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

网上有关“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

网上有关“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鲁迅 、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叶胜舟

“九·一八”事变前夕,郑振铎告诉顾颉刚 ,“沪上流言,北平教育界有三个后台老板,一胡适之 ,一傅孟真,一顾颉刚也 ”。三个老板都兵强马壮,各据一方 ,名扬全国学界 。胡适有银子,是北大文学院院长,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 ,掌握美庚款;傅斯年有机构 ,通过史语所一手抓胡适的美庚款,一手抓朱家骅、杭立武的英庚款;顾颉刚有成就,擅长办学术刊物 ,能出学术成果。

三位老板招揽“员工”的风格也各有千秋,“胡适凭名诱人,傅斯年借势挖人 ,顾颉刚以情动人”。傅老板与顾老板是北大同窗 、新文化运动干将,并肩奋战在新潮社,一起筹备中山大学语史所、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令人惋惜的是 ,两人矛盾不可调和,相背而行。傅斯年霸气侧漏,先后与鲁迅、顾颉刚闹掰。

鲁迅负气出走中山大学

鲁迅对顾颉刚成见极深 ,势同水火,多次对顾进行嘲讽 、攻击:“此辈的阴险性质是不会改变的,自然不久还是排挤 ,营私 。 ”顾颉刚鼻红 ,俗称“酒糟鼻”。鲁迅在私人通信中,经常不厚道地以“红鼻”、“鼻 ”、“赤鼻”代称顾;甚至把顾恶喻为“梅毒”,称“与鼻不两立 ,大似梅毒菌,真是倒楣之至 ”。

鲁迅

1921年底,鲁迅在《阿Q正传·序》中影射 ,“阿Q ”之名为“阿桂还是阿贵呢?”“只希望有‘ 历史 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考定 。顾颉刚女儿顾潮在《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书中回应,“这便是讥讽那年春天胡适著《红楼梦考证》而父亲助其搜罗曹雪芹家世等史料之事。 ”

鲁迅又在小说《理水》中,塑造一个可笑的“鸟头先生” ,“鼻尖涨得通红” 、“鼻子红到发紫 ”、“红着耳轮和鼻尖”,影射挖苦顾。所谓“鸟头”,由“顾 ”(顾)字拆分而来 。据《说文解字》 ,“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 。鲁如此憎恨顾,甚至以顾的生理特征反复进行人身攻击 ,主要缘由是涉及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桩公案。

鲁迅极其愤慨 ,视为奇耻大辱,一直难以释怀。顾颉刚在日记中分析,鲁迅“妒我忌我 ”、他受鲁迅“排挤”的原因有四条 ,居首之条就是“揭出《小说史略》之抄袭盐谷氏书” 。

2月1日,鲁迅发表《不是信》公开回应,“盐谷氏的书 ,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 ,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 ,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 ”

1935年12月31日跨年之夜,鲁迅重提此事:“‘男盗女娼’ ,是人间大可耻事 ,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并且交‘谎狗’的旗子 ,回敬自称‘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 ”离世前44天又说:“我的怨敌可谓多矣,……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

“五四运动”前三天 ,傅斯年又在《新潮》上称赞,“《新青年》里有一位鲁迅先生和一位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 ”其实,“鲁迅” 、“唐俟”都是周树人的笔名 。一般而言 ,周树人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署名“鲁迅 ”;发表杂感和新诗,署名“唐俟”。

1919年4月16日 ,鲁迅回函傅斯年,自谦“《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 ,照艺术上说 ,是不应该的”。同时对《新潮》办刊提出多条意见,如:纯粹科学的文章“不要太多 ”;最好是“对于中国的老病刺它几针”,“偏要发议论 ,而且讲科学”;“《新潮》里的诗,写景叙事的多,抒情的少 ,所以有点单调 ” 。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猛将 、战友,无论是鲁迅的“呐喊”,还是傅斯年的“新潮” ,都有一个默契的共识:“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破破中国的寂寞。 ”

