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一、盛神法五龙
要旺盛精神 ,就要效法五行之龙那样,
有活力,有灵气,身心协和 ,应变无穷。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 ,
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道者,天地之始 ,一其纪也 。
旺盛的精神是五气充足的表现,精神是五气的主位,心脏是五气的宅舍 ,道德是最为重要的能治邪,培养精神的地方,都归于道。所谓道 ,就是天地的本源,是天地的纲纪。(五气:是指人体五脏所藏的魂 、神、意、魄 、志,即五种功能。其中魂藏于肝,神藏于心 ,意藏于脾,魄藏于肺,志藏于肾 。)(解读:人想要精神旺盛 ,就要养精畜锐,道德最为重要,可防邪气入侵。)
物之所造 ,天之所生,包宏无形,
化气先天地而成 ,莫见其形,
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万物均由“道 ”所创造 ,天地均由“道”所产生 。道,包容宏大,无形无影,化育万物的气 ,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形成了,人们看不见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称 ,只好把它称为“神明”。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 ,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 。
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 ,心之总摄也。
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本原,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统一开端,如果以道德来涵养五气 ,必能使五气归于统一,这就有所谓“守一 ”的方术。“守一”术,就是把心气凝集于心脏之中 ,(今人所说的“气沉丹田”)如此,则精神就能受心脏所役使 。(从而显得精神旺盛。这里心气,即指五气。)人的九处孔窍和十二舍 ,是五气出入之门户,受心脏所统管 。(九窍,指、耳、目、鼻 、口和前后阴共九个孔。十二舍 ,是指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与六境——色 、声、香、味 、触、事,目见色,耳闻声 ,鼻受香,口知味,身觉触,意思事)
生受于天 ,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
圣人者 ,以类知之。
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 。知类在穷,有所疑惑,
通于心术 ,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生下来就得到上天授予五气的人,称为真人 ,真人就是与天地相通合而为一体(天人合一)。通过内心的修炼明白“道”的,叫作圣人,圣人是能触类旁通的人 。所以人与万物都是统一本原 ,人只是万物变化发展的结果。知晓事物主要通过九窍去感知感悟。如果在感知感悟中有所疑惑,就要用心去想解决的办法,心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认知必然就不会通达 。
其通也 ,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化有五气者 ,志也、思也 、神也、德也;
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 。
气得其和,四者不衰。
四边威势无不为 ,存而舍之,是谓神化。
如果心思通畅,五气就会得到滋养 ,(滋养五气)关键在于要让神守在宅舍之中(意思宁神方可静气) 。这就是所说的“化 ”境。有效地化养五气,取决于其人的志、思、神 、德等四项功能与操守。其中神气最为重要。宁静平和的心态利于培养五气 。五气宁静平和,则人的意志、思维、精神 、道德四者就会旺盛不衰。就会对四周就会形成威势(就是现在常说的气场) ,无所不可为,把这种状态存于心舍,这就叫做达到了神化的境界。
归于身,谓之真人 。真人者 ,同逃邙合道,
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 ,施德养,
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凡能把这种神化境界归之于身的人 ,就是真人 。所谓真人,就是与天地同为一体,并合乎道 ,执掌宇宙本原之道就能滋养万事万物,心怀天下,施道德养育众生 ,以无为之道包容意志思想就能施展神威于四方。志士要掌握运用上述精神旺盛之理,就能培养出自己的志向。
二、养志法灵龟
培养志向,就要效法有灵性的龟
(清心寡欲,守真如一)
养志者 ,心气之思不达也 。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志者,欲之使也。
欲多则心散 ,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 。
培养志向的人,是因心里想法不能通畅。如果有某种欲望 ,就要放在心中思考。所谓“心志”,就是被欲望所役使的想法。欲望过多就会心神涣散,心神涣散就会意志薄弱 ,意志薄弱就会思想能力不畅达 。
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
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 ,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
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
所以说心神专一,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望,欲望不多 ,意志力就不会衰弱,意志力不衰弱,思想就会畅达 。思想畅达则心气和顺 ,心气和顺,那么烦乱之气就不会淤积在胸中。所以说人对内要养气;对外,要了解他人。
