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胡雪岩简介与生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胡雪岩简介与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 ,湖里村人。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 ,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 ,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 ,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 ,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 、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 ,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 ,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 ,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 、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 ,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 ,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 ,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 ,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 ,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 ”、“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 ,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 ,“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 。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 ,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 ,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 ,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 ,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 ,周转不灵,风声四播 。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 ,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 ,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 。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传记和胡雪岩经营思想:
胡雪岩的经营管理
红顶商人胡雪岩 -- 高阳
《胡雪岩》2005年首部最值得期待电视剧
胡雪岩最新图书一览
胡雪岩--马尾船政的大功臣
《胡庆余堂》史话
胡雪岩的人道眼光
胡雪岩请账房
后人评说:
胡雪岩如是说——机智商路行
胡雪岩成败的启示
胡雪岩处世成败谈
现代社会中不要学当胡雪岩式的企业家
胡雪岩成败的启示
作者:张晓晖 《大地》 (2004年 第二十二期)
很多人都崇拜胡雪岩 ,高阳的七本书被不少人奉为圭臬。而胡雪岩一生成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引人深思 。
在封建皇权时代,为了一个红顶子,读书人要皓首穷经多少年 ,即使侥幸中了进士,还要熬资格,小心翼翼不出纰漏地熬到须发皆白,顶子才可能红。这还只是贵 ,至于富,还要能放出去做实缺 、肥缺的地方官,还要敢于贪污受贿。而胡雪岩没读过多少书 ,却能既富且贵,名满天下,还得到慈禧太后钦赐匾额 ,黄马褂,其人是天才,其际遇是异数 。说到底 ,源于胡雪岩的几条过人长处:
一是有眼光,能够识人,因人成事。先是结交王有龄起家 ,后来又在左宗棠这棵大树下乘凉,结交漕帮成了小爷叔,得到了漕运的便利,而开钱庄、当铺、药店 、丝坊 ,做军火生意,联合商界与洋人抗衡,无一不是因人成事。令人敬佩的是 ,胡雪岩那么大的家当基本上是靠朋友做的,自家子女并没有介入,在清朝那样的时代居然没有办成一个家族企业 ,可见胡雪岩的心胸之大,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二是为人诚信 ,重视信誉,一诺千金。胡雪岩是个胳膊折了吞袖筒的人,他常说 ,信誉就是钱。实际上,信誉比钱还要值钱得多。钱庄不消说,就是偶然下海玩出来的胡庆余堂,也是与同仁堂南北辉映的百年老店 ,用料之精,用工之细,享誉海内 。我们现在知道的“修合虽无人见 ,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
四小龙曾经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儒家文化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的完美契合。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后来被一古脑儿打烂了,从上世纪初到文革 ,洗澡水和小孩子一块泼出去了,现在想捡回来,很难了 。传统文化的依托已经被打烂 ,市场信用机制没有建立,于是拿着名片明着骗的比比皆是,春秋战国式的市场竞争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三是有政治头脑,深谙官场之道 ,恪守官场的潜规则。胡雪岩每次见官,袖管里必揣上数额或大或小的银票,逢人便送 ,投人所好,善拉交情,好交朋友 。为摆平巡抚黄宗汉 ,不惜将自己的小妾忍痛割爱。如此心机,偌大投入,自然是左右逢源 ,抬头见喜,既平步青云,又日进斗金。
这才是胡雪岩最根本的成功之道 ,他遵守潜规则,不断寻找官商利益的契合点,不断实现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或者多赢的目的 。对胡雪岩本人而言,也无可厚非 ,本来在商言商,赚钱是目的,打不通的路要想办法打通 ,摆不平的人要千方百计摆平。当时的中国商人就是在这样的夹缝里生存的。
然而,很多人将胡雪岩奉为圭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说 ,却是不正常的 。因为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 、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践踏,也是与同行的不公平竞争 ,这种潜规则充分说明当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匮乏。胡雪岩一人的高效率是整个社会经济效率低下换来的。很多人喜欢读描写胡雪岩的书,可能对潜规则的接受也变得习以为常,甚至根深蒂固 ,实在不是健康现象。
容器什么形状,倒进去的水就是什么形状 。官场潜规则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把从商者规范成这样一个形态:只要遵守潜规则,就可以在市场游戏规则之外 ,依赖许许多多的邪门歪道发财。从而,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对市场规则的遵守 ,从商的敬业、敬畏 、诚信、勤奋、谨慎,都可以置之不理。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 ,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踢打出了一个世界 ,一方天地 。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 ,再回到一文不名,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胡雪岩曾经说过,本来我什么都不是,现在有钱了 ,吃过,见过,玩过 ,乐过,最多赤条条来,再赤条条去 ,信口之言,竟成谶语 。
胡雪岩的际遇对于建设一个成熟 、完善、健康的市场经济,不无启示。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 ,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后入浙江巡抚幕 ,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 ,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 ,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 ,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胡雪岩》 ”。
中文名:胡雪岩 逝世日期:1885年
别名:胡光庸 、红顶商人 职业:徽商、晚清首富、正二品官员
国籍:中国(清)民族:汉
主要成就: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 、上海采运局、开创胡庆余堂雪记药号
出生地:徽州府绩溪县 为商信条:“戒欺”和“真不二价”
出生日期:1823年 语言:徽语绩溪化、吴语杭州话
人物介绍
胡光墉(1823—1885),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商圣 ”,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 ,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 ,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 ,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 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 ,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 、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 ,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 ,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 ,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 、军饷 ,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胡雪岩简介 ,经 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 ,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 ,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 ,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 ,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 ,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 ,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 、“诸葛行军散 ”、“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 ,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采办务真 ,修制务精”。
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 ,”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胡雪岩简介,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 ,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 ,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 ,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 ,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 。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 ,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 ,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 。各地官僚竞提存款 ,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 ,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 ,严追治罪 。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 ,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胡雪岩登上《生活周刊》封面
[1]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 。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 ”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 ,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 。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 ,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 *** 的力量是无穷的 ,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 ,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 ,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 ,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 ,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 ,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 ,他筹粮械 、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 ,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 。胡雪岩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 ,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 ,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
生平
[2]从扫地 、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 ,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字英九 ,号雪轩,福建侯官人 。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 ,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 ,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 ,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 。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 ,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 ,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 ,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是“天” 、“地 ”、“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 ,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 ,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关于“胡雪岩简介与生平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105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胡雪岩简介与生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胡雪岩简介与生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胡雪岩简介与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胡光墉(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