傅斯年恃才傲物,领袖欲很强。留学前 ,他相对收敛,对鲁迅以师礼恭之敬之,回函鲁迅 ,落款是“斯年敬复 ” 。留学时 ,已流露出对鲁迅不敬,或者说鲁迅的光环,对他而言已不复存在 。他致函罗家伦说 ,“盖尖酸刻薄四字,通伯得其尖薄(轻薄尖利),大周二周得其酸刻 ,二人之酸可无待言。”(按:通伯为陈西滢字,大周指周树人,二周指周作人)留学后 ,傅斯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羽翼未丰,就与中文系主任、教务主任鲁迅直接过招 ,正面冲突。1927年6月27日,顾颉刚在致傅斯年信中评论,傅在中大“以其纵横捭阖之才 ,韩潮苏海之口 ,有所凭籍,遂成一校领袖,虽鲁迅不能胜也” 。

傅斯年在朱家骅的坚持下 ,不顾鲁迅的坚决反对,坚持要把鲁迅“向来瞧不起 ”、“眼中钉”的顾颉刚,聘为中大教授 ,“办中国东方语言 历史 科学研究所,并谓鲁迅在彼为文科进行之障碍”。1927年4月初,听到顾可能要来风声的鲁迅 ,就在中大扬言:“鼻来我走 ” 、“顾某若来,周某即去”、“他来我就去”;同时抱怨“傅拜帅而鼻为军师,阵势可想而知 ” ,“先前竟想不到(傅)是这样人”。

顾颉刚心中有数,他能顶住鲁迅的强压,进入中山大学 ,幸亏“骝先先生(按:朱家骅字)及孟真相待之厚” 。他向胡适老师报告 ,“来粤后,孟真强我为史学系主任 ”;也自嘲在厦大、中大“到处受排挤,精神上没有一天安宁” ,“我真不知道前世作了什么孽,到今世来受几个绍兴小人的播弄”。

鲁迅不仅与顾颉刚的矛盾难以调和,更与朱家骅 、傅斯年和中山大学校方的政见分歧日益扩大。1927年至1928年 ,国民党用暴风骤雨的手段血腥“清党 ”,“对国民党的不同态度(傅斯年赞同,而鲁迅反对)使他们逐渐疏远 ” 。时任中山大学教授何思源回忆:“我曾见傅斯年与鲁迅吵闹 ,傅大哭大叫。”

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清党之后,留守广州的李济深、李福林等发动“四·一五 ”清党。4月15日,中大学生被捕数百人 。下午 ,鲁迅以教务主任名义召开营救被捕学生的紧急会议,说:“我们应当像是学生的家长,要对学生负责。希望学校把他们保出来。”

坐在鲁迅对面的朱家骅反对:“学生被捕 ,是政府的事 ,我们不要与政府对立 。”鲁迅反驳:“‘五四’运动时,学生被抓走,我们营救学生 ,甚至不惜发动全国罢工罢市,那时候朱家骅、傅斯年 、何思源都参加过,我们都是‘五四’时候的人 ,都是‘北大派’,为什么现在成百成千的学生被抓走,我们不营救呢? ”朱家骅继续坚持:“那是反对北洋军阀 ,现在是我们自己的天下,教育要有领导地进行 。”

紧急会议不了了之。4月18日,顾颉刚抵中大 ,火上浇油又刺激鲁迅。4月21日,鲁迅提出辞职 。傅斯年随即因鲁迅反对顾入中大、学生抱怨他挤走鲁迅,也提出辞职。鲁、傅两人各自以辞职要挟中大 ,主持校务的朱家骅是“和稀泥”的高手:准许鲁迅请假离校;派顾颉刚携款到上海 、北京为学校收购旧书避风头;又让学生表决鲁、傅、顾的去留。三人皆名师 ,“中大学生开会结果,主张三人皆留 ” 。鲁迅负气未复职。