养志则心通矣 ,知人则分职明矣 。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装。
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 ,
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培养志向就会心气就会通畅(头脑就会冷静清晰) 。了解他人的时候就会有所区分职责明确。对于想要启用的人,一定要先知道他的心气意志培养的情况 ,判断他精气盛衰的程度,就知道如何培养他的志向。观察他的志趣爱好,就可以知道他的才能 。(解读:启用人首先要自己头脑清晰,会区分人 ,再根据别人的志向,投其所好,才能够发挥别人的才能)
志不养 ,心气不固;
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
思虑不达,则装意不实 ,
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
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
志失而心气虚 ,则丧其神矣。
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不培养志向,心气就不稳固;心气不稳固 ,思路就不通畅;思路不通达,意志就不坚定:意志不坚定,应对便不理直气壮;应对不理直气壮,就是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的表现。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 ,就会丧失神气 。如果丧失神气就会恍惚不清,神志恍惚不清,“志”、“心 ” 、“神”三者就不协调了。(就不可能专一地探求、领会事理。由此可见 ,培养志向的重要 。)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
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
神明常固守 ,乃能分之。
培养志向,首先要让自己内心安定 。自己的内心安定了,意志才坚定 ,有了坚定的意志,那么威势才不会分散。经常注意固守神明之气,就能发散威压了。(解读:培养志向 ,要内心安定,只有德行如一,心思才不会乱,意志才坚定 ,才会旺盛精神,显示出个人的气场,气场强大之时 ,就可以扩展开来 。有效地震慑对方,让人屈服。)
三、实意法腾蛇
坚定意志,就要效法腾云驾雾在云中飞舞的神蛇。
实意者 ,气之虑也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
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神策生则志不可乱 ,计谋成则功不可间。
坚定意志,主要在于养五气和安思虑。心境要安详宁静,思虑要深沉博远。只有心境安祥宁静 ,精神便会爽朗充沛;只有思虑深远,谋划事情便能因周详而成功 。精神爽朗充沛,心志就不会紊乱,计谋周详 ,功业就不可抹杀。
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
神自得矣。得则凝 。
识气寄 ,奸邪得而倚之,
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
意志和思虑能安定,心境就能安祥 ,心境安祥,他所做所为就不会有差错,(所做所为没有差错)神志自然会因满足而宁静。宁静就会凝聚精神(专一) 。如果胆识和心气都是暂时寄住 ,那么奸邪就会乘虚而入,欺诈和阴谋也会乘机来迷惑自己,于是讲出的话也不是经过用心考虑的。
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 ,待人意率之交会,
听之候也。
所以信守纯真专一是通达心志的始终不变的方法,静静地等待人的意志和思虑的交汇,听候期待这一时机的到来 。
寄谋者 ,存亡之枢机。
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
故寄谋之虑 ,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
计谋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思虑不与意志交会(就会考虑不周),所听到的事就不详明。即使等候 ,时机也不会到来,计谋也就发生失误 ,那么意志也就无所依赖 ,计谋也就成了虚而不实的东西 。所以,思虑计谋时一定要做到意志坚强,意志坚强必是从纯真守一的心志开始。
无为而求 ,安静五脏,和通六腑;
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
定志虑之太虚 ,待神往来。
无为要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使精神 、魂魄固守纯真,不为外界所动 。于是就可以对内自我反省 ,凝神定志神游太虚幻境,等待时机与神妙的灵感往来。
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 ,
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
不见而命 ,不行而至;
是谓道知 。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从而可以观察自然界万物演变的过程 ,了解万物变化的规律,发现阴阳二气周而复始的变化,探讨出人世间治国方法的原理。不出门户便可了解天下的万事万物.不把头探出窗外便可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没看见到民众就发出命令,没推行政令就天下大治 ,这便叫做 “道”,可以通达神明,与无限的世界相应和 ,并能使神明长驻心中 。
四、分威法伏熊
发散威压,要效法趴在地上的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 ,
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
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 ,则莫当;
