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威廉·福克纳生于1897年9月25日,出身名门望族 ,全名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支配这个家族的是福克纳的曾祖父威廉·克拉科·福克纳老上校。他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 、政治家 。他还是经营铁路的企业家,他修的铁路是当地唯一的铁路。牛津小镇留下老上校鲜明的痕迹。老上校死后 ,坟头矗立起一座8英尺高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像 。讲老上校的传奇故事成为人人参与的一项仪式。州内一个镇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纳来命名。他还著有几本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这种文学传统一直在家中传承了下来。福克纳作品中的“约翰·萨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 。
但是威廉·福克纳的父亲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不肖子孙,他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但福克纳为他的母亲自豪 ,她意志坚定,自尊心强。屡屡失败的父亲与坚强自尊的母亲势不两立 。在童年,母亲经常强迫他在“软弱”和“坚强 ”中做出选择 ,让他从小就体验到深深的分裂和痛苦。威廉·福克纳比同龄人长得矮小,整个童年都在希望自己能长得高大些。曾祖的荣耀与父亲的落寞构成的巨大反差,家庭的分裂加上身体上的劣势 ,促使他对想象力从喜欢发展到依赖 。福克纳逐渐远离集体活动,甚至逃学。威廉·福克纳把自己看作是曾祖父的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模仿老上校生活。他拒绝用父亲的名字卡斯伯特 ,而把家族巨人的名字威廉看成是自己真正的名字 。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说,“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句话他一再重复,变成一句口头禅。
10岁的时候 ,福克纳已经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 、康拉德等人的作品,然而,到了五年级时,他的成绩开始滑坡 ,尽管在同学之中还算不错。身材矮小的福克纳与同学们不大合得来,六年级以后经常旷课,时不时往亲戚家跑 。12岁的福克纳继承了父亲对马匹的喜爱 ,也常参加合唱、打棒球,还学习了绘画。1910年,小福克纳穿起了背架 ,减少了体育活动,把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这时他发表了最早的诗歌、短论和短篇小说。14岁时福克纳读到了梅尔维尔的《白鲸》 ,对其赞赏不已,而《旧约全书》更是他经常阅读的著作,对其以后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1916年 ,19岁的福克纳第二次参加了十一年级的升学考试,遭到失败 。祖父为他在银行谋得一份工作,但他并不专心,经常参与密西西比大学的社交活动。后来他打算参军却因身高和年龄遭到拒绝。1918年6月 ,他装成英国人报名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以假文件证明了自己在伦敦的住址 。他前往加拿大多伦多训练营接受军事训练,并学习了处理无线电报等技术。后来他又进入多伦多第四军事学校。他对人谎称自己出身英国高教会派家庭 ,上过耶鲁大学 。然而他并没有参加过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就结束了,回来以后 ,他故意一瘸一拐的走路,到处对人吹嘘说那是自己参加空战留下的后遗症。
1919年9月,福克纳接受了母亲的建议 ,成为了密西西比大学里的特殊学员。同年,他在《密西西比人》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幸运着陆》和一些模仿性的诗作 。在学校里,福克纳吊儿郎当的做派引起同学们的攻击 ,他们送了他一个绰号“不顶事伯爵”。1920年11月,福克纳选择离开学校。他开始酗酒,还经常出没酒吧和妓院,他仍然靠着父母和朋友接济过生活 。1921年他在纽约一家书店得到职位 ,自己也利用职务之便阅读了包括霍桑 、马克·吐温、托尔斯泰在内的大量作品。
1922年,福克纳回到密西西比,成为了密西西比大学的邮政所长。他在邮政所时 ,经常利用上班时间阅读书报、喝酒打牌,邮件也时常延误,学生们投诉不断。1924年 ,邮政检查员解雇了他 。离开以后他对人说:“感谢上帝,从今以后我可再也不用听从任何一个有两分钱买邮票的龟孙子的使唤了 ”。
1925年7月,福克纳远赴欧洲。去了巴黎和伦敦 。在巴黎期间 ,他遇见了詹姆斯·乔伊斯,却没打招呼。12月他首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正式出版。 1927年福克纳第二部长篇小说《蚊群》出版,在国内得到不少赞誉 。这期间 ,他依然酗酒,物质上仍然依赖着家人和朋友的资助。
