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

网上有关“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

网上有关“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我这里有基本推荐的书

汉朝:《那时汉朝》《汉朝那些事儿》都是很通俗的

《那时汉朝》

作者:月望东山

已出版册数目: 三本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开本:16开

定价:28.8元

[编辑本段]书目名称

《那时汉朝1》 刘邦崛起 楚汉争霸

出版时间:2009年

页码:2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2044448/9787802044449

条形码:978780204444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那时汉朝1》从刘邦出身写起 ,到楚汉争霸结束为止。全景叙述秦朝崩溃及诸侯逐鹿中原的壮阔惨烈的混战场面。项梁PK章邯,壮志未酬身先死;项羽怒斩宋义,破釜沉舟 ,在巨鹿上演了一幕壮丽的英雄绝地反击战;刘邦势如破竹,先入成阳,却在鸿门宴上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当韩信自汉中暗渡陈仓 ,打响了楚汉争霸第一战 ,从此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生死决斗:荥阳,彭城,垓下三场大战 ,最后终于以刘邦胜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楚汉争霸是一个创造英雄的伟大时代。在这一场生死决战中,英雄辈出 ,光彩夺目 。这些人有刘邦,项羽,韩信 ,张良,陈平,萧何 ,范增……尔虞我诈,刀光剑影,高潮跌起 ,欲罢不能!

《那时汉朝2》 汉初平乱 吕后篡权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页码:289 页

ISBN:7802045010/9787802045019

条形码:978780204501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那时汉朝》(2)从刘邦登基当皇帝写起 ,到刘启平息七国之乱为止。此时期,汉朝初建,有两个重大的不稳定因素威协着刘邦:匈奴和异姓王。于是 ,刘邦发动三十万大军征讨匈奴,竟然被困白登城 。最后,陈平施计突围 ,刘邦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接着,为了铲除异姓王,刘邦和吕雉共同导演了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幕诛杀功臣史剧:利用萧何 ,袭杀韩信;智擒彭越,先贬后煮;逼反英布,秘密追杀……刘邦崩 ,吕雉临朝称制,她为改刘氏江山为吕氏,又疯狂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杀戮:将戚姬变人彘 ,鸩杀刘如意等刘邦诸子……陈平、周勃等大汉功臣及刘氏诸侯 ,人人自危,暗蓄力量。汉朝,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接受火与铁的考验……

《那时汉朝3》 汉武雄风 逐鹿四方

出版时间:2009年8月

ISBN: 9787802045736

开本: 16开

定价: 28.80元

内容简介:

《那时汉朝》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 ,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 ,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汉武一朝的名臣简直可以用“多如牛毛 ”来形容,几乎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闪亮的光圈,个性鲜明。汲黯 、张汤等人 ,各个脑门上写着大大的“酷”字,我是酷吏我怕谁,宁叫天下人怕我 ,不叫我怕天下人。后脑长反骨不跟窦家人狼狈为奸的外戚窦婴 ,与田蚡这个新宠外戚,互相拆台,争斗不断 。过气将军灌夫 ,企图在外戚之间寻找平衡点,却因为自己的爆脾气,引发窦田二人的生死对决。私生子出身的卫青、霍去病舅甥俩 ,有着异常灵敏的军事嗅觉,缔造了一个个抗击匈奴狼的战争神话,他们为奇迹而生 ,为骄傲丽战……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月望东山,本名王月旺,生于上世纪70年代 ,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人。早年学诗,后写小说,现攻历史文学 。中华五千年 ,当年明月一人力不能及 ,于是月望东山沿用“月派”写法,开讲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那时汉朝》就像汉代的一面镜子,透过它 ,我们有幸重新看到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沧桑与辉煌,以及那些早被历史风尘模糊的人和事。

原来这才是汉朝......

[编辑本段]书目简介

中华上下五千年,当年明月一人力不能及 ,于是,月望东山开始讲述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王朝——汉朝 。这个中国第一个兴盛的军事王朝。

月望东山沿用“明月 ”式写作手法,笔调诙谐 ,通俗易懂,完整再现了汉朝400多年的兴旺与衰落。

月望东山以“历史可以更好看”为宗旨,为您讲述大汉王朝的风风雨雨 ,再现大汉王朝的风起云涌 。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那时汉朝》 推荐理由

明月式的笔法,全景展现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帝国的勃兴与衰落,《明朝那些事儿》之后 ,又一部心灵过滤的历史深度解说之作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钱钟书先生曾认为:历史是人写的 。但人在写历史时是经过心灵选择韵,那么这种经过心灵过滤的历史 ,将不再真实的历史,我们只能称之为历史文学。

如此看来,历史不是僵硬的教科书 ,反而像生动活泼的古典文学。《那时汉朝》(2)就是这样一部可以被称为“历史文学”的书 。

了解唐朝可以看看纪录片《大明宫》

**主创介绍

类型:史实剧情片

出品人:段先念

总监制:周冰

总制片人:赵安

执行制片人:李慧兴

编剧:金铁木

导演:金铁木

摄影指导:雷载兴

摄 影:王琥

照 明:曹子平

美 术:董承光

作 曲:程池

特效制作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特效制作人员:姜维斌 任宇 崔晓东 柏京鹏 刘卢岗 陈莹 韩宁 王建飞 马丹娟 张海庆