发散威压的人,是一种精神的覆盖 。缘于心意平静志向稳固,精神有所依托的宅舍 ,所以威能覆盖强盛。威能覆盖强盛,内在就充实坚定。内在充实坚定,就无所阻挡。
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 ,如其天 。
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无所阻挡 ,就能分化别人的威能从而撼动他的“势 ”,仿若他的主宰。用殷实取代空虚,用有取代无 ,好像用镒来对比铢 。(解读:“镒”是古代计量单位,约二十两。“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以镒称铢意思就是说内在充实人的气场,必然强于内在空虚的人 。)
故动者必随 ,唱者必和。
挠其一指,观其余次,
动变见形 ,无能间者。
因此,行动必然就有人跟随,唱歌必然有人附和 。屈起一个指头,就可以观察其余各指 ,运动变化时就会现出形态,不会出现间隙。
审于唱和,以间见间 ,动变明而威可分也。
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以视间 。
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
故神存兵亡 ,乃为知形势。
通晓一唱一和的道理,用间隙发现间隙 。运动变化就清晰明了从而使威能散发。打算运动变化,必须先蓄养志向来观察间隙。知晓志向要稳固坚实的人 ,就能自我养气 。谦让的人,就滋养他人。因此精神的力量的存在就会使武力争斗得以化解。这就是所要实现的形势 。(解读:当你高唱时,会时高会低 ,或停顿,或开始,是连续不断的,看不出间隙。而随声附和的人 ,是很难与原唱完全相同,只要仔细观察、仔细听,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这种不同就是文中所说间隙。也就是发现事物的可乘之机 。当通过修养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时,你就能洞察别人的间隙或缺陷,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让人产生敬畏,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让武力争斗化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五 、散势法鸷鸟
散发威势 。要效法鸷鸟,即利用权威和有利形势采取行动。(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散势者 ,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
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 ,则势散 。
夫散势者,心虚志溢;
散溢威势,是受精神所驱使的。实行时,必须顺着间隙而行动。才能威力强大、内力旺盛 ,切入间隙得以行使,威势就得以发散 。(解读:就像鸷鸟飞翔于天空,仔细伺机而动 ,当目标出现松懈时,一击而灭之)
意衰威失,精神不专 ,其言外而多变。
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 ,
尽圆方,齐短长。
散溢了威势的人,心会变得空虚志气会溢出 ,意志会衰弱威能会失去,精神不能专一,言语就会外露且变化无常 。所以看他的志向心意,作为揣度的依据 ,然后凭此揣摩沟通办事的意图,补足圆的方的,补齐短的长的。
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 ,动而势分矣。
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 ,
动而不失分散之实 。
没有间隙就不要散溢威势,散溢威势的人,等待间隙才会行动 ,一旦动,威势就散失了。因此,善于发现间隙的人 ,一定要内部蓄积着五脏精气,对外能观察形势的虚实。一旦行动,便不会失去散发威势的实效 。
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势者 ,利害之决,权变之威。
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
行动起来以后就会跟踪对方的思路 ,并掌握对方的计谋 。得势的人,就可以决定利弊得失,就可以威胁权变的结局;失势的人 ,往往是因为不能够集中精神去审察事物结果。
六 、转圆法猛兽
要把智谋运用得像转动圆球一样,
就要效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 。
无穷者 ,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
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
所谓转圆 ,是变化无穷的设计。无穷的设计,必须有圣人的胸怀,以施展深不可测的智慧,用深不可测的智慧来沟通心术 。达到神明、天道和混沌的万物浑然一体。
以变论万类 ,说意无穷。
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 ,
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 。
就可以推测出事物变化的道理 ,可以解释宇宙无穷无尽的奥秘。智慧韬略和奇计良谋,都各有各的形式和内容。有的是圆滑,有的是方正 ,有的是暗地里的、有的是公开的 、有的是表现吉庆的,有的是表现凶恶的,都因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
故圣人怀此 ,用转圆而求其合。
故与造化者为始,
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因此圣人凭借这些智谋的运用,转化圆滑以求得与道相合。所以从创造化育万事万物的人开始 ,各种活动和行为没有不与天道相合的,借此也可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 ,各以成其类;
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
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 ,