1928年春,他开始写第三部关于康普生家族的小说《黄昏》,这就是后来的《喧哗与骚动》。哈考特·布雷斯公司的编辑哈里森·史密斯同意出版《坟墓里的旗帜》 ,但要求他做出删改两万多字以减轻实验色彩 。他同意了,同时忙于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已经完成的《喧哗与骚动》。福克纳最后搬出了沃森的公寓,在几个朋友那里轮流借住 ,给一些稿酬较高的杂志写稿,并等待着史密斯对《喧哗与骚动》的评价。12月初,他回到了牛津 ,这时镇上落成了向“小上校”致敬的“福克纳堂”,弟弟约翰还当上了检察官 。重回纽约后,他发现编辑们并不看好《喧哗与骚动》。一批小说被投稿至《斯克里布纳》杂志 ,遭到拒绝。
1929年1月,献给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沙多里斯》(删改过的《坟墓里的旗帜》)出版了。2月时他去信给哈考特表示感谢,并告诉他已经在着手一部新的小说《圣殿》 。4月29日 ,埃丝特尔与富兰克林正式离婚。5月,福克纳完成了《圣殿》的打字稿,却被出版社拒绝。尽管福克纳与奥尔德姆家都不看好,福克纳还是与埃丝特尔在6月20日举办了婚礼 ,之后到帕斯卡古拉的海滩度了蜜月 。蜜月之中埃丝特尔曾尝试自杀,后来靠镇静剂才得以控制。10月7日,《喧哗与骚动》出版 ,受到评论界好评。1930年1月12日,福克纳打完了《我弥留之际》,之后他便筹划投稿给一些有知名度的杂志 ,这些筹划中的小说有30篇于将来的3年中发表 。这时他的短篇小说稿酬已超过过去写四部长篇的酬劳。4月12日,福克纳买下了名为“山楸橡树别业”的别墅, 这座房子是内战时期的产物 ,6月正式入驻。这座房子在往后的岁月中成为福克纳的安身立命之所 。4月30日,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发表于《论坛》杂志,同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还有《荣誉》、《节俭》和《殉葬》。10月6日 ,《我弥留之际》在纽约由凯普与史密斯公司出版。12月,同一公司出版了修订版的《圣殿》 。
1930年4月,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发表在《论坛》杂志,引起极大反响。同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在其演说中提到了福克纳 ,称他“把南方从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泪中解放了出来 ”。 1932年,福克纳与好莱坞著名**公司米高梅签约,开始撰写**剧本。 1933年1月 ,他拒绝了贝内特·塞夫要他为《喧哗与骚动》特别版写序言的要求,即使有更多报酬 。2月,他参加了飞行培训 ,之后又在好莱坞买下一架飞机。5月根据《圣殿》改编的**《谭波尔·屈莱克》的故事与观众见面。6月,女儿吉尔诞生,她得到了福克纳百般的宠爱 。福克纳忙着创作 ,然而有些力不从心,好不容易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短篇《猎熊》,该报的编辑欣赏作者的才华 ,开始向他要求更多稿件。8月时将用彩色标示印刷的《喧哗与骚动》寄给了塞夫,可是书稿丢失,未能出版。10月时他写信告诉史密斯自己已有了《修女安魂曲》的构思,并为女儿做了洗礼 。迷恋飞行和房屋的装修很快又使他的经济状况陷入窘境。次年春季和秋季 ,他去新奥尔良观看了多次飞行表演,甚至自己参与,结识了不少飞行艺人 ,这些都成为后来的长篇《标塔》(1935)的素材。8月回到牛津后,他迅速写完了《埋伏》 、《撤退》、《奇袭》、《庭院里的骡子》等一系列短篇 。6月霍克斯将他召回好莱坞,派给他《萨特的黄金》剧本改编的任务。8月回家后他完成了这个剧本 ,还创作了《没有被征服的》 、《买主》等短篇,并开始创作《押沙龙,押沙龙!》。约克纳帕塔法系列渐渐有了雏形 。
1935年3月末 ,福克纳发现《押沙龙,押沙龙!》写成的那些片段无法连接在一起,便开始重写这部小说。他把对飞行的狂热传给了弟弟迪安 ,兄弟二人常常一起表演。福克纳还与几个编辑商谈连载《押沙龙,押沙龙!》的事情,没有结果。10月,他从纽约回到家乡继续写作《押沙龙 ,押沙龙!》,期间菲尔·斯通与一位比他小16岁的女子艾米丽·怀特赫斯特成婚 。怀特赫斯特于1930年来到牛津,教了5年书 ,很喜欢福克纳作品。11月10日传来了噩耗——迪安死在了福克纳为他买的飞机里,他是在庞托托克进行表演时出的事。 福克纳认为弟弟的死是他这做哥哥的一手造成的,因为正是他鼓励迪安学飞行并且以自己的飞行爱好为弟弟树立了榜样 。 福克纳又一次陷入悲痛 ,并以经常写作到深夜来逃避。12月去好莱坞,完成了一个剧本,并写完了《押沙龙 ,押沙龙!》。1936年初,他从病中痊愈,2月基本完成了《押沙龙 ,押沙龙!》的修订和打字 。霍克斯的秘书梅塔·多尔蒂·卡彭特与福克纳于上一年年末相识,这时已陷入热恋。梅塔比福克纳小10岁,他常为她朗诵济慈、A·E·豪斯曼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的诗歌,也为她作过一些色情意味的诗和画。福克纳的婚姻陷入了危机 ,为了赚钱,他为雷电华**公司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没有做出多大贡献 。6月回家后 ,发现了不少埃丝特尔赊的账,结果写了一份不为夫人欠款负责的声明,为此与岳父起了一场冲突。7月中旬 ,福克纳与妻子共赴好莱坞。