摄制: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金闻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出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公映时间:2009年9月10日

**介绍

著名导演金铁木继史诗**《圆明园》之后再创力作6集纪录片**《大明宫》。该片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载体,通过其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过程,讲述了大唐帝国三百年荣辱兴衰的历史;更通过大明宫的命运 ,探讨了大唐盛世的诞生背景,揭示了大唐帝国衰退覆灭的历史根源。

中国纪录**《大明宫》首次在联合国举行首映

大型史诗**《大明宫》全面启动全球放映活动 。继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映式之后;9月9日,《大明宫》剧组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首映式。这是中国纪录**首次在联合国总部举行首映仪式。

了解清朝可以看的书就很多了 ,主要推荐阎崇年的书籍《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等等,这些都很不错的

人物经历

1934年4月24日,阎崇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的解宋营村 ,在这个半渔半农的村子一直生活到15岁 。谈起童年 ,他还有很清楚的印象。那时他随着家里务农,也随着渔民出海,体会过烈日炎炎的辛苦 ,也见过波涛汹涌的危险场面。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 。也正是在村里,阎崇年开始上学读书 ,也初次接触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快报:您说过有三种因素支撑了您:“像渔民那样勇敢,像农民那样吃苦,像商人那样机变。 ”

阎崇年:小时候我在农村待过 ,比城市人更能吃苦,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 。那时候我干过农活,很辛苦 ,像现在这么热的天,马上就要麦收了,要在场院里干活 。而且相对来说 ,我胆量大一些 ,不畏首畏尾 、事事犹豫。

快报:您说“像渔民那样勇敢 ”,他们的生活给您留下的印象很深吗?

阎崇年:我和渔民们下过海,那船很小很小。刚出海时还比较平静 ,越走水越深,惊涛骇浪的,船随浪颠簸 。有时天气本来很好 ,突然来一阵暴风雨,船就有可能翻;夏天赶海,变天或者潮水涨了 ,人就有可能游不回来,那时会觉得挺恐惧的。所以渔民每一次出海都有危机感,就像跑长途的司机 ,只要一出门,家里就担心,等到他回来才踏实。我刚出海时也有点害怕 ,后来遇到过几回风浪 ,也就习惯了 。

快报:对做研究的人来说,能吃苦比较好理解,勇敢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阎崇年:当年我想写关于努尔哈赤的书 ,之前查遍目录,发现全面论述努尔哈赤的专题论文一篇没有。要做这件事是需要魄力的,好几个人都劝我别做 ,万一做不好就完了,但我觉得应该做,也可以做。另外我写过一篇论文《张吉武与〈康熙顺天府志〉》 ,指出那本书是孤本 。我前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国内查,然后利用文化学术交流的机会 ,到日本、美国查,都查遍了,才得出这个结论。这也是需要胆量的 ,一旦人家拿出了另一个本子 ,你的立论就垮了,二十年工夫全白费了。

快报:您那时在村里读书都学什么?

阎崇年:那个学校叫“维新小学”,是新学校 ,不读四书五经了 。但是上课前还是先拜孔子,冲着牌位磕头,然后学地理、历史 、书法。教书法的老师是过去私塾出身 ,他经常给我们讲一点传统的东西,也从《论语》里面挑一些语句让我们写,多少受了点熏陶。

[编辑本段]学术成就

论文集有《满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 、《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出版]和《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共4部;

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2006年再版] 、《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清朝皇帝列传》[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出版]、《清朝通史·太祖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出版] 、《清朝通史·太宗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袁崇焕传》[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下)[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古都北京》(中 、英、德、法文版)[北京朝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中国都市生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29部;

主编《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 、《满学研究》(一至八辑)、《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等14部 。

先后发表满学 、清史、北京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

《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 、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

先后到美国、日本、韩国 、蒙古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1989~1990年,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达姆斯大学 、印第安纳大学 、夏威夷大学等进行访问并演讲 。最近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著作

《北京史话》

《中国古都北京》

《中国历史名都》

《中国历代都城宫苑》

《中国都市生活史》

《燕史集》

《燕步集》

《满学论集》

《袁崇焕研究论集》

《袁崇焕资料辑录》

《袁崇焕》

《袁崇焕传》

《努尔哈赤传》

《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

《天命汗》

《清朝通史.太祖朝》

《清朝通史.太宗朝》

《清朝皇帝列传》

《清十二帝疑案》

《正说清朝十二帝》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

《明亡清兴六十年》

《清宫疑案正解》

《古都北京》

《康熙大帝》

《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

《阎崇年讲中国古代都市生活》

《康熙顺天府志》

《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

《清代台湾》

[编辑本段]精彩语录

⒈我觉得对历史首先是要敬 ,因为历史不是一两个人,是几千年人类经验的总结。所以要敬 。为什么要畏呢?人类历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训 ,甚至是血的教训。对于这些教训 ,不能掉以轻心,要有一个畏的态度。把这些教训吸取了,我们今天尽量避免那些教训 ,使我们国家更兴旺,民族更复兴 。

⒉人生道路上,那个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但是我有一条,磨难闯过来,坎坷战胜它 ,一直往前走。

