会驻石板塘,辖五小村,石板塘等3个村民组 。总面积0.5平方公里 ,耕地19.7公顷,101户,401人。
竹子坝 Zhúzǐbà
村前小坝上长满了水竹得名。村委会驻竹子坝 ,辖上竹子坝、下竹子坝等6个村民组 。总面积1.9平方公里,151户,605人。
桐子山 Tóngzǐshān
以村后山有片桐子树得名。村委会驻下桐子山,辖上桐子山、下桐子山等5个村民组 。总面积1平方公里 ,耕地20.8公顷,123户,495人。
八里桥 Bālǐqiáo
村内有桥 ,距县城八里,故名。村委会驻新刘家,辖新刘家 ,老刘家 、杨家、黄家湾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0.8公顷 ,286户,879人 。
五里庵 Wǔlǐān
离县城五华里有个庵子得名。村委会驻陈家,辖杨家、五里庵 、陈家、张家、冯家 、麻拐岩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 ,耕地68.3公顷,286户,1186人 。
罗家 Luójiā
罗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罗家,辖罗家、矮婆砠、张家 、岭脚下、赖家、黄马砠 、杨家坪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65.1公顷,386户,1219人。
黄龙头 Huánglóngtóu
村后山形似龙头得名 。村委会驻黄龙头 ,辖黄龙头,皮落井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37.7公顷 ,271户,796人。
东塘 Dōngtáng
村立塘的东面得名 。村委会驻东塘,辖虎形、东塘、塘古冲 ,石鼓砠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5.2公顷,143户 ,507人。
瓦窑头 Wǎyáotóu
昔日村头有瓦窑得名 。辖瓦窑头、李仟五 、横渡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60.1公顷,285户,1150人。
周家 Zhōujiā
以周姓定居得名 。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3平方公里 ,耕地23.9公顷,156户,558人。
昌田洞 Chāngtiándòng
此洞塘较多 ,年年丰收得名 。村委会驻昌田洞,辖昌田洞、横渡下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21.7公顷 ,171户,671人。
大路脚 Dàlùjiǎo
以村后有一条石板路而得名。辖大路脚等7个村民组 。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20公顷 ,211户,690人。
白面下 Báimiànxià
村后石山成白色得名。辖8个村民组 。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25.8公顷 ,180户,659人。
城头寨 Chéngtóuzhài
以驻地命名。村委会驻曾家辽,辖曾家辽、源头洞 、大窝岭、黑泥井,兴安岭、凤凰岭 、王殿岭、樊家、谭家等13个村民组 。总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44.7公顷,293户,907人。
淌下 Tǎngxià
由麻地塘迁移立村 ,以村边一淌井得名。村委会驻官桥圩,辖官桥圩 、老淌下、新淌下等12个村民组 。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52.9公顷 ,312户,1010人。
麻池塘 Máchítáng
以荸荠(方言名麻池)较多得名。村委会驻麻池塘,辖麻池塘、斑竹山 、道眼洞、山尾村、雷家坪、六亩里 、大宅福 ,西眼等22个村民组 。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120.1公顷,584户 ,2512人。
湾头 Wāntóu
位于湾形山头洞脚下得名。村委会驻湾头,辖湾头,李家山,陈家、柏家、唐家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72公顷,418户,1254人 。
冯家 Féngjiā
冯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冯家 ,辖冯家,蒋家 、林家砠、胡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50公顷 ,281户,1018人 。
黄金桥 Huángjīnqiáo
黄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黄金桥,辖黄金桥、张家 、隔江、张家湾、毛家 、肖家、雷家、巫家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 ,耕地54.6公顷,286户,1214人 。
王茂塘 Wángmàotáng
村立王茂的塘边得名。村委会驻王茂塘 ,辖石灰冲 、王茂塘、西岭脚、弟子塘、吉家 、斧子岩、上冲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39.4公顷,225户,842人 。
长春 Chángchūn
欧阳姓定居 ,山为长冲得名。村委会驻长春,辖长春,镰刀湾、马家田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40.2公顷,276户,919人 。
邱家 Qiūjiā
邱 、谢两姓定居 ,以邱姓得名。村委会驻邱家,辖邱家、张家、潘家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37.6公顷 ,182户,727人。
丙塘 Bǐngtáng
李姓定居塘边得名 。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29.5公顷 ,147户,596人。
兴旺山 Xīngwàngshān
在廖兴旺的山地定居得名 。村委会驻兴旺山,辖兴旺山 、黄泥塘、刘家山、挂山 、禾仓岭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58.1公顷 ,256户,1032人。
花板塘 Huābǎntáng
从麻池塘分居,立村小塘得名 。村委会驻花板塘 ,辖花板塘、小吉洞、大冲塘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17.6公顷,72户 ,362人。
恩里 ēnlǐ
李姓立村,杨姓居住,为报李恩得名 。辖恩里 、半边山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 ,耕地50.7公顷,335户,1187人。
新车 Xīnchē
从北门欧家迁居立村 ,以村前春水畔提水浇田的新筒车得名 。辖新车,新欧家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52.3公顷,432户 ,1459人。
笋田洞 Sǔntiándòng
以村周笋子较多,前面是大洞得名。辖笋田洞,欧伯成等8个村民组 。总面积2.2平方公里 ,耕地35公顷,220户,742人。
范家 Fànjiā
范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范家 ,辖范家、镜子塘、谢家、北面砠等6个村民组 。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23.5公顷,110户 ,493人。
双板桥 Shuāngbǎnqiáo
村前有条河,河面上架有两座板桥得名。辖双板桥,大塘尾等8个村民组 。总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31.8公顷,181户,607人。
欧公养 ōugōngyǎng
以宋朝一位姓欧的江西游学者定居得名。辖16个村民组 。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6公顷 ,196户,769人。
山下洞 Shānxiàdòng
以村立洞中间,四面是山 ,以地形得村名。村委会驻山下洞,辖山下洞 、许家、杨梅塘等7个村民组 。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35.7公顷 ,263户,780人。
竹元福 Zhúyuánfú
村前有块竹山,竹山中间有块园地得名。村委会驻竹元福 ,辖竹元福、冯家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22.9公顷,208户 ,683人 。
蛟龙塘 Jiāolóngtáng
村后有口塘,过去发生过地震,传说是一条蛟龙作怪,故名。村委会驻蛟龙塘 ,辖蛟龙塘 、罗家、朱砂园、小半漯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43.9公顷,279户 ,1143人 。
背后山 Bèihòushān
以村后树林茂密得名。村委会驻背后山,辖背后山 、老院子、董洲坪、郑家 、邝家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5.6公顷 ,284户,1147人 。
李家寨 Lǐjiāzhài
李姓迁居得名。村委会驻上李家寨,辖上李家寨、下李家寨、金盆形 、畚箕窝、赖皮冲、新屋地、新塘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 ,耕地64.6公顷,392户,1347人 。
棉花漯 Miánhuāluò
村居岭上 ,北岭似棉花形得名。村委会驻棉花漯,辖棉花漯 、西漯、柑子漯、江家滩 、罗卜塘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12.2公顷,95户 ,343人 。
株木山 Zhūmùshān
以村居之地树木较多得名。辖13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51.3公顷,338户 ,1150人。
关于“马庄村的村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114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马庄村的村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马庄村的村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庄村的村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马庄村隶属莱城区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