8月,福克纳到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报道,不久夫妇俩在圣塔莫尼卡北面找了一套房子 。冲突仍时不时爆发 ,有时到了动武的地步,福克纳常常向梅塔诉苦。他在牛津时梅塔与钢琴家沃尔夫冈·雷布纳发生恋情,回来时梅塔讨论让福克纳离婚的事宜 ,然而福克纳知道这行不通。他们仍常常幽会,终于被埃丝特尔觉察。12月,梅塔接受了雷布纳的求婚,福克纳想挽留她 ,最终作罢 。尽管经历了这些起伏,福克纳在**剧本的写作上还是很努力,写了《奴隶船》、《巨手一挥》 、《分裂舰队》、《舞厅》、《摩和克沿岸的鼓声》等剧本 ,然而他对这一行并不胜任。9月他恢复了飞行。梅塔去欧洲度了蜜月,福克纳则在《押沙龙,押沙龙!》限量版的第一本上题词“赠给梅塔·卡彭特” 。梅塔的事使他情绪常常失控 ,借酒消愁。 1939年1月福克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在好莱坞的日子,他一共赚了21000美元。1938年2月 ,他买下了320英亩的“绿野农场” 。同年他在《哈泼斯》月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烧马棚》,并获欧·亨利奖。这是他第一次获得文学奖项。1939年1月,他成为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 ,还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
1941年,福克纳发表著名短篇小说《熊》,这篇小说对美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解读福克纳全部小说乃至美国南方文学的钥匙 ”。1942年 ,福克纳重返好莱坞,创作了大量的战争剧本,例如《解放者的故事》 、《掷弹手的生与死》、《交战呐喊》等。1945年 ,由于合同纠纷,福克纳决定离开好莱坞 。1947年他应邀到密西西比大学英语系授课。1949年,福克纳在与加缪、帕斯捷尔纳克 、约翰·斯坦贝克、海明威角逐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他一开始在电话中声称不去参加典礼,并拒绝了采访。不过,从狩猎营归来时他还是被说服 。他没有按预定计划那样禁酒 ,而是面带病容出现在颁奖礼上,以浓重的南方口音快速读完了预先写好的演讲词。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著名的的演说之一,福克纳预言 ,人类在重重磨难之中“不仅仅将延续,还将会获胜”。他反击了评论界视他的作品为色情、怪异的指责,其声望随之达到了顶峰 。随后他去了巴黎,与萨特和加缪会面。
他用自己的诺贝尔奖奖金中的一部分设立了“福克纳小说奖 ” ,用以鼓励和支持年轻的小说家;另一部分奖金则捐给密西西比的牛津银行,设立一个奖学金,用以帮助当地的非洲裔美国老师。1951年 ,他的短篇小说集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同年又获颁发法国荣誉团勋章。1954年,他的著名小说《寓言》出版,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并第二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55年,福克纳到访日本东京,日本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
1954年 ,他访问了英国、巴黎和圣保罗等地,4月发表了非虚构文章《密西西比》,介绍家乡历史和作者的童年及作品 ,另外为《寓言》写了封面推荐,声称“和平主义没有用,对付不了制造战争的那些力量”,但康明斯决定不采用这段话。8月正式出版了《寓言》。10月他读到库格兰写的《福克纳的隐秘世界》 ,撰文反击 。1955年,他应美国国务院的请求,到7个国家进行了访问。3月他写了一封公开信 ,认为在学校进行强制了种族融合对改善教学状况并无意义,4月又做了报告,题为《美国式的自由》。6月黑白合校的争执已然白热化 ,福克纳因为自己的立场承受了很大压力,甚至有极端主义者给他打恐吓电话。8月先后访问了东京 、马尼拉和意大利 。 在日本的访问前,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知识界也进行了造势。在机场的时候,记者们的提问他大多拒绝,只提起对日本文化的兴趣 ,以及如何避免战争。第二天的午宴他没有出席,下午的招待会上更一言不发 。接下来几天采访中,他谈到对土地的责任、以及日本人的礼貌和节制。日本人发现这位作家颇为保守,与当时流行的风格大相径庭。在罗马的时候 ,他于9月6日发表了关于埃米特·蒂尔案件的声明 。这个黑人青年向路途中遇到的一个白种女人吹口哨并做了粗鲁的手势,结果被两个白人男子杀害,地方法院判这两名白人无罪。福克纳对此表示了谴责:“如果我们这些美国人已经可以在令人绝望的文化中杀死一个孩子——不管出于何种理由 ,不管他是什么肤色——那我们就不配活着,而也许也不会再活着。” 1956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 。2月 ,《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声称福克纳会“为反对美国,为密西西比州而战 ,即使这意味着他将走上街头向黑人开火 ”,福克纳后来否认他发表了上述言论。4月中旬黑人领袖W·E·B·杜波依斯要求同他辩论,但被他拒绝。实际上 ,他支持的是渐进、耐心的达到种族平等的目的,而不赞成激进的革命 。这种态度使他同时遭到了黑人 、自由主义者和南方极端种族主义者的反对。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就撰文说,“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奴隶制和九十多年的准自由之后,人们很难对威廉·福克纳的‘慢慢来’的建议有很高评价”。爱丽丝·沃克也认为“福克纳不准备用斗争来改变他所生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结构。”
