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律诗浅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律诗浅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 ,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经初唐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
押韵 、平仄和对仗是律诗最大的特点。下面以这首《登黄鹤楼逐月》为例分析。
一、押韵
一般情况下,律诗押韵平声,除首句外的奇数句不押韵 ,偶数句都要押韵,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不押韵的称为出句,押韵的称为对句 。这首诗首句押韵 ,属于正格。各联韵脚分别为蟾,南,阑 ,天,寒,韵母“an ” ,一韵到底,没有换韵。
二、平仄
一般情况下,律诗以两个字(音节)为一步 ,交错换步平仄 。如上图所示,该诗属于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按照规律,还有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 ,仄起仄收式,即按照首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分类。
这首诗除颔联外,其他三联均符合仄起平收式的标准平仄规则 。颔联出句第一字和第三字 、对句的第一字均作了变通 ,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
对于“孤平”,我的理解是 ,除了句首和句尾,句中如果出现了单独一个平音就是孤平,那样节奏就不美了 ,即所谓的犯忌。
三、对仗
律诗要求对仗,一般情况下,首联和尾联可以不对仗 ,但是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按照对仗严格要求不同,分为工对和宽对。
工对又称严对,要求在词语和句型方面都要整齐相对,要做到对仗工整 ,必须使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
宽对,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宽泛的不工整的对仗 ,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
这首诗算是宽对,因为颔联采用了错综对的方式。它指的是 ,出句和对句中的词语本可相对,但不在同一个位置而错开的情况。
“欲接银彩清休近,犹恐危阶小构阑。 ”中的最后三字应该是“近”和“小”对 ,“清休”和“构阑 ”对,“清休”表示纯洁美好,“构阑”本意是栏干 ,这里应该带有贬义 。
“骛骤浓霄三韵鼓,慌张促步五层天。 ”中“骛骤”指迅疾行进,和“慌张”相对,“浓霄 ”和“促步”是形+名的偏正结构 ,“三韵鼓”和“五层天 ”用了数字对仗。所以,颈联基本对仗工整 。
四、意境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登黄鹤楼之时的心情。上夜西坡,月影横移 ,看着银河高悬,突生亲近之意,却又顾虑狭窄的栏干是否安全。正当此时 ,天际突然浓云密布,便赶紧迈步登上高楼,抬头一看 ,月亮依旧遥远 。
整首诗结构紧凑,感情细腻,词句富有画面感 ,把那种患得患失,怅然若失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唯一不足处,就是个别字词稍显堆砌,像“骛骤”比较生僻 ,不查根本不明白意思,当然也或许是本人积累不够,一家之言 ,不当之处请见谅。
另外像“清休近”与“小构阑 ”也是看了作者的介绍才知道是错综对,需要翻来覆去思量才能明白其意思 。
五、心得
初学格律诗,可能也会有“欲接银彩清休近 ,犹恐危阶小构阑”的胆怯和忐忑,不过前辈们已经把规律和禁忌都总结好了,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需要大踏步前进就好。
就像先生说的,初学应该从小处着眼,用细节来表现 ,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对比,夸张 、烘托等方式抒发感情。
下面是我作诗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
第一步,确定一个主题 ,想好要表达的情绪,然后围绕这两点来构造句式。在此过程中,先不管平仄 ,押韵,把能想到的有关词句都列出来。
第二步,在列出来的词句中 ,把最能表达主旨的单独摘出来,因为这有可能就会作为对句,里面的字会成为韵脚。
第三步 ,在对句的基础上扩展,可以按照从上到下,先远后近 ,由景及人,宏观到微观等等顺序表达主题 。
最后,打磨初稿,修正平仄 ,更换字词,增加意境。
关于“律诗浅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102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律诗浅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律诗浅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律诗浅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