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中国的千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智慧与勇气 ,也传承了人们对于正义和美好的追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十大民间故事吧!
1.《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故事中,牛郎和织女因为爱情被迫分离,但他们的真诚和坚持最终打动了天帝 ,使他们得以相聚 。这个故事传递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和坚持追求幸福的勇气。
2.《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一个女子为了寻找丈夫,哭泣了整座长城的故事。她的坚持和毅力展示了一个女性的力量和母爱的伟大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表达思念和坚持信念的象征。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一部关于白蛇与许仙之间爱情故事的传说。白蛇为了救许仙,不惜施展法力,最终战胜了恶势力。这个故事传递了爱情的力量和善良的胜利 。
4.《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故事中 ,梁山伯和祝英台因为阶级差异无法在一起,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
5.《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中,嫦娥为了救丈夫 ,飞上了月亮,并成为了月宫仙子。这个故事传递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 。
6.《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是一个关于友谊和忠诚的故事。故事中,柳毅为了传递朋友的书信 ,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这个故事展示了友谊的力量和忠诚的价值 。
7.《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是一个关于智慧和勇气的故事。故事中,刘海通过智慧和勇气 ,成功戏弄了金蟾,最终获得了财富和幸福。这个故事传递了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
8.《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是中国现代的一部经典故事。雷锋通过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故事传递了爱与奉献的精神 ,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
9.《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一个关于毅力和坚持的故事 。故事中,勾践为了报仇,忍辱负重,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战胜困难。
1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中的一段故事 。孙悟空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邪恶的白骨精。这个故事传递了正义与善良的力量。
结尾
这十个民间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人们对于智慧与勇气的追求 。无论是爱情 、友谊 ,还是忠诚和奉献,这些故事都传递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汲取智慧和勇气 ,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珍惜这些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将其发扬光大 ,传递给下一代 。
中国智慧故事之郑公伐胡是讲的什么样的故事?
楚国樵夫诱敌计
公元前700 年。绞国都城(今湖北郧县西北)南门外。
城下猎猎战旗,闪闪戈戟,滚滚盔明 ,层层甲亮 。楚国大军前来攻伐绞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但是,城墙巍峨、坚固,城头上守卫森严 ,一时无法攻入。楚武王一筹莫展,召集文官武将商议攻城谋略。
有个叫屈瑕的官员对楚王说:“听说绞国国王一向草率从事,缺少谋略 ,又不能够听从忠谏 。我看,此番争斗,只能智取 ,切忌硬攻。 ”屈瑕把他的计谋如此这般一说,楚王大喜,即令将士照计去办。
第二天 ,天刚亮,楚军中一些士兵脱下军装,去北门外的山上砍柴 。城头上的守军看得真切 ,忙向国王报告。
绞国国王发令道:“赶快派人前去捉拿楚国的樵夫。”
一支轻骑从北门风驰电掣般冲出,来到山下,生擒了30个楚人 。第三天,楚王派出更多的樵夫上山砍柴。
绞国国王得讯后 ,说:“这次要派出更多的兵士给我前去捉拿!”一位谋士跪谏道:“大王,臣以为不可轻举妄动。 ”
国王喝问道:“这是为何?”
谋士说:“昨天我们轻而易举地捉了30个楚人,今日他们又派出樵夫 ,竟然不派军队保护,这些樵夫会不会是敌人的诱饵呢?”