1957年2月 ,福克纳成为了弗吉尼亚大学的驻校作家 。3月他请假去了希腊,参观了迈锡尼和一些小岛,接受了雅典科学院银质奖章。5月出版了新的长篇《小镇》 ,12月以电报向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表示了祝贺。1958年2月,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做了题为《向弗吉尼亚人进一言》的演说,他认为 ,当一个国家有十分之一人口“武断游离 ”时便不能存活,这种观点使他受到了听众们的严厉批评 。 接下来的一些演说里他谈到了对写作的观点,他相信写作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无需反复修改权衡。5月,美国政府邀他加入赴苏联的作家代表团,他拒绝了。6月他失去了多年的好友萨克斯·康明斯 。在下半年里他潜心写作 ,并在12月添了一个外孙: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萨默斯。
1959年1月,他完成了《大宅》,《修女安魂曲》在纽约约翰·戈尔登剧院演出,这是该剧在美国首演。这半年里他反复修改《大宅》 ,福克纳不慎从马上摔伤过一次,时不时忍受病痛折磨,还曾因酒精中毒被送进医院 。1961年年初 ,64岁的福克纳立好遗嘱,将一切手稿捐给威廉·福克纳俱乐部,并将女儿吉尔立为董事会主席。同年 ,他完成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
1962年2月,福克纳收到白宫的邀请,要他连同其它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席约翰·肯尼迪总统主持的晚宴 ,福克纳答复说:“在我这样的年纪已经太老,不宜走这么远的路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饭了” 。5月赴纽约接受了美国艺术文学学院小说金质奖章,颁奖者是尤多拉·韦尔蒂。6月回到了山楸橡树 ,过上了骑马、散步、会友的生活。他的健康持续恶化,7月5日住进了拜黑利亚的赖特疗养院,次日凌晨1时30分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福克纳去世后,遗体被运回了家乡牛津 ,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 、多斯·帕索斯在内的许多作家发来吊唁,亲友和镇民们参加了他的葬礼 。他被葬在家族墓地,紧靠着夭折女儿亚拉巴马的墓。 1963年 ,福克纳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获得普利策奖,这是普利策奖第二次颁给不在世的作家。
一、婚戒戴在左手无名指上
西方人认为左手的无名指连接了爱情的静脉,通过静脉直接连接到心脏 。这个想法在16世纪的英格兰时就已为人所知 ,亨利斯温伯恩在他的关于婚姻的书中提到了这一点。
二、拇指戴戒指的含义
拇指戴戒指这种方法对于大家来说比较熟悉,在一些**或者是电视剧中也经常看到这种戴法,不过在这个手指佩戴戒指的大多是以男性为主 ,人们在这个手指佩戴一枚戒指,其实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目前的高贵身份。
三 、食指戴戒指的含义
食指戴戒指是目前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一种戴法,选择一枚时尚前卫设计独特的戒指佩戴在这个手指上 ,不仅可以能够凸显自己个性的性格,同时也会让年轻人在事业上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
四、中指戴戒指的含义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男性将戒指佩戴在中指上,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图个方便 ,但是殊不知这种佩戴方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中指也有婚的意思,但是这个婚是订婚或者求婚,而并非结婚的意思。
五、小指戴戒指的含义
有很多时尚男女会将一枚精致的尾戒佩戴在小指上 ,这不仅让手指看起来更加漂亮,同时也给一种时尚性感的信息,小指佩戴戒指有两层意义 , 一种是在小指佩戴戒指是向外界表达自己属于不婚族,另外一晗义则是代表自己目前已经离婚是单身的讯息。
关于“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15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威廉·福克纳的人物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