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
天地没有极限 ,人的事没有穷尽,各自有它的属性类别 。看到别人的计谋,必然能知道它的过程的吉凶和最终的成败。转化圆滑 ,有的逢凶化吉,有的化吉为凶,圣人凭借这个规律,预先知道了存在和灭亡 ,才懂得将圆滑转化为方正。
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 。
转化者 ,所以观计谋;
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
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圆滑了 ,语言就能融洽 。方正了,可以用来打磨事物。转化的人,用这种方法来观察计谋。接触事物的人 ,用来观察它进退的变化 。都能展现出它的综合信息,然后归纳出要点和结论,以发展圣人的学说。
六、损悦法灵蓍
要预测事物的损益 ,就要效法灵验的蓍草。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
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 。
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 ,言察辞,合于事。
悦者,知之也。损者 ,行之也 。
所谓损益,是处理细微的变化的关键因素。事情的发展有适时不适时,也有成败 ,细微的变化不可不细心观察。所以圣人用无为来对待有德之人,当对方说话时就观察他的言辞,并看他所做的事是否与他所说的相符 。“益 ” ,是要了解的对象。“损”,是要实施的行动。
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 ,圣人不为之辞 。
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
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
因自然之道以为实。
无论是损还是益 ,都有行不通的时候 。圣人对此并不勉强辩说。所以,圣人不以自己的言论来改变人家的言论。言辞不烦琐,内心也不浮燥。意志不乱 ,思虑不邪 。适应事物的难易状况,然后制定谋略,把自然的规律作为内容。
圆者不行方者不止 ,是谓大功。
益之损之,皆为之辞 。
用分威散势之权,
以见其悦威 ,其机危乃为之决。
圆的计谋不善自运行,方的计谋不随便停止,这就叫作“大功”。不论是益是损 ,都是借助语言工具进行的 。运用分威散势的权谋,以体现“兑 ”的威力。事情刚刚出现征兆时,就要及时为之决断。
故善损悦者,誓若决水于千仞之堤 ,
转圆石于万仞之谷 。而能行此者,
形势不得不然也。
所以说,善于损兑的人 ,就好像在千仞的大堤上决口放水,又好像在万丈的高山上向下滚动圆石。而所以能这样做,是因形势不得不这样 。
解 读
盛神因宁静平和、修德养性
使人神采飞扬 ,精神奕奕。
养志因清心寡欲 、守真如一
使人志存高远,神志专一。
实意因意志坚定、安详宁静
使人思虑深远,神明自达。
精神、志向 、思想是成事的关键 ,
但是人要懂得进退之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
机会来临时要高调做事 ,大胆出击 。
没有机会时,要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分威因隐藏志向、内敛神气
使人精神饱满,气势如虹。
散势因集中精力、会当一击
使人统御有术 ,善于用人 。
转圆因适应机时 、方圆得当
使人审时度势,进退自如。
损悦因细心观察、见微知著
使人掌握规律,果断决策。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得意时不可妄行,失意时不可失志。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战国显赫人物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 、纵横家的鼻祖,阴阳家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 ,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孙膑 、庞绢均为其弟子 ,合称为“鬼谷四友”。 商鞅、李斯等一批战国到秦汉时期的著名人物也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为鬼谷门生 。
《本经阴符七术》是养神蓄锐之道。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是一部重要道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 ,是根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测 。
人生不如意之八九 ,起起伏伏。再伟大的英雄都有失魂落魄之时,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由失败彻底丧失了站起来的勇气 ,那才是正真的失败。始终坚信:只要信念还在,希望还在,身体还在 ,自由还在,就永远没有失败 。本文将告诉你,一个身处低谷落魄时的人 ,如何通过修心养性的内炼智慧,来强大自己,逆袭人生,最终走向成功。社会上关于商业经营的学问很多 ,但依此成就者很少,原因何在?不是学问方法不好,而是因为每个人的心力不同。方法技巧自然必要 ,但前提条件是心力要足够 。如果是年幼力弱或者年老力衰,再好的方法技巧也无力可施。 针对在商业经营而言,鬼谷子的智慧既有内炼智慧 ,又有外用智慧;绝对可以算是顶级秘要宝典。并且这些智慧都是在总结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直接触及事物生成发展消亡的深刻根源 。 本经阴符七术就是培养人的内在潜质,人只有内在足够丰富 ,才能驾驭外在的方法技巧。这就好像是耍大锤的技巧,小孩本来就听不懂,老人根本就耍不动;如果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 ,既能明白技巧,还能加以应用,双全其美,所向无敌。
落魄的苏秦凭什么逆袭人生?
