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鸟巢是谁设计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鸟巢是谁设计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瑞士建筑大师皮埃尔·德麦隆(Pierre Demeuron)和赫尔佐格(Herzong)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两位都来自瑞士)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中方总设计师)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 ” ,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 ,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 ,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在这里 ,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 、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 ,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 ,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 、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 ,“鸟巢 ”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 ,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 ,“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设计并搭建“鸟巢”不易 ,要让“鸟巢 ”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为不易。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 。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 ,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 ”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 ,“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 、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同时 ,“鸟巢 ”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 ,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 、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 ,此次尚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 ,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 ,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暗夜遊魂/ty 回答采纳率:76.5% 2008-08-07 12:45 检举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 、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 ”,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 ,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 ,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 ,新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构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 。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 ,柱距为37.96米。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形布置,有22榀主桁架直通或接近直通 。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少量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主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 ,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鸟巢 ”以巨大的钢网围合 、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 ,置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 ,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 ,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 ,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 ,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 现在,“鸟巢 ”已经完成混凝土施工 ,开始进行钢结构施工。在桁架柱内柱受力最大的部位,为了有效控制构件的最大壁厚,减小焊接工作量 ,使连接构造比较合理,在设计中采用了高强度的Q460钢材。 说起Q460钢材,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了解 。“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 ,而这次搭建它的钢结构的Q460也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 ,因此生产难度很大。这是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钢材;而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米,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也只是100毫米。以前这种钢一般从卢森堡 、韩国、日本进口 。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 ”的Q460 ,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阳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如今 ,为“鸟巢”准备的Q460钢材已经开始批量生产。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将撑起“鸟巢”的铁骨钢筋 。 ——小鸟筑巢 从东刚果至南非州热带稀树干草原 ,常常可以见到有一种叫苍头燕雀的织布鸟。它们用草和许多不同柔韧度的纤维织成的巢,象一粒粒奇异的果实一样悬挂在树枝上。织布鸟选择结实的动物毛发——最常见的是斑马或羚羊身上的毛,将巢牢牢地系在树枝上 ,还用嘴将毛发缠成总是一个式样的结子作为记号。这样的鸟巢能承受在里面栖身的一对成年雀鸟和几只幼鸟的全部重量,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脱落下来 。 本世纪初,自然科学爱好者矣热恩·玛雷发现年轻的雀鸟在筑巢时并未仿效它们的年长伙伴。为了排除年轻雀鸟受训的可能 ,矣热恩从织布鸟巢取走几粒卵,把它们偷偷地放到他家哺养的金丝雀的巢里去孵化。当雏鸟破壳而出逐渐长大后,又把它们转移到另一个特定的地方,让它们在那里结成“伴侣 ” ,生儿育女,同时不让它们获得可供筑巢的任何合适材料,而是让它们直接把卵产在笼底 。产下的卵又取走 ,再让金丝雀孵化……就这样反复试验,使得第四代的织布鸟不仅断绝了与前辈和自然界的联系,而且完全被人工所驯化。 现在 ,他在鸟笼里放进一小撮草,一些纤细树枝和纤维物。织布鸟就在笼里利用这些材料开始工作 。很快,鸟儿就编好了悬挂在笼子里的巢 ,而且其式样与它们自由自在的上几代所营造的巢毫无二致。它们熟谙营造技术,这方面的知识绝不比它们的曾祖 、高祖逊色。它们也懂得用松软但不够结实的马的毛垫在笼子底部,而决不会将它错织到巢壁上 。如材料有剩 ,它们就会用剩料来加固巢与笼上树条的联接,用它扎成带“商标” ……
