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

网上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十...

网上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 ,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 ,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 、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

我国干支历二十四节气开始的日期,与国际通用的公历几乎一致,最多相差一两天 ,这也正是因为干支历和公历一样,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依据。

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

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

它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 ,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

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 ,与太阴月相无关。

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后者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 。

自古迄今 ,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 、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 ,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 、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 ”、“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扩展资料:

节气特点

春季

立春: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 。

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 。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 。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公历3月05-07日交节 。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 。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公历3月20-22日交节 。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

天气晴朗 ,草木繁茂。

公历4月04-06日交节 。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

夏季的开始 。

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公历5月20-27日交节 。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公历6月05-07日交节 。

夏至: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

炎热的夏天来临。

公历6月21-22日交节 。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公历7月06-08日交节 。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公历7月22-24日交节 。

?

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

秋季的开始。

公历8月07-09日交节 。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 。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公历8月22-24日交节 。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公历9月07-09日交节 。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

昼夜平分。

公历9月22-24日交节 。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

露水以寒 ,将要结冰。

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

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 。

冬季的开始。

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 。

意味开始下雪。

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 。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 。

寒冷的冬天来临。

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 。

气候开始寒冷。

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 。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公历1月20-21日交节。

社会影响

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于上古时代便确立。

汉代吸收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据说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 、气温 、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对于中国其它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 。

但实际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立 ”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

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岭南地区。

“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

那一线以南地区 ,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 ,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

中国古代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 ,日影最短为“日短至 ”(又称短至 、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 ,便定为“春分 ”和“秋分” 。

21世纪,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发展,节气对我们的制约已经没有那么严格 ,但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仍然发挥着基础指导作用,依然是我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参考。

二十四节气在全国的不少地方还有留存,不少农谚和俗语 ,如“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白露天 ,带鱼满船尖”“过了白露节,夜寒白昼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 ,还广泛地指导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生动的例证。

从历史上看,二十四节气早就跨出国门 ,走向了世界 ,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 。

有的地方虽然季节变换不明显,但那里的人民依然在传承 、弘扬着二十四节气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

早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就已经被朝鲜、日本等其他国家接受 ,结合其国家实际情况与民族文化后沿用到现代。

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 。

?[7]古代日本一直使用中国农历,遵循“二十四节气”作息 ,并随着中国中原朝廷改换历书,曾经先后使用《元嘉历》、《麟德历》 、《大衍历》、《五纪历》和《宣明历》 。

之后,日本开始使用更适用于本土、并且由日本人编写的《贞享历》 、《天保历》等。

按照“二十四节气”所定的日本本土节日叫做“杂节 ” ,由于“二十四节气”本就是按照地球公转所定的,因此仍旧按照传统算法依照节气定日期。

例如:日本杂节中的“节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 ”中“立春”的前一日;“彼岸”是包括春分、秋分的一个星期等等 。

在当代日本,春分日还被定为公共假日。

当地时间2015年2月2日 ,韩国首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还剩两天,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韩国传统建筑梧村宅大门上贴出立春对联。

在越南传统历法中 ,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 ” ,同时变更了某些节气的时间,更加适用于越南的实际情况 。

目前,越南虽然官方使用阳历 ,但是在民间还是有部分人使用传统阴阳历,特别是农民,仍然遵循着节气来安排劳动作息。

“二十四节气 ”的申遗成功证明了中华文化再一次被国际社会认可。

自古迄今 ,它不仅是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守护者,更是影响了诸多国家文明发展的指路明灯 。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 、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 ,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 ,共经历24个节气 ,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 、惊蛰、清明、立夏 、芒种、小暑、立秋 、白露、寒露、立冬 、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 ,即:雨水、春分、谷雨 、小满、夏至、大暑 、处暑 、秋分、霜降、小雪 、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 ”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 ,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 ,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 ,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 、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 ,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 ,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 ,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 ,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 ”古代“四立” ,指春 、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 、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 ,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 ,因此,“四立 ”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 ,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 ,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 。