国王生气地说:“什么诱饵不诱饵!人总是要吃饭,做饭总要柴火 ,他们不上山砍柴,难道砍自己的脚当柴烧?至于他们不派军队保护,这是他们的失策 。敌人的重兵在南门 ,我们要装出仍重兵把守南门的样子,而把兵力调出北门,一个突然袭击 ,捉尽山上的樵夫,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 ”
谋士还想说什么,国王却挥手让他退下,发出令旗 ,调兵遣将。
绞军冲出北门,驰于山下,忽听金鼓大震 ,杀声四起,山林中伪装得难以识辨的伏兵蜂拥而至,一场恶战直杀得空中鸟雀惊 ,山上豺狼奔。绞军在重重包围之中难以突围,在一片呐喊格杀声中,一个个倒于血泊之中 。
楚兵大败绞军后 ,又兵临城下,两头夹攻,绞国国王只得签订了投降条约。
管仲智过鬼泣谷
管仲(?—前645 年)任齐国相国后 ,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齐国日益强大起来。齐国君主齐桓公被各诸侯推举为盟主。齐国北面的山戎民族却出兵攻打与齐国立盟的燕国,企图削弱齐国的势力 。燕国君主亲率两万将士出战,却在一个叫鬼泣谷的地方中了山戎部落令支国首领密卢的埋伏 ,只逃出千余人。接着,山戎连拔三城,燕国急派使者向齐国求援。于是 ,齐桓公统率5 万大军开向燕国 。
无终国的国君也派遣大将虎儿斑率两千士兵助战。被管仲封为先锋将军的虎儿斑,一连收复了燕国失去的那三座城。但杀到一个叫里岗的地方时,却不敢前进了 。他对齐桓公和管仲说:“前面是鬼泣谷。如果山戎布下埋伏 ,我们就是插翅也休想过去。燕国两万大军就是葬身在那里的!”管仲在路上早就想出了过鬼泣谷的计谋,他对虎儿斑说:“将军既然有所顾虑,那你就跟在大军的最后吧 。”管仲说着 ,拿出令牌:“王子成父、赵川二将!你俩去前军按令牌所指行事,作好准备,明日清晨过鬼泣谷!”
王子成父和赵川接令牌驾车而去。
第二天天刚亮 ,一辆辆战车向鬼泣谷驶去。只见马的嘴是被网笼住的;战车的轮子上绑有麻皮,发出的声音很小;战车上站着的将士则披甲握戈,显得格外高大;齐国的战旗在谷风的吹动下发出“哗啦哗啦 ”的响声 。
这时,山戎令支国首领密卢举着“令”字小黄旗 ,出现在鬼泣谷的山头上,见齐军进入了他的伏击圈,就一挥小黄旗 ,喊声:“打!”猛然间,箭 、石、木齐下,有的击中齐军将士 ,有的把战车砸得稀巴烂,有的把“齐 ”字大旗打断了。
密卢挥动狼牙棒,率兵从山上冲将下来。密卢冲到一个身中数箭仍立于战车上岿然不动的齐将前 ,举起狼牙棒对这齐将的头部狠击一棒。“咚”一声,把齐将的头盔打掉了 。定睛一看,原来被打掉头盔的却是披着衣甲的树桩。密卢知道中计 ,大惊失色。
此刻,鼓声大作 。密卢闻声回头,只见齐国骁将王子成父和赵川率兵直扑过来。密卢大喝一声,挥舞着狼牙棒迎上去。他见远处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站在战车上 ,在观看两军作战,断定是齐国相国管仲,就径直朝那人扑去 。所扑之处 ,齐兵无人抵挡得住。片刻,密卢已杀到管仲面前。说时迟,那时快 ,战车后数十枚箭齐发 。密卢惨叫倒地。他手下一员大将冲进重围,把负伤的密卢抢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国逃去。
就这样 ,管仲智过鬼泣谷,解了燕国之围 。
管仲楚国购鹿计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 ,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
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 ,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 ,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 。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 ,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 。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100 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 ,仅楚国才有 。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 ,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 ,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 ,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 ,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 ,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 。管仲已发出号令 ,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 ,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 。楚成王内外交困 ,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 ,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 ,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楚庄王绝缨之计
公元前606 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前591 年)一次灭了叛党,回到郢都 ,开了一个庆功会 。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兴致很高,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
这时,天已经黑了 ,外面刮着大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可是大厅中烛火通明 ,轻歌曼舞 。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绝色佳人:她,上着白藕丝对衿仙裳 ,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 ,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 。
这美女是庄王最宠爱的许姬。此刻 ,她奉庄王之令为群臣斟酒。她轻盈得燕子一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群臣一个个着了迷,疯狂的喧闹声一下子全没了 。
突然 ,一阵风扑到大厅上,吹灭了所有的蜡烛。许姬正为一人斟酒,那人趁着黑灯瞎火之际 ,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顺手牵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 ,快步来到庄王前轻轻地告状,要庄王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竟敢调戏她 。
调戏君王的宠姬 ,无疑是对君王的羞侮。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但庄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不用打扮得衣冠齐整的了 ,大家统统把帽子全摘下来吧!”