微风习习的清晨,徜徉在北京大街小巷,映入人们视线的 ,是越来越多的新奇建筑沐浴在金色晨光之中:在奥运村,有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温馨“鸟巢”,其阳刚形象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在它对面 ,一座昵称“水立方”的水蓝色建筑呈现着冰晶状的亮丽身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片柔和温润;在人民大会堂西侧 ,一只巨大银白色椭圆型“蛋壳 ”,“漂浮”在“湖中”,以其迥异于周边建筑的设计风格 ,成为长安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CBD黄金地带,一幢“东倒西歪 ”,呈倒写“U”字型的高层建筑物巍然耸立……
这只是北京现代建筑的“冰山”一角……
抚今追昔 ,建国六十年来,作为北京城市形象的建筑沧桑更变,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二十世纪50年代 ,为庆祝建国10周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 、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共10座建筑。《人民日报》当时盛赞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 。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更是直言 “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些在建国初期建成的“十大建筑” ,成为当时古老北京的新地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又涌现出北京图书馆新馆(今国家图书馆) 、国际展览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 、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 、中国剧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地铁东四十条车站等80年代“十大建筑 ”;中央广播电视塔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首都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恒基中心 、新东安市场、国际金融大厦等90年代“十大建筑”。它们既是一座座北京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更是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 。这些标志性建筑是这座城市的“年轮”,铺陈了古城北京3000多年中华历史的轨迹,既充满着帝王之大气 ,又充满着现代之时尚。
北京建筑市场已向国外开放了20多年。1983年竣工的长城饭店,是外国建筑师的早期代表作 。这个巨型大厦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其主楼外墙采用玻璃幕墙 ,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成的三幢超高层建筑——京广中心 、京城大厦和国贸中心,也都是由境外建筑师设计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碰撞、融合,使北京的现代建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
面临着承办奥运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北京城市建设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每年建设开复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质量之好、水平之高,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首都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保留着中国古老建筑风韵的同时 ,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吸取着国外建筑师的优秀理念、技术和工艺 。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时,比赛场馆的建筑基本都由我国自行承担。而18年后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许多全球知名的建筑师 ,和中国同行携手,建造了不少特色鲜明的优秀建筑,令我们的城市为之添彩。对于这些造型独特到摄人心魄的新型现代建筑 ,人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北京成为一个胸襟博大的 、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世界建筑博物馆 ” 。
在奥运场馆建筑中,鸟巢和水立方无疑最具有代表性。
被称为“鸟巢”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 ,由普利茨克奖获得者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共同设计。建筑形式和网状结构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晰、自然、纯净 、硬朗,顶部网状的结构采用了车轮辐条受力的原理,其完全独立的结构 ,可以抵抗水平的温度变形、风荷载和地震力。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与“鸟巢”相映衬的是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 ”。设计者是澳大利亚建筑师马克?巴特勒与中国建筑师赵小钧 。这座新颖别致、美轮美奂的建筑,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膜结构体系的建筑。其外形仿佛一个蓝色的水盒子 ,墙面则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整体建筑由3000多个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的气枕组成,堪称世界之最 。湛蓝的屋顶围墙,与清澈见底的池水相得益彰 ,如梦如幻的水立方,把人吸引,令人向往 ,将奥林匹克的竞技场升华为世人心目中的水上乐园。白天,淡蓝色的“外衣”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如诗如画;夜晚 ,华灯闪耀气泡流光溢彩,魅力无穷。它无疑是百年奥运建筑史上的经典,也将是北京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
“鸟巢”与“水立方”分列北京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取“天圆地方 ”之意 ,渗透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在文化场馆建筑中,当首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新址 。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屋面呈半椭圆形 ,由具有柔和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 ,是传统与现代 、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壳面506盏“蘑菇灯”散发出的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现代的国家大剧院与古老的紫禁城并肩而立,秉承传统与创新求变是建筑业永恒的论题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中央电视台新址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两座主体大楼像“利剑”般直刺苍穹 。外形建筑呈“Z”型 ,更是匠心独具,完全打破了现有的建筑常规。就此曾流传过一个笑话:新址在建设中,有市民打电话给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说:“中央电视台新楼盖歪了 ,马上要倒塌,快来人看看吧 ”。这是继美国五角大楼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英国《独立报》“可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50项发明”。
在交通建筑中,则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莫属。