中国气候学上 ,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 ,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

雨水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 ”节气。雨水 ,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 ,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 ,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

“雨水”过后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 ,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前后,油菜 、冬麦普遍返青生长 ,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 、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若早春少雨 ,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 ,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 ,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 ” ,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 。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 ,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 ,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 、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 ,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一些易发病的流行。

惊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 ,春雷始鸣 ,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 ,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 ,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 ,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 ,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始雷 ”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 ,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 ,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 ,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 ,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 ,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 ,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 、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 ,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 ”、“要得菜籽收 ,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 。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 ,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 ,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 、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

“春雷惊百虫 ”,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 ,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春分

春分 ,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 ”,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 ,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篇》说:“春分者 ,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 ,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 ,平分了春季 。

春分时节 ,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 ,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 ,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 ,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 ,进入春季“桃花汛 ”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 、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 ,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 ,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 ,下秧不愁 。 ”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 ,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 ,种树施肥耕地深 。”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 ,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 ,美化我们的环境。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故“清明 ”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 ,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 ”、“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

“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 ,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 ,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 、江南早 、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 ,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 。“明前茶,两片芽 ” ,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 ,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 、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 ,这时常常时阴时晴 ,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 。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 ,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 ,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 ,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wiki/202508-12126.html

(3)

文章推荐

  • 地球所有纪的顺序是什么?

    网上有关“地球所有纪的顺序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球所有纪的顺序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地球共分为13个纪,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

    2025年07月27日
    13
  • 方石岭(关于方石岭的简介)

    网上有关“方石岭(关于方石岭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方石岭(关于方石岭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4次。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中原大战之后,调集10万兵力,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

    2025年07月27日
    13
  • 重庆悟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重庆悟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重庆悟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重庆悟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7-05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

    2025年07月28日
    9
  • 叶为铭的人物简介

    网上有关“叶为铭的人物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叶为铭的人物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

    2025年08月03日
    10
  • 徐若瑄近况怎样?

    网上有关“徐若瑄近况怎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徐若瑄近况怎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最近没有徐若瑄的相关消息。徐若瑄,1975年3月19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丰原区,中国台湾女歌手、演员。电视剧作品有《风火战神哪吒》、《本家的新

    2025年08月04日
    13
  • 董卿惊艳了时光

    网上有关“董卿惊艳了时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董卿惊艳了时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漫长的人生中,有欢喜,也有悲伤。有幸福,也有不如意。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一位良师,结交一位良友,拥有一个良伴。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能遇见良师

    2025年08月07日
    11
  • 出游攻略:看看北方最美的十大古镇

    网上有关“出游攻略:看看北方最美的十大古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出游攻略:看看北方最美的十大古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提起古镇,很多人会想到江南的小桥流水,其实在北方也有很多古镇!

    2025年08月07日
    16
  • 断指储存方法

    网上有关“断指储存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断指储存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指不要直接放入任何液体中病人受伤后,转运越快越好,争取在6-8小时内行再植手术。而正确保存断指,是再植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肢体、手指断离后,虽失去血脉滋

    2025年08月08日
    14
  • 明朝败家子简介 明朝败家子的简介

    网上有关“明朝败家子简介明朝败家子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朝败家子简介明朝败家子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明朝败家子简介:弘治十一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朱厚照初成年,此时王守仁和唐伯虎磨刀霍霍,预备科举,

    2025年08月08日
    12
  • 《木槿花西月锦绣》主要讲什么啊?

    网上有关“《木槿花西月锦绣》主要讲什么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木槿花西月锦绣》主要讲什么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只有一部,本书主要讲述了守义重爱、胸藏智慧,拼搏坚忍的现代都市女子木槿穿越回了大兴王朝,却因为前世的一碗孟婆汤

    2025年08月15日
    8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7日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7日

    希望本篇文章《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7日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8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十...

    联系我们

    邮件:蛋蛋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