⒊我受了渔民 、农民、商人的影响,在我的个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渔业文化、农业文化 、商业文化影响 ,我身上有这三种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点勇敢精神;第二,有一点务实的精神;第三 ,有一点通变的精神。

⒋我想明朝在辽东的历史教训 ,可以写一部一百万字的大书都不为过 。但是我们今天只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我想概略来说,从某个角度 ,某一个侧面来说,有两点特别值得汲取的,这两点就是 ,第一,弃能任庸…第二,舍长用短…明朝这些经略也好 ,总兵也好,没有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改变战略战术 ,为什么呢?…我想,因循旧习,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这种局面的第一个人 ,就是袁崇焕。

(百家讲坛 明亡清兴六十年 辽阳陷落)

⒌明清这一段历史有很多很多 ,为什么不选择吴三桂,为什么不选择努尔哈赤,为什么选袁崇焕呢?袁崇焕是一个代表性人物 ,不是讲“接口 ”吗?明朝和清朝的接口 。明清有三次大战,袁崇焕就亲自参加指挥,直接影响到、关系到明清的兴旺 。还有一点 ,袁崇焕这种人格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比如袁崇焕,我就想我们中国的历史人物很多很多,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还是少数 ,袁崇焕在那么多人里头,我觉得震撼我的心灵的,袁崇焕是其中之一。我想能震动我的心灵 ,能震撼我的心灵,一定会震撼其他的读者 、观众,也会震动他们的心灵 。

为什么袁崇焕能震动呢?袁崇焕心中有意股“气” ,不是气功的气 ,用孟子的话讲是“浩然正气”,有一种精神,就是爱国精神。我们国家缺钱 ,要引进外资,缺能源,要从海外进口石油 ,还有其它的,缺水,但是更重要还缺一样东西 ,就是缺精神,缺袁崇焕这种浩然正气和爱情的精神。我想咱们13亿人,都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 ,有一股爱情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可以说是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问题 。

(阎崇年聊天实录:清朝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三点[9])

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上人物传的数以万计 ,数以十万计 ,今天还留在大家心目当中的,还能震动大家灵魂的,而且永远震动大家灵魂的 ,为数不多,袁崇焕是其中的一个。梁启超写了《新史学》,他在《新史学》里头说 ,历史是爱国心之源泉。我之所以要讲袁崇焕,就是要唤起我们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爱国心,就是要弘扬袁崇焕的浩然正气 ,要发扬袁崇焕的爱国精神 。什么叫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就是刚直盛大,合乎道义 ,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今天是浩然正气,几百年之后 ,还是浩然正气。超越时空 ,我们中国人接受,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也可以接受 。袁崇焕的这个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在他身上体现了大仁、大智 、大勇、大廉,这个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用鲁迅的话来说,叫做“中国的脊梁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杀了 ,从哲理上来说,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种大境界 ,袁崇焕死,虽死犹生,因为他精神超越时空 ,永存,尽管袁崇焕有他的历史的、民族的 、性格的 、时代的局限性,袁崇焕的军事指挥和处理事情也有失当之处 ,但是瑕不掩瑜。袁崇焕的死 ,我借用杨继盛的一句话,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 。袁崇焕虽然死了 ,肉体还了太虚了,但是他的丹心照万古 。

(百家讲坛 明亡清兴六十年 袁崇焕冤死之谜)

⒎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讦 ,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 ,而袁崇焕以仁、智、勇 、廉的高尚品格,虽为当世所不容,却为后世之楷模。

(百家讲坛 明亡清兴六十年 崇焕之死)

⒏这个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是否出于政治目的?乾隆皇帝是政治家 ,职业政治家,当然他考虑问题要从政治角度出发,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出于政治目的。这个时候清朝政权已经巩固了 ,需要他的大臣什么?一个字“忠”!他给袁崇焕平反的时候说他忠于明朝 。所以 ,乾隆皇帝是拿袁崇焕来教育他的大臣要忠于清朝。

至于后来袁崇焕为什么影响没那么大?却没有岳飞影响那么大?这主要是历史原因。大家知道,明朝朱元璋起兵,推翻的是蒙古人 。他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所以明朝极力宣传岳飞、岳庙。就是为了是“反蒙 ”的需要 。特别是明朝中后期 ,蒙古的势力经常进入长城骚扰,公元149年蒙古的军队打到了长城底下,还有一次蒙古的军队到了通州。所以明朝从永乐开始到崇祯 ,北方一直存在着这个问题。所以他特别表彰岳飞,激发大家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

袁崇焕不一样,明朝灭亡了之后 ,袁崇焕死了之后,接着就是清朝,清朝不能大张旗鼓地表彰袁崇焕。清太祖努尔哈赤败在袁崇焕的手下 ,清太宗皇太极败在了袁崇焕手下,乾隆皇帝能给袁崇焕平反,已经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宽大的胸怀 ,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不能要求清朝给袁崇焕修庙 。袁崇焕修庙、祭奠基本都是民间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原因。到了民国的时候 ,民国初年表彰袁崇焕,孙中山的口号,又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民国不久就是北伐之战 ,所以在民国时期,袁崇焕也没有很好的宣传 。那新中国成立要好好地宣传了。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个问题,76年前 ,有个口号叫做:帝王将相,都在批判之列。袁崇焕是将,所以76年前 ,对袁崇焕没有很好的宣传和研究 。是76年改革开放之后,袁崇焕的宣传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里头是很有意思的,朱元璋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他又被鞑虏 、被满州推翻了。孙中山又驱逐鞑虏,振兴中华,推翻清朝 ,把爱新觉罗的统治给推翻了 。所以民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很敏感的问题 ,至于袁崇焕是不是可以提民族英雄,跟岳飞一样是不是能提民族英雄,有争议。有人觉得可以 ,有人觉得不可以,让他们争议去吧。我个人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 ,我也觉得,袁崇焕是民族英雄 。