当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后,庄王才叫点烛。这样,庄王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
散席后,许姬责怪起庄王来。
庄王笑笑说:“今天是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的 ,大家很高兴,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现狂态 ,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如果按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显示了你的贞节,却让群臣不欢而散 ,就都会说我胸怀和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拚死效劳呢? ”
许姬听了,十分佩服。
后来 ,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 。他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庄玉要厚赏唐狡。唐狡却红着脸说:“大王切莫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末将已感激不尽了!”
庄王问:“为什么呢?”
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 ,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末将今日才舍命相报啊! ”
庄王大喜,还是重赏了他 。
楚庄王恢复陈国
楚庄王高高地坐在宝座上 ,接受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大臣向他朝贺。甜蜜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一齐向他奉献。楚庄王陶醉了。
前些天,他的盟国陈国发生了内乱 ,陈灵公被大臣夏征舒杀了 。陈国的几个大臣逃到楚国,请楚庄王替陈国平定内乱。楚庄王就打着主持正义的旗帜,率大军灭了陈国 ,把它改为楚国的一个县。啊,楚国,强大的楚国的版图又扩大了 。楚庄王得意地想着 ,忽然有一丝不愉快的念头升上脑际:南方属国的君主和许多小部族的首领都来道喜了,国内的大臣也都来祝贺了,怎么独独不见大夫申叔时?
正想着申叔时,申叔时就来了。原来 ,他出使齐国刚回来。
申叔时向楚庄王报告了去齐国后的见闻,楚庄王想,接下来 ,你该说些道喜的话了吧?谁知申叔时竟一句也没提到 。楚庄王火了,责问道:“陈国的夏征舒杀了陈灵公,犯了滔天大罪 ,中原的诸侯哪个也没敢去过问,只有我主持正义,杀了夏征舒 ,而且又使我国增加了很多的土地。哪个大臣,哪个属国不来祝贺?可你却吭都没吭一声,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诚惶诚恐地行了个礼 ,说:“不是,不是,我的心里正想着一件解决不了的案子呢,所以还顾不上说别的。”
楚庄王好奇地问:“什么案子?”
申叔时说:“是这样的:有个人牵着一头牛 ,从别人的田里走过 。谁知那牛踩坏了人家的庄稼。田主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那头牛抢去了。凭牛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 。请问大王 ,要是您遇上这个案子该怎么审理呀? ”
楚庄王说:“我说应该把牛还给人家。”
“为什么?”
“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这当然不好。可是,就为这个抢了人家的牛 ,不是太过分了吗? ”楚庄王说到这里,忽然领悟出一个道理,他盯着申叔时看了好一会 ,又说:“唔,原来你是转着弯子说我呢。好好好,我把‘那头牛’退回给人家就是了 。”
楚庄王于是就恢复了陈国 ,陈国的新国君陈成公从晋国回到陈国,他很感激楚庄王,就归附了楚国。中原的诸侯也都挺敬佩楚庄王的道义精神。
楚庄王爱妃荐才
楚庄王有个爱妃,名叫樊姬 。她不仅长得美丽 ,而且还很有头脑,对国家大事常有卓越见解。因此,楚庄王把她视为明珠 ,十分珍爱。
一天,楚庄王从朝廷回到宫里,樊姬见他皱着眉头 ,便关心地问道:“大王,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为什么下朝这么晚啊?”
楚庄王说:“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政务万端 ,我正同贤相两人细细商讨呢 。 ”
樊姬又问:“贤相是谁呀?”
楚庄王说:“虞丘子。”
樊姬笑道:“月亮好,还得星星们拱护。虞丘子虽然很贤,只是单枪匹马 ,而且年纪又大了 。我看他不算大贤相呢! ”
楚庄王惊问:“依爱妃看,怎样才算大贤相呢?”
樊姬笑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楚国幅员如此广大,地跨两湖 ,是人杰地灵的所在。难道虞丘子就不能向大王多多推荐一些人才来帮助理政吗?”
