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生物化石碎片分述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物化石碎片分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藻类
1.蓝藻和蓝藻类碳酸盐岩
蓝藻是低等的,具有叶绿素的单细胞自养植物 ,是非骨骼的一种藻类 。
目前,蓝藻分类较混乱。其中一种是将蓝藻分成两类,一类是孔层藻类,以葛万藻为代表;另一类是绵层藻类 ,见于叠层石、层纹石 、核形石和具藻凝块结构的岩石。
2.红藻
红藻的形态比较复杂,通常为多细胞的丝状体,单细胞较少 。主要分布在潮下浅水带 ,淡水中少。
(1)珊瑚藻科
珊瑚藻以皮壳状为主,还有分枝状、分枝分节等形状,内部细胞由纵向细胞壁和横向细胞壁组成 ,后者较前者发育,细胞组织一般分两部分,即下叶状体和边叶状体。生殖构造有孢子囊 ,呈透镜状、层状;另一种是孢子囊聚成的生殖窝,常根据它们的类型和构造特征进一步做种属鉴定。具隐粒—微粒结构的珊瑚藻出现于晚中生代,白垩纪迅速发展至今 。
(2)管孔藻科
管孔藻科多呈圆柱状 、包壳状、瘤状或树枝状 ,长数毫米,很少分节,细胞呈多边形、圆形,其细胞丝体中分隔细胞纵向发育 ,而横隔壁发育较差,很少保存孢子囊,有时见生殖窝。具隐微粒结构。时代为寒武纪—白垩纪 。
(3)裸海松藻科
裸海松藻为中空的钙化节片 ,呈圆筒形、椭圆形 、圆锥形,节片壁被孔贯穿,孔辐射生长 ,末端倾斜,且向外显著增宽,或显示髓丝的钙化痕迹。节片呈晶粒结构。时代为二叠纪 。
(4)二叠钙藻
二叠钙藻叶状体不规则 ,节片形态变化大,呈圆形、桶形等,钙化限于外带 ,强者可达中心,壁常被小孔贯穿,但孔径比裸海松藻大,孢子囊位于皮层或髓部。重结晶后往往为晶粒结构 ,有的可见残余结构。时代为二叠纪—白垩纪 。
(5)翁格达藻
翁格达藻叶状体分枝(不分节),边叶状体由简单分叉的丝体组成,丝体可以大角度分叉扭曲。具薄壁单晶结构。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 。
(6)楔形藻
楔形藻叶状体细 ,可能分节,由圆柱形或楔形的分枝组成,内部常有大的拉长的矩形或楔形细胞构成细胞层 ,呈晶粒结构。该层在分类位置上尚有争论。时代为石炭纪。
(7)灌丛藻
灌丛藻呈树丛状,具隐微粒结构 。该属在分类位置上有争论。
3.绿藻
绿藻的形态多种多样,由真核细胞组成 ,有低级的单细胞或其他群体,也有高级的呈球状、丝状 、分枝状的多细胞体。绿藻分粗枝藻科(又称伞藻科)和海松藻科 。绿藻可生活于各种环境,如海洋、淡水、半咸水中 ,以淡水中数量最多。
(1)粗枝藻科
粗枝藻科化石的保存决定于钙化作用的强弱,如果钙化适宜,叶状体内部中央茎有圆柱形 、棒形、腰鼓形等,侧枝排列有非轮生式、轮生式 、复轮生式;侧枝形态有披针形、棒形、球形等多种。钙化作用太强 ,其内部构造受到破坏,重结晶为晶粒结构,或见一些残余结构 ,常见有米齐藻 、始角藻、蠕孔藻 。
米齐藻 常为单个节片,中央茎呈腰鼓形,侧枝逐渐向外增宽呈喇叭形 ,围绕中央茎排列成规则的轮生体,具晶粒结构。二叠纪最发育。
始角藻 叶状体呈棒头状,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 ,侧枝垂直于中央茎,中央茎的基部细,向上呈稍膨大的圆锥形 ,末端浑圆,具晶粒结构 。二叠纪较发育。
蠕孔藻 叶状体呈圆筒形,两枝分叉,通常发生弯曲或扭曲 ,侧枝短,紧密排列,形成规则的网眼 ,常含有机质。产于二叠纪 。
(2)海松藻科
海松藻科又名松藻科,形体为壳状、瘤状,钙化弱 ,可见中心管状丝体交织组成髓部,丝体分叉,从中心向外弯曲 ,通常垂直到达藻体的外缘,钙化强时具晶粒结构。时代为奥陶纪—现代。
4.轮藻
轮藻是一种绿色的藻类植物,形状不大 ,由于“叶”是辐射轮生的,所以叫轮藻。通常所说的轮藻化石,是指它的雌性生殖器官(藏卵器) 。藏卵器内的卵细胞成熟受精后,其外壁的螺旋细胞能够分泌钙质而硬化 ,从而保存化石。藏卵器的形状为眼球形 、卵形、陀螺形等,外壁具柱纤结构,中空部分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轮藻植物是生活在淡水及半咸水的水生植物 。时代为志留纪—现代。