相传 ,春秋战国时代,富家子弟苏秦,向鬼谷子拜师学艺三年 ,告别老师,准备下山干一番大事业。老师鬼谷子临别相赠:在危难之时,能拯救你的是我教给的《阴符七术》 ,须反复研习,定能助你东山再起 。结果一语成谶。意气风发的苏秦下山后,变卖家产得金百余 ,身穿貂皮斗篷,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 ,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之详。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所为 。钱财散尽后 ,落魄回家。惹得一家老小都不待见,甚至遭到热嘲冷讽。妻子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 ,母不以其为子 。绝望之余,苏秦想起老师鬼谷子临别赠言,乃闭门研修 ,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 ,发愤图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过后,苏秦在《阴符七术》的帮助下幡然觉悟 ,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 。二度又出游列国 ,身挂六国相印,以合纵谋略,联手抗秦 ,立不朽功勋。衣锦还乡之时,亲朋刮目相看,尽显风流。
神奇绝学内炼智慧 · 阴符七术!
性有巧拙 ,可以伏藏 。藏者就是智慧能量。可以让人启动内在强大的智识感应。本经阴符七术是鬼谷子留给世人的智慧精华,它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强大自我内在,来战胜外在环境的人事物。阴符七术是教会个体驾驭自己心神的规律的总结和应用 ,谓之本经,就是根本的智慧 。其主要讨论精神修养;所谓阴符强调此谋略智慧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测;七术就是介绍了七个驾驭心神的具体方法;其中前三者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者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 ,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本经阴符七术,其内在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的想像,但其原理深奥,是入世修炼法门的无上经典 ,是创造事物和成就功业的规律总结,既有原理,也有应用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内炼智慧经典。本者原则,经者规律,阴者内在 ,符者契合;本经阴符,意思就是内心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 。当内在的修炼,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 ,那么一切就变得简单。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
本经阴符第一术 · 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龙是指要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要效法五龙 。五龙就是涵养一个人精气神的五脏五行。心肝脾肺肾五脏在情绪上对应着喜怒思悲恐,在心智上对应着志意分散转 ,归根结底在五行上对应着金木水火土。只有五脏像五行一样协调和合,人的精气神才能充沛旺盛 。故此,养神的方法归结为合道。道是天地的开始,造化了万物。道包容着无形的化育之气 ,是神明的根源,一切变化的开端 。一个人只有用道德涵养五气,内心才能抱朴守一 ,才能掌握住道法术器的运用。人的肉体与性命,皆出于天地的造化。与道合才会通达,通达后五脏精气得到升华 ,就会出神入化。宁静平和可以养气,养气便可以使得志向、思想 、精神、道德四者获得和谐,永不衰败 ,向四方散发威势 。什么事都可以办到,长存不散。所以,盛神法五龙放在第一个。