第二天上朝时,楚庄王将樊姬的话转告虞丘子 。虞丘子听罢满脸羞红,立即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做宰辅 ,自己告老退职。
孙叔敖上任不久,就碰到一个棘手的案子:虞丘子家里有人犯了国法,按理要受到严厉惩处 ,可是办案的官员考虑到虞丘子是有功于国家的老臣,迟迟不敢判决。
孙叔敖听完下属的汇报,略一沉吟 ,便严正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因为虞老有功于国而不敢惩治他家犯法的人,这个王法还有啥用,偌大的国家如何能治理得好? ”
说完 ,便下令将虞丘子的家人逮捕法办,还按例将那个失职的官员查办 。
楚国民众听到这件事,无不肃然起敬。全国很快出现了赏罚分明、政治廉洁的局面。
楚庄王立刻召见虞丘子,对他感谢道:“是你推荐了这个好人才 ,功劳簿要记上你的头功!”
虞丘子惶恐地跪谢道:“大王,孙叔敖一直就是不徇私情,不畏权势 ,严格按法办事的干练人才 。过去我没有及时推荐,这是我的不是啊!”
楚庄王连忙抚慰道:“你就莫要自谦了。最后还不是你老贤相推荐了新贤相吗?”
虞丘子忙道:“大王,真正推荐人才的不是我 ,而是樊姬夫人。 ”
楚庄王恍然大笑道:“对!我怎么就忘了这个深谋远虑的贤夫人哩!”
鲁班妻子的发明
鲁班发明了锯子后,又发明了刨子,同先前加工木料时刀削斧砍相比 。既省了力气 ,又提高了质量,鲁班喜滋滋的,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
可是 ,鲁班用刨子刨木料时,木料会移动,很不方便,就让他的妻子云氏在对面顶住木料。云氏常常被木料撞伤 ,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
云氏就对鲁班说:“你既然发明了刨子,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不用人顶也能刨木料呢?”
鲁班摇摇头说:“我搞出这个刨子 ,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要我怎么样呢? ”
云氏决定自己想想办法。
自此以后,她天天琢磨这件事 ,吃饭饭不香,喝茶茶无味。有一天,她在屋外低着头转来转去地苦苦思索 ,忽然听见鲁班在室内大声喊她去顶木料,她心中一急,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 ,一个踉跄,几乎跌倒 。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顽皮儿子在场地上插了一根木撅子,正要发火 ,突然领悟:既然木橛子插在地上能绊人,那么,把它钉在长凳上不是可以挡住木料吗?
她急冲冲地跑进室内 ,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鲁班一听有道理,就照样子做了,果然很有成效。
鲁班感慨地说:“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没有止境 ,我们永远也不应该自满自足呀!”
后来,木工们就把云氏发明的这个橛子称作“班妻”,以示纪念。
鲁班妻子的高招
一次 ,鲁班率领工匠们为一个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建造一座华贵的厅堂 。在鲁班的口讲指画下,工匠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工程进展十分迅速。
眼看就要到树立柱子 、搭盖屋顶的时候,鲁班忽然大叫一声道:“糟糕! ”
工匠们莫名其妙,纷纷问道:“师傅,啥事呀?”
鲁班连喊数声“抱歉” ,指着堆在院内的名贵的香樟木头说:“我一时疏忽,让这些作厅柱的木头截短了,怎么办 ,怎么办? ”
工匠们听罢个个面色灰白:这批香樟木价格极其昂贵,即使大伙倾家荡产也难以赔偿;就算赔得起,再去办一批货色势必延搁厅堂完工的日期。而主人正等着用新厅举办寿辰 ,招待朝廷那些达官贵人呢 。耽误了此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要鲁班去吃官司呢……
鲁班急得食不甘味 ,睡不安稳。妻子发现丈夫终日愁眉苦脸,问明缘由,用纤纤手指往丈夫额头上轻轻一戳 ,笑道:“亏你还是工匠的权威呢!连这种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鲁班恳求道:“你就帮我一把力吧!”
妻子白了他一眼,笑道:“你说我的身材高不高啊 。 ”
鲁班说:“不高,不高,只到我的肩膀。”
妻子又问:“那我现在怎么同你差不多呢?”