5.钙球
钙球是一种碳酸钙球状体 ,直径通常为75~200 μm,由腔和壳(或称壁)组成,有时还有刺。腔一般是空的 ,大都为泥晶方解石或亮晶方解石充填;壳由一层或多层组成;刺的形态各种各样 。根据钙球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把钙球划分为许多类型。钙球的分类位置未定。发育时代为奥陶纪—三叠纪 。
(二)有孔虫、纺锤虫
1.有孔虫
有孔虫形态变化大,呈球状 、锥状、盘状、瓶状等 ,大小为0.01~19 mm或更大,壳有单房室 、双房室和多房室之分,旋壳有平旋、螺旋、包旋之分 ,壳口形状较复杂,有圆形 、筛形等,钙壳以隐微粒结构和玻纤结构为主,次有正纤结构、胶粒结构 ,偶见单晶结构。大多数生活在海相环境中,少数生活在微咸水中,另有一科生活在淡水中。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
2.纺锤虫
纺锤虫一般呈纺锤形 ,也有球形、椭圆形 、盘形等。个体很小,一般长1~5 mm,个别大者可达20 mm以上。壳内多房室。外壁称旋壁 ,并围绕初房两端的中轴旋转,向两端增大,包围初房 ,有隔壁、旋脊和拟旋脊等内部构造,纺锤虫的旋壁较复杂,有致密层(薄而致密的黑色原始层呈隐粒结构)、透明层(位于致密层之下 ,具明亮的纤状结构)、疏松层(具微粒结构) 、蜂巢层(微粒结构)和原始层 。纺锤虫以其多房室、复杂的内部构造以及典型的旋壁结构与其他生物碎片区别。几乎全部产于旋回性海相环境中。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 。
(三)海绵类
钙质海绵有单体与群体之分,单体形状有高脚杯形、瓶形和球形等,个体可小于1 mm,也可大于2000 mm。群体有丛状 、树丛状。个体中央为原腔 ,顶端有出水口,体壁由内外胚层和内外层之间的中胶层组成,被各种类型的进水孔道穿透 ,称水管系统 。中胶层由硅质或钙质骨针及有机组分组成。海绵骨针的形态变化很大,大骨针常保存形成化石,小骨针不易保存。大骨针一般依轴的多少分为单轴针、双轴针、三轴针和四轴针 。“射”指骨针从中心向外放射的方向 ,如单轴针两端一样为双射,两端不一样为单射,有的骨针内见轴沟。骨针具晶粒结构与单晶结构 ,壁具微粒结构。海绵以其形体较大 、各种形状的骨针和体壁微细结构、特殊的内部构造区别于其他生物化石 。大多数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亦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四)珊瑚和层孔虫
1.珊瑚类
珊瑚有单体和群体之分,单体有圆锥形、圆柱形等 ,群体有块状 、丛状、笙状等。隔壁是珊瑚骨骼的主要组分,按长短分一级、二级 、三级,前者依次比后者长,许多隔壁至中心扭结或膨大成中轴 ,与中央隆起的横板形成蛛网状中柱,隔壁间水平板为横板,在边缘有鳞板、泡沫板 。硬体微细结构以层纤结构为主 ,可见隐粒—微粒和羽纤结构。珊瑚以特殊内部构造和正纤、羽弦结构区别于其他生物,以正纤结构、隔壁不穿孔与古杯区别。
珊瑚属于海生底栖生物,群体生活在浅海区 。四射珊瑚 、床板珊瑚产于奥陶纪—现代;六射、八射珊瑚产于三叠纪—现代。
2.层孔虫
层孔虫以其典型的层纹、支柱和星状沟等构造为特征与珊瑚相区别 ,层孔虫由无数同心状平行排列的水平层纹和放射状垂直的支柱组成,层纹间间隔疏密不等,每隔一定数目的细层纹就有一个粗层 ,常根据支柱与层纹的组合与穿越关系分科,如方格状(方格层孔虫科) 、放射状(放射层孔虫科)、羽状(拉贝希层孔虫科)。层孔虫大部分有体管,内有横板 。
层孔虫一般具层纤、柱纤结构 ,由于重结晶作用,常转化为晶粒结构。层孔虫常生活在温带的浅海中,奥陶纪—泥盆纪最发育。
(五)苔藓虫
1.变口目苔藓虫