本经阴符第二术 · 养志法灵龟
养志法灵龟是指心涵养意志志向要效法灵龟 。志代表着目标 ,有目标就会有动力,达成目标要锲而不舍象乌龟一样。一个人意志志向不够坚定,心的思想活动便不会畅达。如果有了某种欲望,老是放在心里考虑 ,那么志向便被欲望所役使 。欲望多了,心便分散;心分散了,志向便衰弱;志向衰弱了 ,思想活动便不畅达。心的思想活动专一,欲望便无隙可乘;欲望无隙可乘,志向意愿便不会衰弱;志向意愿不衰弱 ,思路便会畅达。思路畅达,和气便流通;和气流通,乱气便不会在胸中烦乱 。志不坚者气不定 ,心气不定,思路便不通畅;思路不通畅,意志便不坚实;意志不坚实 ,应对便不理直气壮;应对不理直气壮,就是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的表现。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说明他的精神颓丧了。精神颓丧,便会恍惚不清;神志恍惚不清 ,就不可能专一地探求,领会事理 。如何培养志向呢?就要像灵龟一样,慢条斯理 ,坚定百年千年。首先要从使自己镇定开始;自己镇定了,志向意愿便会充实坚定;志向意愿充实坚定,威势就不会分散。精神明畅 ,经常固守,就能够震慑对方。
本经阴符第三术 · 实意法腾蛇
实意法腾蛇是指真实的意图明确之后就要效法腾空起跃的盘蛇 。未雨绸缪时,心要安静 ,思虑深远。心静思远,精神便会爽朗充沛,谋划便能全面周详 ,所做的一切便少有差错,事业的成功便会快捷。精神自得其所,思维专一集中,奸邪之徒和欺诈阴谋就不可能乘机迷惑自己 。所以 ,要使心术真诚。必须坚守专一之道而不改变,等待别人开诚相见。彼此交流 。认真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计谋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如果思想不交融,听到的情况便不周详;接受的东西不恰当 ,计谋就会发生失误 。那么,思想上便没有真诚可信的东西,变得空虚而不实在。再者 ,目标达成了,不能停留在成果的喜悦上,目标还未达成也是一样 ,不断修正,要借此来形成思考,想腾蛇缠绕那样缜密的总结 ,提升,借成果来继续提升和运转,不能停留,停留了就只在物质层面 ,浪费了给我们带来更多空间的收获,而且一旦不停留,这个成果还会不断巩固和扩大。
本经阴符第四术 · 分威法伏熊
分威法伏熊是指发挥威力要效法伏在地上准备出击的熊 。只有在旺盛的精神笼罩之下 ,威力才能充分发挥。所以,要使志向坚定,思想安静 ,精神集中,威力才能盛大。威力发挥要盛大,凭着内部的充实坚定;内部充实坚定 ,威力发出便没有谁能抵挡。没有谁能抵挡.就能以发出的威力震动别人,那威势像天一样无不覆盖 。这便是用坚实去对付虚弱,用有威力去对付无威力。 所以 ,只要一动便一定有人跟从,一唱便一定有人附和。只要弯动一个指头,便可看到其他指头的变化 。威势一发出,就可使情况发生变化 ,没有谁能够阻挡。自己要活动变化,一定先要培养志向,隐蔽意图 ,从而观察对方的间隙,把握住时机。使自己思想意志充实坚定,是养护自己的方法;自己讲求退让 ,便是使别人驯服的方法 。通过自己的提升不断充实自己,自己要如伏在地上的熊一样,不可自傲 ,相反要分威,就是把威势隐蔽一部分起来。所以,要心志坚定 ,思想安静,精神集中,威势才会因为隐蔽而强劲。威势隐蔽而强劲,思维就会更加坚实周密;思维坚实周密 ,就无人可挡 。无人可挡就能用它来分解别人的威势从而震动别人,威势大到像天一样无不覆盖。以实对虚,以有对无。
本经阴符第五术 · 散势法鸷鸟
散势法鸷鸟是指散发威势要利用有利形势采取行动像鸷鸟一样 。威势的散发 ,一定要抓住间隙和时机采取行动。威力收敛集中,内部精神旺盛,善于利用对方的间隙采取行动 ,那么,威势便可以发散出去。散发威势时,要思想虚静 ,从而考虑周详;要意志充沛,从而能够决断。如果意志衰微,便会丧失威势 ,加上精神不专一,那么 。说起话来便会不中肯,而且前后矛盾,变化不定。所以 ,要观察对方的思想意志和办事标准,运用揣摩之术游说他,并采取不同的政治权谋谋划各种事情 ,有时圆转灵活,有时方正直率。如果缺少间隙或意志等主客观条件,就不能发散威势 。因为散势必须等待间隙而采取行动 ,一行动便要发出威势。所以,那些善于发现时机的人,一定是内部蓄积着五脏精气 ,对外能观察形势的虚实。他一旦行动.便不会失去散发威势的实效,便会紧紧抓住对方的思想意志 。及时了解对方的计谋。总之,形势是决定利害的 ,也是能够权变并发挥威力的条件。威势衰败,往往是因为不能够集中精神去审察事物结果 。