鲁班恍然大悟道:“啊 ,你在靴底上垫着木拖鞋,头上插着玉簪、珠花。啊!有了,有了!”在妻子的启发下 ,鲁班在每根厅柱脚下垫起圆形的白柱石,厅柱上端镶接着雕花篮和鸟首的柱头,这样便解决了难题 。
富丽堂皇的厅堂如期建成了。
项橐智对孔夫子
一天 ,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 ”,坐在里面 。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 ,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 ,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 ,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 ,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 ,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 ,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 ,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 ,这孩子竟智慧过人!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 ,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 ,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 ,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 。
乐羊子妻的妙语
战国时的乐羊子 ,一天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高兴极了,回到家马上交给妻子。
谁知妻子却瞪了他一眼,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廉洁的人不受别人怜悯而轻蔑的施舍。而你在路上拾到别人丢失的金子,却是那样高兴,我不觉得这种贪财求利的品行是高尚的!”
乐羊子很惭愧 ,立即把金子丢到野外去 。后来,他在妻子的鼓励下,去远方求学。
一年过后 ,乐羊子回家了。
正在织布的妻子问:“你已经学到很多知识了吗? ”
乐羊子说:“不,我在外面游学久了,很想你和妈妈呀 。”
妻子很生气 ,立即操起一把剪刀,把没织完的绸子剪断了,然后说:“你知道吗?这绸子是用蚕丝在织布机上织成的。一根丝虽然很细很细 ,但只要不断地织,就能由一丝织成一寸,由一寸积累成一尺,由一尺积累成一丈 ,由一丈积累成一匹。现在,你出外游学,每天学到一些新鲜知识 ,逐步培养美好的品德 。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的绸子有什么不同呢?”
乐羊子听了这一番朴素而又生动的话,很受启发 ,又外出学习,整整七年没有回家。
在这七年中,乐羊子妻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来养活婆婆 ,可用织成的布匹换来的只是粗茶淡饭,勉强糊口。
一天,别人家的鸡误入了她家的菜园子 ,婆婆因为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荤菜了,捉到鸡二话没说就把它宰了煮着吃。媳妇知道这鸡是别人家的,就哭了起来,一口也不吃 。
婆婆奇怪地问:“难得有鸡吃 ,你还哭啥呀?”
媳妇不责怪婆婆贪小利,反而自责道:“媳妇不孝,不能挣大钱换好吃的 ,使得咱家的饭中有外人的鸡肉啊。 ”
婆婆听了,很是惭愧,就丢弃鸡肉不再吃。以后也不再占人家的便宜 。
7 年后 ,乐羊子回家了,这时候,他已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而且学识渊博 ,足智多谋的人了。他于公元前408 年被魏文侯拜为大将,一举收服了中山国(古国名,地在河北省定县)。
中国智慧故事之郑公伐胡是讲一个国家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放松对敌人的戒备 ,最后被给予它利益的国家而灭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要放长远的眼光,也不要放松对敌人的戒备,随时对敌人保持戒备之心。
从前 ,在郑国的西北部,有一个小国叫胡国。郑武公一直觊觎拥有丰富水草资源的胡国,并一直想吞并它 。然而 ,胡国人都擅长骑马和射箭。他们凶猛而敏捷。他们总是提防着郑国 。因此,郑武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有一个心理战术大师郑武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派大臣到胡国去求婚。胡公不知道这个计划,便欣然同意了 。胡公还以为这是一个和解的信号 ,就对邻国放松了戒备。
郑国公主结婚的那天,两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公主带了一大群妃子,妃子们整天在宫内载歌载舞 ,使胡军纵情于肉欲之中 。过了一会儿,齐桓公召见了所有的文武官员,说:“我的人要用武力夺取我们的土地。大家都面面相觑 ,不敢说话。
一个叫关其思的大夫,知道您一直觊觎胡国,就来到朝廷回答说:“您可以先攻打胡国 。”郑武功听了判决书,勃然大怒 ,狠狠地骂道:“混蛋,胡国是我们的兄弟邻居。你怎么敢鼓励我发动战争?
消息传到胡国,胡君悦发信郑大 ,认为既然已经接亲了就真的是邻国,以后都不会发生战争了,所以边境松弛 ,军马不锻炼。边境的战斗力直线下滑不及当初十分之一 。一天晚上,郑国出其不意地攻打了胡国。“如将欲夺之,必先与之。”如果一味贪图小恩小惠 ,被伪善所迷惑,就会因为小的损失而导致得失大不相同 。
关于“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7-907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大民间故事(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勇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