变口目苔藓虫硬体为钙质,虫管细长 ,断面呈圆形 、多边形,有间隙孔、刺孔、中心区(内带) 、边缘区(外带),内外带界限不清 ,内带壁厚,横板少,外带壁薄 ,横板多 。虫管壁具平行片状结构,围绕虫室。
2.隐口目苔藓虫
隐口目苔藓虫硬体为钙质,群体呈扇状、漏斗状、枝状等 ,通常由许多平行的分枝构成,有横枝相连,构成网格状 ,两枝上有两列虫室,虫室中间被一中棱隔开。虫室呈长方形 、正方形或六边形,内外带清楚,内带窄 ,外带宽,有刺孔 。单偏光镜下呈深棕色,壁具平行片状结构。
苔藓虫以群体较小、虫管细长与珊瑚区别 ,并以虫管向外不收缩、管壁在加厚处呈叠锥似的平行片状结构、有间隙孔及刺孔等特征与珊瑚藻和珊瑚区别。绝大多数苔藓虫生活在浅海中,也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发育时代为奥陶纪—现代 。
(六)腕足类
腕足类由左右对称的两壳瓣组成,两瓣大小不等 ,大瓣为腹瓣,小瓣为背瓣。根据壳质成分 、铰合构造以及胚壳的发育情况分为无铰类和有铰类,大多数无铰腕足类为几丁磷质壳(薄片中显浅棕色) ,有铰腕足类和少数无铰腕足类为钙质壳,有铰腕足类如果壳层保存好,可见三层结构的钙质壳 ,放射层由有机质组成(常无保存),中间为柱状层,内层为平行片状层。铰孔和假疹孔是有铰腕足类壳内常见的一种构造,疹孔是贝壳中的小管 ,在内层开始完全穿过它,由泥晶充填,假疹孔通常发育在内层中 ,貌似疹孔,假疹孔经常向前端倾斜 。长身贝壳常具棘刺,棘刺为圆形或椭圆形 ,并具同心片状结构。腕足类碎片常具两层壳,同时内层若为棱柱结构,则为无疹壳或疹壳类;如果壳具片状结构 ,又见疹孔,则为假疹壳,易于与双壳类相区别。腕足类生活于海水中 ,喜在氧气、光线充足、温度较高的光亮带 。浅海中的腕足类壳厚,深海中的腕足类壳薄。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七)软体动物
1.双壳类
双壳类的壳两侧对称,大小一致,常呈卵形 、扇形 ,壳层除表层外,一般由1~3层组成,壳层为纤状或柱状层 ,中壳层以交错纹片为主,也见有珍珠和片状结构,内壳层为复杂交错纹片、珍珠、柱状或玻纤结构 。壳质成分为方解石或文石 ,或两者互层。化石中的文石质壳已转变为低镁方解石质壳,呈晶粒结构。以此不难与腕足类壳相区别 。双壳类常生活在海水-微咸水或淡水中。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2.腹足类
腹足类形状为锥形 、盘形、塔形等,螺壳可分螺塔、体环和胚壳三部分 ,螺塔有许多层螺环组成,螺塔可在一平面上盘旋呈盘形,也可不在一平面上呈塔形。为单壳单房室 ,在薄片中由于切面不同而形状多种多样 。大多数腹足类壳质由文石组成,原始文石一般在生物死亡后转变为低镁方解石,所以壳具晶粒结构,也见有交错纹片 、纤状结构等。常以形体较大、壳形弯曲度大、壳厚 、晶粒结构 ,区别于一些有孔虫和双壳类。腹足类多适应于正常盐分的浅海,一些也可以在咸水或淡水湖泊中生活 。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3.头足类
头足类外壳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形态有直壳、弯壳、旋壳之分 ,以直壳、旋壳居多,横切面呈圆形 、方形、扇形等,壳内被隔壁分隔成很多小室 ,隔壁与壳壁交线为缝合线(仅弦切面中可见),壳常为薄的双层结构,外层为短柱状 ,内层为片状层。原始文石壳已转化为晶粒壳结构 。头足类以具体管、隔壁排列较均匀 、缝合线、薄的壳层等与腹足类区别。头足类常生活在正常盐分的海水中。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
4.锥壳类
(1)竹节石
竹节石壳呈辐射对称的锥形,横切面呈圆形,壳面具环状脊(轮环)和纵纹 ,壳质为方解石,偶有文石。壳的外壳具玻纤结构(不易保存),内层为平行片状结构,片状起伏与外形一致。发育时代为奥陶纪—泥盆纪 。
(2)光壳节石
光壳节石壳呈直锥形 ,顶端变尖呈一小球状,有生长线、纵沟。壳具玻纤结构,横切面圆形 ,具十字消光,壳内常由亮晶方解石充填。发育时代为中志留世—晚泥盆世。