本经阴符第六术 · 转圆法猛兽
转圆法猛兽是指事物经营运转要像猛兽袭击一样连续不绝势不可挡。要能使计谋无穷运转,必须要有圣人的胸怀,从而探究不可估量的智慧 ,以这种不可估量的智慧来通晓心术。自然之道是神妙莫测的,处于一种混沌的统一状态 。用变化的观点来讨论万事万物,所阐明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智慧谋略各有各的形态 ,都是为了应付不同的事类。天地是没有终极的,人事是变化无穷的,各自按照自然之道而形成类别。观察一个人的计谋 ,便可预测他的吉凶、成败的结局 。计谋像圆珠一样运转变化,有的转化为吉,有的转化为祸。圣人凭借自然之道 ,能够预先了解事物的成败,因此能够灵活运转而确立某种方正的策略,抓住事物成败的关键。圆转灵活 ,是为了使彼此意见融洽;方正直率,是为了正确地处理事务 。运转变化,是为了观察计谋得失;接触外物,即与人交往 ,是为了观察别人进退的意图。只有了解事物的关键,把握对方的主要想法,才能跟对方紧密联合 ,使彼此的主张一致。
本经阴符第七术 · 损悦法灵蓍
损悦法灵蓍是指判断决策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进行分析预测像占卜一样 。事有偶然巧合,万物有成有败。隐微的变化不可不仔细观察。一般来说事情只要显化,就不可能更改 。所谓损益 ,取决于事物刚刚有征兆的时候,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萌芽状态。事情刚刚出现征兆时,就要及时为之决断。所以说 ,善于损悦的人,就好像在千仞的大堤上决口放水,又好像在万丈的高山上向下滚动圆石 。延展下 ,顾名思义“损悦”,很多时候我们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情绪,喜好去行动,但是反者道之动 ,你舒服的未必是对的,这就是时时要保持自己的客观,不以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下一步的行动。所以要预测事物的损益就要效法灵蓍。我们现在用易学占卜啊其实已经曲解了这个意思了 ,我们现在大多数是出了问题才去占卜,就是我们说的问事。古人的占卜是在一件事情没有行动之前去听去别人或者占卜师的意见,看看这个事情别人怎么看 ,问占卜师这个事情是否吻合规律,是不是可以行动,或者这个事情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占卜是一种战略分析 ,不是现在很多人自己搞不定了,然后去求神通帮自己搞定。
鬼谷子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所有谋略先要悟透,才能修炼,最后做到实证。其实,所有的思想智慧都需要这个经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孰能生巧,进而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同样的一个东西 ,在不同的人看来,一定有不一样的价值。看准自己的价值,找准能够发掘自己价值的那个人!你相信谁 ,谁就能读你;谁相信你,你就能渡谁。只把时间留给相信你的人 。装睡之人不必惊,无缘之人不必渡……
欢迎转发分享 ,
添加关注获取鬼谷钱经更多内容!
关于“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wiki/202508-103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盛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