1927年5月30日,鲁迅在致章廷谦信中否认他离开中山大学和政治有关 ,指责顾颉刚 、傅斯年“为攻击我起见,当有说我关于政治而走之宣传”,他对“因‘亲共’而逃避”等流言懒得一驳 ,“‘管他妈的’可也 ”。

但据当今的中山大学官网“学校概况·中大校史·掌校人·朱家骅”专栏披露,鲁迅来到中山大学,和政治密切相关 。他受聘中大教授 ,是陈独秀之子 、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力挺。1926年8月,陈延年决定,恽代英、邓中夏代表中共广东区委 ,请朱家骅出面电报邀请鲁迅到中山大学“指示一切”。1927年9月27日,鲁迅与许广平离开广州,赴上海定居 。

傅斯年与顾颉刚分道扬镳

一山难容二虎 ,尤其已有一“霸虎 ”。傅斯年评论 ,“史学的中央题目 ”,就是顾颉刚的“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曾对罗家伦、姚从吾等研究史学的行家称赞 ,“颉刚是在史学上称王了”。又告诉中山大学的同学,“顾是北大文科十余年中毕业学生最能学问,最有成就之一人 ,我自己断不敢望 。 ”

顾颉刚

作为《新潮》战友,顾颉刚曾对傅斯年说:“我在师友中,最敬爱的是你 。……希望你有暇时再常常拿我教诲教诲 ,教我勉向正当的路上去。”又自称“是一个忠实的社员”,多次致函与傅讨论杂志的风格 、内容。例如与傅共勉,“总希望我们的《新潮》杂志有真挚浓密的感情 ,去感动 社会  ”;直言“这几期你同志希(按:罗家伦字)都倾向文学方面去,我有些失望” 。

排挤走鲁迅后,傅、顾只共事七个月 ,就因性格冲突和学术分歧交恶。1928年 ,顾颉刚在给两人老师胡适的信中,多次表达对傅斯年的不满。“孟真为人,能读书 ,能办事,而太不上轨道”,“他的多材多艺适使他毁坏了自己 。我们屡屡讽他 ,但他终不能听 ”。拜托胡适“请勿把我对于他不满的话告他,因为他的脾气太坏”。

4月29日,两人矛盾总爆发 。顾颉刚当天日记写道:“予之性情有极矛盾者 ,极怕办事,而又极肯办事。孟真不愿我办事,又不愿我太管事 ,故意见相左,今晚遂至破口大骂。”1973年7月,顾颉刚又补记1928年4月29日两人恶语相骂的原委:“孟真乃以家长作风凌我 ,复疑我欲培养一班青年以夺其所长之权 。予性本倔强 ,不能受其压服,于是遂与彼破口,十五年之交谊臻于破灭。 ”

8月20日 ,顾颉刚写五千字长信向胡适诉苦、告状,傅斯年反对他去燕京大学,“骂我忘恩负义” ,甚至威胁“你若脱离中大,我便到处毁坏你,使得你无处去”。顾也不是吃素的 ,倔强地表明,“孟真对于我的裂痕已无法弥缝,差不多看我似叛党似的 。我决不愿把身子卖给任何人 。我决不能为了同党的缘故而把自己的前程牺牲了 ”;“一定要我在他的支配下过生活。结果不但支配无效 ,翻激起我回想在北大研究所时的甜梦,怨恨我的自由已为名缰利锁囚禁了! ”

这封信是回复两天前收到的胡适来信。胡适在信中“疑我因骄傲致树敌”,似乎偏向傅斯年有理些 ,更让顾颉刚心里憋屈 ,堵得慌 。他在当天日记中记载:“写适之先生信,约五千字,直陈两年中痛苦”;“耿耿此心 ,每不为师友所解,强予办事,失其故我 ,奈何! ”

1929年2月,顾颉刚不辞而别,悄悄离开广州 ,来到北平。同年9月,被聘为燕京大学 历史 系教授,再分别致信戴季陶 、朱家骅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傅斯年念念不忘这位才华横溢、不听指挥的同窗,一直想把他再网罗至麾下 。