⒐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大顺灭了大明 ,大清又灭了大顺,最后政权落到了清朝的手里。有人说,这事情是必然的呀 ,还是偶然的呀,我说是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也有偶然。所谓必然 ,就是明朝气数已尽 ,这是历史必然但是也有偶然,吴三桂降了李自成,山海关这一战怎么个打法 ,是另外一种情况,吴三桂和多尔衮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李自成,战争又是一种结果 。所以历史发展啊有它的偶然性 ,也有它的必然性,它就是在偶然必然之间来进行发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山海关大战的确是决定当时中国历史发展命运的一场决战 ,一场大战,也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影响中华民族各个民族关系的一场大战。

(百家讲坛 明亡清兴六十年 山海关大战)

⒑清朝入关之后 ,定都北京,满汉文化的融合,对西方文化的吸收 ,这样 ,北京才成为全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这个影响,不仅影响到清代 ,也不仅影响到民国,而且影响到当今和后世。我们对中华文化融合啊,既看到它碰撞的一面 ,也要看到它融合的一面,在碰撞当中有融合,不断补充新的血液 ,不断的往前发展 。

(百家讲坛 明亡清兴六十年 顺治迁都)

[编辑本段]四合书屋

敲开阎崇年老师家的大门,首先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就是这无数的书籍。穿过走廊的短暂时间,就仿佛是穿越了数百年的历史。走进书房的门厅 ,我们看到了刚刚在节目中所提到的“四合书屋”四个大字,浓缩着阎老师一生的思索与感悟 。在这并不大的书房里,除了遍布各个角落的书 ,我们竟然发现还有不少时尚的东西。阎老师虽然研究历史多年 ,但对新技术的学习,却始终是与时俱进的。他所有的文稿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敲进电脑 。原来,在阎老师沉静的外表下 ,也有着一颗年轻的心。

[编辑本段]阎崇年与百家讲坛

2003年,央视10套的科教类栏目“百家讲坛”收视率一直在科教频道的末位徘徊,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2004年5月 ,阎崇年入主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 。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阎老先生疏淤理脉 ,用通俗生动而不失权威的语言,步步设疑、引人入胜的讲述方式,使清朝十二帝的形象真实而丰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百家讲坛 ”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创下了央视10套收视率历史之最。日前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推出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显示 ,“百家讲坛”在十大央视栏目中居于首位。阎崇年“正说”历史渐成一种现象 。

很多观众对“百家讲坛 ”的关注始于阎崇年 。在“百家讲坛 ”“坛坛都是好酒”的口号中,阎老先生和他的《清十二帝疑案》被公认为“第一坛好酒”。

[编辑本段]各界评价

崇名四海五洲同,年逾古稀文更雄。公道在心书在手 ,赞声常漾讲坛中 。

(人民日报)

阎崇年是“百家讲坛 ”推出的“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我是“过河卒 ”。

(易中天)

阎崇年的认真让我吃惊 ,为一期节目他能写上12页稿子,内容上万字。他能把学问当评书讲,而且每期节目录完 ,他都要看一遍,对自己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甚至编辑过程中的错别字都一一挑出来 。在来过“百家讲坛”的几百位演讲者里 ,像他这么认真的学者还没有过。

(“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

阎崇年曾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中提到,努尔哈赤的10大贡献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统一了东北。但李治亭表示:“其实 ,努尔哈赤只是打下了半个东北 ,而他的儿子皇太极才基本统一东北 。 ”对于阎崇年在书中所写的“努尔哈赤种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播下了清朝灭亡的基因”,李治亭也进行了批驳:“这种历史‘血统论’非常荒谬。按照他的说法 ,所有的朝代都可以这么被解释。例如,朱元璋种下了永乐盛世的种子,也播下了明朝灭亡的基因 。”他认为 ,历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历史真相,用科学的方法阐明历史的内核,给现代人以启迪。有真实才有历史 ,而如今种种的“时尚史学 ”,常常偏离了“真实”这根准绳,误导了不少受众。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李治)

十九世纪末 ,学者们发现并认识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象璀璨的群星,把学者们目光集聚到了甲骨文的研究方面来 。这种古老而系统的文字 ,与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

甲骨文经过搜集、整理之后 ,在罗振玉 、王国维的大力宣传与精心研究下,一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学问。

在罗、王的极力倡导下,逐渐成长起来以甲骨文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甲骨学派 。甲骨学的发展与深入 ,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