(3)软舌螺
软舌螺呈长锥状 、角锥状,极少数为弯锥状 ,横断面呈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壳面光滑或具横饰纹,偶有纵脊 。口部有一口盖 ,外壳矿物组成有磷质 、钙质。钙质壳由文石组成,但已转化为晶粒结构。发育时代为晚震旦世—二叠纪 。
(八)三叶虫和介形虫
1.三叶虫
三叶虫有许多体节组成,背面覆盖着坚固的甲壳 ,腹面具柔软的薄膜,甲壳一般呈穹形,成虫长度从两毫米至几十毫米或者更大。保存化石多为外壳,最常见的有背甲、唇瓣、腹膜 、附肢等。在薄片中 ,甲壳的纵向垂直切面中头甲平缓,胸甲呈“弓 ”形,由显沟形的节片组成 ,尾甲显波状弯曲 。在横向切面中,轴部显平缓的隆起,两侧凹。在通过轴部的弦切面中 ,甲壳呈内空的不规则或串珠状环。三叶虫甲壳边缘发生向内弯曲,在垂直切面中呈手杖状或钩状,尤其在头缘和壁缘向内弯曲最大 ,在厚度上逐渐尖灭,与胸节切面的钩状不同 。三叶虫有许多刺,如颊刺、肋刺、侧刺、尾刺和轴刺。横切面为圆环 ,具玻纤结构。三叶虫钙质甲壳内混有不等量的磷酸钙,在薄片中呈浅黄棕色,具玻纤结构,正交偏光镜下显波状消光 ,有时见树皮状花纹,不难与其他生物碎片区别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水中已灭绝的节肢动物。发育时代为寒武纪—二叠纪。
2.介形虫
介形虫由大小相等或不等的两壳瓣组成,两壳均匀向外凸出 ,壳面上光滑或有花纹 、刺状突起和槽等。壳体俯视呈卵形、纺锤形、马蹄形等,壳长0.5~4 mm,最大可达30 mm 。介形虫壳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钙化或磷化限于壳外层,并由外向内进行。介形虫以其玻纤结构 、壳小、边缘具叠复现象与其他双壳化石相区别。介形虫可以生活于各种水环境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 ,也可生活在广盐性、微咸水或超咸水的潟湖或某些淡水中 。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九)海百合茎和海胆
1.海百合茎
海百合硬体分为茎 、萼、腕三部分,均由小骨板组成。外形有圆形、椭圆形 、方形、五角形、六边形等 。茎长短不一,为几十厘米至几米 ,由一系列茎板组成,茎环之间有齿状缝合线,故茎的纵切面上见缝合线,横切面见圆形或五角形的内孔 ,海百合原成分为高镁方解石,后转变为低镁方解石,单个骨板呈连生单晶结构 ,也有的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组成。海百合茎以其规则的外形 、粗大的单晶结构与其他生物碎片相区别。发育时代为寒武纪—现代 。
2.海胆
海胆是全部由钙质骨板构成的胆壳。大多数呈辐射对称,少数见两侧对称。胆壳由冠部、口围、顶系和肛围四部分组成 。冠部为壳体主要部分,由步带及间步带(各五条)组成 ,壳上有大瘤与小节瘤。海胆以骨板保存为特征。海胆化石以其特有的网格单晶结构与海百合茎等其他化石相区别。海胆与海百合茎一样,均生活于海水中,海胆可以出现在任何深度的海水中 。发育时代为奥陶纪—现代。
关于“生物化石碎片分述”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04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生物化石碎片分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生物化石碎片分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物化石碎片分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藻类1.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