顾颉刚毫不动摇,好马坚决不吃“回头草” ,3月25日请求胡适“劝孟真不必拉我 ,我非与孟真有意见,盖急欲在种种束缚中拔出此身也”。中间这句话言不由衷,也糊弄不了胡适 ,两个学生何止有意见?矛盾不可调和,已闹得一拍两散。

傅斯年不死心,趁10月10日与顾颉刚一起去陈建功家看滦州皮影戏时 ,劝顾回中研院史语所专任研究员,月薪四百元 。顾依然拒绝,在当天日记中流露真实想法:“予既已脱离是非圈矣 ,何苦复投入耶! ”

1931年,傅斯年又琢磨聘顾颉刚为北大教授,顾还是拒绝 ,并写信告诉胡适三个理由:一、听说孟真有意聘钱穆为北大教授,我问了钱,钱也愿意;二 、我所能教的功课 ,钱都能教 ,而且钱的学问比我笃实;三、北大如请钱,比请我为好,因为我有流弊而他没有流弊。

傅斯年、顾颉刚这两朵“奇葩”爱恨交织 ,性格都有刚烈倔强一面,矛盾螺旋式深化。相互知根知底,性格缺陷也了如指掌 ,所以互掐极其情绪化,典型的“针尖对麦芒” 。有时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为日常琐事抠气 ,也会故意为对方“挖坑 ”。

傅斯年

顾颉刚铁了心不再和傅斯年在广州的史语所共事,摆脱傅的束缚和行政事务,只做中研院史语所特约研究员 ,一门心思留在美国人主办的燕京教会大学做学术 、写专著。在教会大学教书、念书,不等于做亡国奴,更不等于卖国 ,这是常识 。傅斯年怒了 ,写信给顾,故意找茬:“燕京有何可恋,岂先为亡国之准备乎?”顾在1931年6月12日的日记中反唇相讥:“我入燕京为功为罪 ,百年之后自有公评,不必辨也”;“中国学校聘外国教员亦多,岂此外国教员亦为作亡国之准备乎? ”

六天之后 ,顾颉刚没憋住,还是要辨一辨 。他在为燕京学生期末监考时,起草一封致傅的回函 ,开篇就抱怨“知我者莫如兄,不知我者亦莫如兄”,还新账老账一起算 ,宣泄不满:“弟生平从未受过此等气,眼前为之发黑。兄对我既如此,论理正当绝交” ,“此事兄或忘之 ,弟则深记 ”,“弟非奴颜婢膝之流,决不会成洋奴 ”。

顾信中翻出的“老账” ,被气得“眼前发黑”、“论理绝交 ”,就是一个接站的琐事,在旁人看来 ,并不严重 。傅斯年从上海到北平,顾有感于他数月前曾长堤相送,“往而不来 ,非礼也”,自己到火车站迎接。

没想到傅斯年把他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当着他和赵元任的面 ,提议次日一起到车站接清华教务长杨振声,谋个清华学校的职位。其实是拐弯抹角讥讽顾钻营,来接站有其他目的 ,想谋清华教职 。因为傅本人是史语所所长 ,不会向清华求兼职;赵元任已是清华教授,无需向清华求职。顾当然听出傅的弦外之音,现场隐忍不发飙 ,却一直憋在心中,憋到6月18日,终于憋不住 ,累积怨气一并爆发。

6月18日这封监考时写的长信没有发出,相当于写了篇日记 。原来是顾颉刚的原配殷履安“劝勿寄,免多口舌 ,(予)听之”。傅斯年却没完,6月24日向顾坦白交代,他6月12日写信 ,是想挑逗刺激顾回信。竟然没收到回信,出乎意料之外,不像顾“斗士 ”一贯的态度 。顾在日记中承认 ,傅斯年“此诚知我 ,非履安之阻,固早如其所料矣”。

1941年,傅斯年因严重高血压症 ,在重庆中央医院住院,自己 、友人都对病情不乐观,更不能动怒。顾颉刚前来探病慰问 ,这两个极其自负 、极其倔强、极其急躁的“老板”,竟然在病房中,因争夺学者、人才而吵架 ,闹个不欢而散,关系更僵 。