清末任国子监祭酒(国家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的。据说,在这一年的某一天,王懿荣派人到北京菜市口达仁堂购买一种叫“龙骨”的中药 。当时王懿荣正患疟疾 ,据说这种“龙骨 ”可以医治疟疾。“龙骨 ”买回来之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看,发现这些“龙骨”上隐隐约约地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就细心的观察和揣摸起来。王懿荣学识渊博,对古文字学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这些渊博的知识使他能够对这些奇怪的符号产生不同凡常的联想——“龙骨”上的契刻符号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古文字。经过他潜心的钻研 ,他认定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与此传说不同,有人提出甲骨文是天津人王襄在1899(光绪24年)发现的,因为王襄在1955年所写的《簠室殷契》中提到“世人知有殷契 ,自1898年始 ” 。 1898或1899 ,一年之差,聚讼纷纭,似乎没有多大必要。但作为一项重大的发现 ,确定一个准确的年代,则是科学态度问题了。经过一个时期的争论和研究,大多数人都认为王懿荣在1899年首先发现了甲骨文 。我们这里提到的发现 ,是学术意义上的发现,也就是不仅见到了甲骨文,而且认识了甲骨文 。而一般意义的发现 ,是指在田野里挖出了甲骨文。从一般意义上讲,在1899年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在殷墟这个地方挖掘甲骨了。他们挖掘甲骨的目的 ,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字材料,更不是当作史料,而是看中了它的药用价值 ,出售给中药铺 ,医治人们的疾病 。有一个时期,人们吞下去了不知多少称为“龙骨”的甲骨文,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愚昧无知不仅不能医治中国人的病 ,反而给中国文化带来残重的损失。在这些人当中,王懿荣首先认出了甲骨文,

这决不是什么天赐的机遇 ,而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

1900年秋天,义和团运动兴起,王懿荣以国子监祭酒任团练大臣 ,在八国联军人犯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带着皇宫仓惶西窜,王懿荣痛心疾首 ,投池自尽,以身殉职,其所藏甲骨大部分被《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收购。

甲骨文的搜集、整理与传播

甲骨文发现后 ,立刻轰动了整个学坛。有承认的 ,也有否认的 。当时学术界有两派,即“复古派”和“疑古派 ”。一般地说,“复古派”肯定甲骨文是已经失传了的古代文字 ,而“疑古派”中的一些人则予以否认。所以对甲骨文的搜集 、整理与传播就成为“复古派 ”同“疑古派”斗争的有力武器 。

在王懿荣为国殉职之后,刘鹗(字铁云)就购买了王氏的大部分甲骨,在搜购甲骨方面用功颇勤。1903年 ,他将自己收藏的甲骨,精选出1000多片,墨拓后编成《铁云藏龟》发行。这是自甲骨文发现之后第一部甲骨书籍 ,对于甲骨文的传播有筚路蓝缕之功 。吴昌绶在这部书中的序言中是这么评价的:“乃兹龟甲古文,又别辟一蹊径,埋蕴既久 ,地不爱宝,一旦披豁呈露,以供好古嗜奇者探索 ,文敏(王懿荣字)导其前马 ,先生(指刘鹗——编者注)备其大观 。”刘鹗不仅仅是一位热心古代文化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留心于世务,殚心于实业 ,匡世济贫的有志之士。在八国联军虎视北京,清政府又无能为力的紧急关头,刘鹗开仓赈济北京的饥民。这一举动却得罪了有司 ,被定罪后于1910年流放新疆,最后客死异乡 。但刘鹗对于甲骨学的贡献将永垂史册。

甲骨文的发现与传播,也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这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些人对中国文化还颇有研究,搜集甲骨文就成了这一时期外国人的一项特殊爱好 。1903年一1906年,美国驻山东的传教士方法敛和英国教士库寿龄就从古董商人手中收购了大批甲骨文 ,他们将这些甲骨转卖给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博物馆。随后,英国人金璋 、法国人威尔茨、卫礼贤又将收到的甲骨卖给法国和瑞士的博物馆。明义士是加拿大的一位牧师,长驻彰德府(安阳) ,他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常骑一匹老白马,在洹河两岸游荡,目的就是寻找甲骨文 ,他收购的甲骨数量较多,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中的甲骨就是经过明义士之手收集的 。除了欧美人之外,日本人也是较早就留心安阳甲骨的 ,其中有位日本学者叫林泰辅,还亲自到安阳调查和收集甲骨文,现在还可以在日本的大学、博物馆和图书馆内看到这一时期日本人收集的甲骨文。郭沫若先生就是利用日本所藏甲骨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和史学研究生涯的。

甲骨学的形成

就在《铁云藏龟》印行的第二年 ,即1904年,著名学者孙诒让就根据这部书中的甲骨文拓片,对甲骨文字进行了考释 ,著《契文举例》一书 。这算是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虽然书中有许多误释的文字,但他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先河 ,在甲骨学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