作为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的新航站楼 ,由英国建筑师福斯特勋爵设计 。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新航站楼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候机楼的4倍。新航站楼颜色设计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和**,外形像一条巨龙;为体现辉煌的中华文明,楼内还建了十个各具民族特色的景观 ,题材取自于北京皇家建筑中的经典作品 。新航站楼的建成,使首都国际机场得以跻身以旅客总量为标准评出的全球五大机场之一。入选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 ”、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作为第二“阶梯 ”的一大批现代建筑,同样各有其特点。
坐落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北京电视中心 ,以其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共享式中庭最为特色,198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紧急时刻还可作为避难层 。楼层顶部800平方米的停机坪 ,供转播直升机使用。是具有首都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为目前北京最高的钢结构建筑。
中央广播电视塔位于西三环中路西侧,塔高386.5米 ,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是中国第三 、世界第六高塔 。在这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中,有全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221米),有世界高塔中最大的露天了望平台。其夜景照明更是一绝 ,曾被评为“首都夜景照明”一等奖。在夜间,仰视中央电视塔,宛若一个大灯笼高挂在空中 ,璀璨夺目 。
被称为北京最具魅力的现代化标志性观景旅游建筑的北京朝天轮落户于朝阳公园内。轮盘直径约198米,地面高度208米,其高度及规格在同类建筑中为世界之最。属大型可移动钢结构观景建筑 ,一次最多可同时搭载1920人 。长达28米的轮轴可以使其使用寿命超过50年75万转。整座巨轮采用简洁的“A”型支架,除保证结构外观的美感之外,也将支架结构对乘客视野的阻碍减至最小。晴天时的远望距离可达几十公里 。
说起于东大桥路东侧的世贸天阶 ,就不能不提及那方亚洲首第一、全球第二的电子梦幻天幕。长250米,宽30米的天幕,由曾获奥斯卡奖和四次艾美奖的好莱坞舞台大师Jeremy Railton设计。天幕虽然规模上稍逊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天幕 ,而其使用的先进技术则远远超越了拉斯维加斯天幕,堪称世界第一。动感灿烂的光影声效变幻莫测,令人如醉如痴,成为一座吸引人潮的世界级空中奇观 。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品。荣获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北京城内绝无仅有的低密度、人文艺术独栋、中式庭院写字楼是位于德胜门北侧的德胜尚城 。在原有北京城市肌理上 ,把现代建筑元素和古代文化相融合,使它成为一座奢华而有品位的建筑,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 ND卓越奖” ,成为亚洲唯一绿色生态社区的当代MOMA,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舒适性节能理念是其魅力所在。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天不用通暖气 。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 、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除此之外 ,尚有不少新奇建筑值得一提。
为迎接21世纪新千年而兴建的中华世纪坛坐落在西长安街延长线上,其主体建筑由静止的回廊和旋转的坛面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旋转坛体 。
位于白云路西侧的首都博物馆新馆 ,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着鲜明的现代感 ,整个建筑形象新颖明快。
重新改建的北京新南站,其功能完全超越了北京站和北京西站,是中国最现代化的车站,也是亚洲第一大站。其外形极具气派 。
深处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是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盘踞东四十条桥旁的新保利大厦,拥有高度、跨度位列世界第一的单层双向式柔索玻璃幕墙和国内最大的特式吊楼 ,其特有的壮丽设计,显现出超然气势。被业界誉为“传世之作”。
具有北京建筑“巨无霸 ”之称的东方广场,是全亚洲最大型的商业建筑群 。因其创造了多项建设之最 ,备受世人瞩目。
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之间,长1700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金融街。
享有“北京第一高楼”美誉的国贸中心三期 ,与国贸一期 、二期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以80层、330米高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采用纯混凝土结构的最高建筑是银泰中心,山水和绿化是项目的自然主题 ,灯笼是项目的文化主题,从而使银泰中心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建筑。
极简风格的极致代表建外SOHO,由20栋塔楼、4栋别墅 、16条小街组成 。是国内在MTV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楼盘,被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凭借山势 ,高低错落,蜿蜒曲折的香山饭店,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 ,既符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又满足了现代旅游功能。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
号称“业主不用到郊区就能度假 ”的是北京目前最大的纯民用建筑——富力城,其总建筑面积达140余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50%以上 ,光树种就有80多种。
走笔到此,颇有些感慨,京城有特色、地标性的现代建筑实在是美不胜收 ,难以穷尽,这里或许只是窥豹一斑罢了 。试列出一些建筑名录,不妨备考:办公与商用建筑——华贸中心、环球贸易中心、金源燕莎 、西环广场、立斯卡尔顿和万豪、财富中心 、银泰中心、京城大厦、金地中心 、中关村广场、大成国际、数码大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六佰本、万达广场 、佳程广场、西奥中心等;民用建筑——世纪城、凤凰城、星河湾 、珠江帝景、新城国际、棕榈泉等……
2008北京奥运在即 ,北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全球60亿人注目的焦点,北京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让整个世界可以近距离观看的直观性。对于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所有老建筑和新建筑,大建筑和小建筑 ,都是一次针对世界的公开亮相……
一个城市需要激情,而这种激情更多的将来源于城市建设的线条与足迹。建筑是城市的脊梁,铸就着城市的力量 ,见证着城市的辉煌。我们已然欣喜地看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北京正在崛起 。我们期待着,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 ,在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中,北京城市的建筑不断创新和提升,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建筑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抒写出“宏大叙事”般的建筑史诗!
关于“鸟巢是谁设计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160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鸟巢是谁设计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鸟巢是谁设计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鸟巢是谁设计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瑞士建筑大师皮埃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