真正使甲骨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是罗振玉和王国维两位大师的卓越贡献。

罗振玉,号雪堂,清末做过学部参事官 、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等 。辛亥革命以后 ,罗振玉以清室遗志自居,为复辟帝制出谋划策,1943年出任伪满州国监察院院长 。他感情基础上的复古决定了他学术研究上的复古 ,不同的是,政治上复古是倒转历史车轮,而学术上复古则开创了一门学问 ,开创了一代学风。在他发迹和扬名之前,他曾是刘鹗的家庭教师,就因为这个机缘 ,他与刘鹗结为儿女亲家(他的长女嫁给刘鹗的的儿子为妻),他有机会见到刘鹗收藏的甲骨文,并动员刘鹗将其甲骨文墨拓编印成书 ,也为这本书写了序言。甲骨文这门深奥的学问把他给吸引住了 。1906年 ,他在北京任学部参事官时,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广泛搜集甲骨文 ,并委派其弟罗振常到安阳采掘,1910年,罗振玉出版了《殷商贞卜文字考》 ,书中按贞卜的事类分为几个项目,由孙诒让的释字发展到罗振玉因事分类,卜辞算是可以阅读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嗣后到1915年,罗振玉躲到了日本,专心致志研究甲骨文 ,这一时期他出版了《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考释》,将《殷商贞卜文字考》中的考史、正名和卜法扩充而成了都邑 、帝王、人名、地名 、文字、卜辞、礼制 、卜法八章,这就把杂乱零散的卜辞 ,归纳整理成有条理有价值的史料 ,甲骨文的研究开始成为古史研究中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学问。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是这样评价罗振玉的:“罗振玉的功劳即在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真实史料,他的殷代甲骨的搜集、保藏、流传 、考释,实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文化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项事件 。罗氏在中国要算是近世考古学的一位先驱者 ,他的搜集与从来骨董家的习尚稍有区别,他不仅搜集有文字的骨片,并还注意到去搜集与骨片同时出土的各种器物;在1916年他还亲到安阳小屯去探访过一次。这种热心 ,这种说见,可以说是从来的考古家所未有。 ”

罗振玉不仅自己传播和研究甲骨文,而且还特别注重培养甲骨学研究人才 ,王国维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青年时代在罗振玉办的文学社学习日文 ,深得罗振玉的赏识。辛亥革命暴发后,他随从罗振玉一起东渡日本,终止了哲学 、宋元戏曲的研究 ,协助罗振玉整理、编辑、考证甲骨文。1917年 ,他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续考》、《殷周制度论》,利用先秦文献与卜辞互相印证的方法,考证出卜辞中所见的殷代帝王及帝王的祖先的名号 ,使甲骨的史料价值进一步得到发挥 。1924年,清华大学筹设研究院,由胡适推荐 ,拟清王国维当院长。他考虑时局对自己不利,不愿就职,后来经溥仪劝勉 ,才接受该院教授的聘请。在“疑古”之风风靡史坛的时候,王国维能够比较好地运用地下发现的新材料与文献典籍相结合,著《古史新证》宣扬中国的古老文化 ,不泥古又不疑古,实在难能可贵 。在这本书中,王氏举出殷墟卜辞中有关武丁所卜的卜辞和祭祀文丁的卜辞 ,肯定了盘庚以后 ,帝乙以前,商王皆宅殷墟,这与《古本竹书纪年》正相吻合 ,从而证明了《古本竹书纪年》的不伪 。从方法上来说,他采用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法”研究历史,独具慧眼 ,见解颇新。由于他的高水平的发挥,使甲骨文的研究逐步发展到专门的学问——甲骨学。从思想上来说,他顽固地追随已经没落的清王朝 ,仇视革命,妄图复辟,于是在1927年6月2日 ,当北伐战争捷报频传的时刻,他写下了遗书,在颐和园投昆明湖自沉 。他政治思想上的守旧 ,并没有影响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正如郭沫若所说:“我们要说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 ,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那是丝毫也不过分的。 ”

在这一时期,在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影响和引导下 ,成长起来一批以甲骨文研究为己任的甲骨学派,他们在文字、文法 、卜法、历法、历史人物 、历史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外国的汉学家也被吸引到甲骨文研究的潮流中来了 。一时间 ,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重要学科。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与研究

(一)甲骨出土与著录

甲骨学一旦成为学术界倍受关注的学科,人们对甲骨文的渴求就可以想见了,尤其是对新获取的甲骨文 ,就更受崇爱了。在1928年科学发掘殷墟以前,古董商和一些学者诱使当地村民在殷墟乱挖了几十年,容易挖到的甲骨都被掘出来卖掉了 ,地下埋藏的甲骨是越来越少了,甚致很难发现有学术价值的新甲骨 。这使得望眼欲穿的人们灰心丧气,他们猜想殷墟不会再出甲骨了。但惟利是图的古董商并不相信学者们的眼光 ,他们仍一如既往地抬出高价唆使当地无知的村民乱挖乱盗 ,使殷墟这座地卜玉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近代兴起于欧美的考古学传到了中国,中国学者认识到了考古学是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的科学手段 ,用这种手段来抢救殷墟文化就成了当务之急,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就开始筹划发掘殷墟 。1928年8月12日,受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的委派 ,董作宾来到安阳,先访问了河南省第十一中学校长张天骥,继而游览了安阳的古董商店 ,之后,亲赴小屯进行采访。访问结果证明,此地并非象罗振玉所猜测的那样 ,洹水故物已搜罗殆尽,而是埋藏还相当丰富。中央研究院认真研究了董作宾的调查报告 。一致认为,如果政府不采取紧急措施加强管理和进行考古发掘 ,乱挖乱盗的现象会愈演愈烈 ,殷墟破坏会更为残重,于是决定由董作宾草拟了发掘计划和方法:

1、发掘程序;

2、发掘方法;

3 、筹备:

①购买设备器具 。

②请中央研究院致函河南省政府,派人参加 ,由安阳县协助并予以保护。

③请蔡元培院长致函冯玉祥总司令,派安阳驻军加以保护。

④请古物保管委员会赞助 。 ,

⑤聘请测绘人员。

由这个发掘计划 ,可以看出当时对殷墟发掘是何等重视!

一切准备就序后,1928年10月13日,殷墟发掘就正式开始了。殷墟考古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 ,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到1937年6月,因芦沟桥事变 ,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殷墟考古被迫停止。从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发掘了十五次 ,河南省图书馆在此发掘了二次。

(二)甲骨学研究的进展

考古发掘的资料 ,要比那些乱挖乱盗,甚致连出处都说不清收购来的资料更真实可信 。就甲骨文来说,发掘过程本身也包含着学者们的细致人微的科学观察与分析 ,再通过整理与研究,能够发现前人没有注意到也不会注意到的新问题,董作宾先生对甲骨文断代和殷代历法的研究 ,就超过了前人,把甲骨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与《殷历谱》都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科学的考古方法是分不开的。

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依据世系、称谓、贞人 、坑位 、方国、人物、事类 、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 ,将殷墟出土的甲骨分为五期。一期是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二期是祖庚 、祖甲;三期是廪辛、康丁;四期是武乙、文丁;五期是帝乙 、帝辛 。这就把十几万片看似零散纷乱的甲骨文有条不紊地划归五个不同的时期,分属于从盘庚到帝辛八代十二王名下,使之各有归属 ,克服了以往甲骨文研究中的混乱状态。在上述的十项标准中 ,常用的是世系、称谓、贞人 、字形 、书体。掌握了这几项标准,遇到了甲骨片,就可以断定这片甲骨属于那个时期的遗物 。

世系是商王的世次 ,也就是先后位次;称谓是占卜的商王对自己亲属的称呼,如“祖丁 ”、“父甲”、“母癸”之类;贞人是占卜并记事的史官 。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字形和书体 ,不同的时期,字形和书体的风格是不同的。

把甲骨文的研究与古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从甲骨文中寻找古代社会制度 、社会生活的影子 ,是甲骨文研究的领域得到了拓展。胡厚宣先生参加了殷墟考古工作,他毕生致力甲骨学,1944年 ,他出版了《甲骨学商史论丛》,对商代的方国、农业、气侯 、婚姻家族、封建制度、天神崇拜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拓宽了甲骨学研究的领域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甲骨文 ,是甲骨学的质的飞跃 ,这是郭沫若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迫于白色恐怖,郭沫若旅居日本 ,这时期,他从血与火的斗争中,转向中国古代社会的探索与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郭老的中国史研究是与中国革命的需要密切相关的。郭老紧紧把握住了甲骨文这个“原始细胞 ”,以甲骨文的构形为基础进出分析 ,弄清了文字结构变化的规律,从而释读了别人不认识或解释错误的字,根据文字的发展规律 ,把文字的形 、音、义辨证地加以应用,这就大大地提高了文字释读的准确性,然后以字立说 ,以马史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果,193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老把这部著作看成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书中利用卜辞来阐述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当时的中外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是郭沫若甲骨文研究和史学研究的辉煌时期,《卜辞通纂》 、《殷契粹编》、《青铜时代》等重要著作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甲骨文研究的纵深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为科学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来指导甲骨文研究,是新时期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 ,新出土的甲骨使各项研究课题更加深化,整理与综合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的范围比前扩大了 ,视野也开阔了 ,研究的领域更宽更广了,甲骨文的发现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收获 。学者们利用这些新出土的甲骨,从甲骨上的钻凿形态方面对甲骨分期提出了新颖的看法。从1899年甲骨发现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 ,分门别类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综合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8年日本学者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相继出版 ,就属于综合研究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了甲骨的出土地点与历史 、甲骨的流传与研究状况,以及甲骨文的文字 、文法、断代、历法天象 、方国地理、政治区域、先公先王 、称谓与庙号、亲属与百官、政治与经济等等,阐述了卜辞中的各方面的重要内容 ,总结了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成就,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甲骨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厚宣先生就注意搜集和统计流散的甲骨 ,五十年代初,胡先生在《五十年甲骨发现的总结》一书中对已知的甲骨收藏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八十年代初 ,胡先生主编《甲骨文合集》时 ,责任心和事业心驱使他多方奔告,索隐勾沉,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甲骨收藏及流传情况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统计 ,据他统计的结果是:

国内收藏:25个省(市 、自治区),40个城市,98个机关单位和47位收藏家 ,计127904片。

国外收藏依次是:日本12443片,加拿大7802片,英国3355片 ,美国1882片,西德715片,苏联199片 ,瑞典 100片,瑞士99片,法国64片 ,新加坡28片 ,比利时7片,韩国6片。12个国家合计26700片 。

国内外合计154604片,这还不包括八十年代以后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 。

这15万多片甲骨 ,大部分已被著录,还有一小部分未见著录,流散在国外。已经出版的70多种甲骨著录书 ,有的因出版时间早,而且印数很少,不易见到;有的印刷不精 ,拓本漫漶不清,不便查阅;有的良莠不分,真伪难辨 ,不好利用等等。这就给研究甲骨文和殷商文化带来了困难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其它学科如医学、农业、天文 、地理、生物等都需要利用甲骨文和借鉴甲骨文研究的成果。鉴于此,早在五十年代 ,郭沫若就想编辑一部《甲骨文合集》来解决学术研究的需要 ,后来,郭老把这个想法正式向国务院提出来,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支持 ,《甲骨文合集》被列入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中的大型项目之一,1959年交给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并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任委员 ,胡厚宣任总编辑的编辑委员会。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这项工作被迫停止 ,“文革”结束后,在郭老的亲切关怀下,编辑工作马上得到恢复 。1978年10月《甲骨文合集》开始出版 ,到1982年共出版了13册,这13册中共收录甲骨4万余片。与以往的著录书比较,这部书有以下优点:

第一是先材广泛而全面;

第二是取材严而精;

第三是取材经过辨伪与缀合;

第四是对能够分期的甲骨文尽可能进行分期编排 ,有疑问的集合在一起 ,以待进一步研究。

第五是每一时期的甲骨,又按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 、思想文化 、其它四大项二十一个小类进行编排 。

由此可以看出,这部书是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的一部集大成著作。

除了综合性和总结性的著作之外 ,工具书和通俗性的读物提高了甲骨文的使用率,拓宽了甲骨文的应用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1965年),正编收录1723个甲骨文字(见于许慎《说文》的941个字) ,附录共收单字2949,附寻的单字都还没有考释 。全书共收甲骨文单字4672个,属于甲骨文字典。李孝定编《甲骨文字集释》(1975年) ,将每一个甲骨文字的有关各家解释详列于该文字之后,并加有编者按语,便于查索。日本学者岛邦男的《殷墟卜辞综类》(1976年) ,将见于著录的卜辞逐条按内容分类编排,便于查阅卜辞内容及著录情况 。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1985年)、王宇信《甲骨学通论》(1989年),还有其它一些通俗性著作都客观地 、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与研究的情况 ,系统的科学的阐述了甲骨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研究课题 。《甲骨学通论》还专章讨论了西周甲骨的一些问题。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1996年)反映了甲骨文考释的巨大成果 ,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1996年),提出了甲骨分期的新思路;王宇信、杨升南 、宋镇豪编著的《甲骨学一百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100年来甲骨学的产生、发展状况。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甲骨学的主要书籍 。

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wiki/202508-9544.html

(8)

文章推荐

  • 代代要传千万承是什么歌曲

    网上有关“代代要传千万承是什么歌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代代要传千万承是什么歌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华民谣·连天红演唱:冯晓泉作词:李机能编辑:郑海斌传承家具连天红百年的家装连天红文化的礼品连天红啊家家户户代代连天红传承家

    2025年07月27日
    12
  • 玉桂狗是什么

    网上有关“玉桂狗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玉桂狗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玉桂狗即肉桂狗一般指大耳狗。大耳狗是日本三丽鸥公司推出的人气吉祥物。大耳狗简介性别:男生日:3月6日出生的地方:遥远天空的白云上居住的地方:Cafe

    2025年07月29日
    9
  • 十堰餐饮协会

    网上有关“十堰餐饮协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堰餐饮协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据市烹饪协会第一届会长张炳泉介绍,市烹饪协会成立于2003年7月18日,有团体会员50个,理事及个人会员285个,是我市餐饮界最权威、最专业、最有影响

    2025年07月29日
    9
  • 李安民的人物经历

    网上有关“李安民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安民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除了学习,他不善言辞,不会理会学习以外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安民在中学时期就深受老师和同

    2025年07月30日
    8
  • 黑炭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黑炭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黑炭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摘要: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的木炭,因表面纯黑而得名黑炭,具有易点燃、价格低廉的优点,其原料主要来源于软阔叶薪炭材,可分为茶道炭、

    2025年07月31日
    8
  • 羊蝎子谁发明的苏轼

    网上有关“羊蝎子谁发明的苏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羊蝎子谁发明的苏轼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诚然,苏轼虽然在文学和艺术上均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

    2025年08月02日
    12
  • 兰州华莘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兰州华莘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兰州华莘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简介:兰州华莘教育成立于2015年5月,教学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费家营十字向南100米(天悦大酒店对面

    2025年08月05日
    10
  • 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时间

    网上有关“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时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时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下: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将于北京时间7月3日13:00开始,首先登场的是郑思维和黄雅琼对阵泰国组合德差波和沙西丽。随后女双决赛,郑

    2025年08月05日
    9
  • 硅氧骨干类型对矿物的晶体形态有何影响

    网上有关“硅氧骨干类型对矿物的晶体形态有何影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硅氧骨干类型对矿物的晶体形态有何影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岛状硅酸盐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因硅氧骨干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在具孤立四面体的岛状硅酸盐中,由于硅

    2025年08月08日
    12
  • 《陈书》卷十六 列传第十◎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

    网上有关“《陈书》卷十六列传第十◎赵知礼蔡景历刘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陈书》卷十六列传第十◎赵知礼蔡景历刘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礼涉猎文史,善隶书。高祖之讨元景

    2025年08月13日
    6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5日

    希望本篇文章《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5日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者(关于新史学·第24辑:叙述与叙述...

    联系我们

    邮件:蛋蛋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