顾说气话,“非破坏北大不可 ” 。傅也光火 ,你既然以破坏北大为目的,“今后不能不与之绝交”。6月18日,傅斯年还致函朱家骅 ,指责顾颉刚“近年负其名字之文 ,多出他人之手,编辑亦是人代为之”,“凡与颉刚共事 ,最后总是弄到焦头烂额 ”。

中研院首届院士提名

1943年8月22日,顾颉刚最信任的学生和助手赵贞信致函老师,谈及当年中山大学同人评论顾颉刚 、傅斯年:“论居心之忠厚当推吾师 ,若任人之适当则吾师不如傅先生,以吾师每行煦煦之仁而傅先生则断制严厉而赏罚分明也 。”

赵的个人之见,傅斯年、陈垣的问题在于 ,“彼数人皆量小、有私 、好专”;顾颉刚的问题在于,“感情极易冲动,使所行之事未能恰当 ” ,“既不能识人,又不能察势 ”,“小材大用 ,常材奇用” ,“谦虚其外,倔强于中,恣情任性 ,直意孤行,致多方树敌,亲近解体” ,“于爱之时,则任之必过,及其衰也 ,又恨之极甚 ”,“好大喜功之性情,今与昔同 ,故每立一业,创一事,必有一张许多人之名单 ,必有一个大而难成之计划” ,最后这个计划又“打水漂”,被人讥笑。

一周之后,赵贞信又致函顾 ,感慨老师“颇受书生气之累,其得罪人之处,亦颇多意气用事 ” ,“机权二字,吾师远不及冯芝生(按:冯友兰字)、傅孟真诸先生”。1943年9月7日,顾颉刚记下“良友之言 ,当铭座右” 。

1946年12月16日,为庆祝次日的北大校庆和胡适生日,在南京的百余名教育界人士餐叙。傅斯年出席并致词 ,和顾颉刚握手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摔转了头颈 ”。敏感而自尊的顾难以释怀 ,当晚10时在给续弦张静秋的家信最后 ,直呼其名痛斥:“傅斯年真不是东西”,“这个傲慢的人迟早要失败的,他失败之后必然又来趋奉我了” 。

1947年5月 ,中央研究院开始遴选首届院士,胡适和傅斯年分别有一个推荐人文组候选院士的名单。温润谦和、广结善缘的胡适不提名自己,而在美国治病的傅斯年一点不矫情 ,当仁不让。他致信胡适,列出人文组21位候选院士名单,其中史学6位 ,在著名的“史学二陈 ”(陈寅恪 、陈垣)之后,第三人就是“傅” 。由此可见两者性情、为人、处事的差异。

傅斯年确实“霸”,但瑕不掩瑜 ,很多时候“霸 ”是基于公义 、公心、公事。虽然傅、顾关系早已恶化,疏于往来,但在傅斯年的推荐名单中 ,不计前嫌 ,只论学术,依然提名顾颉刚,而且在“史学 ”中排名第四 ,在他本人之后 。反而是胡适的推荐名单中,未提名顾颉刚 。结果没有悬念,胡 、傅 、顾这“三个老板” ,都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客观而言,胡适、傅斯年在教育界、学术界形成了以他们为中心的派系 、圈子,未“入圈”的学者容易被边缘化 ,学术资源、学术进步的空间小很多。幸好他俩的人品、眼光相当过硬,重才 、识才、举才 。以中研院首届院士提名为例,胡适提名院士17人 ,有14人当选;傅斯年提名院士21人,有19人当选。

(原文注释从略)

校对:张艳

1、主管上级单位不同。

蒋介石并非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 ,但有一个职务始终由蒋介石担任 ,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换言之,蒋是以控制军权来控制党务和政府 ,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出任“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

所以,军统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是军队编制 ,工作人员为现役军人,有军装有军衔。

而中统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管理,实际掌权人是陈果夫和陈立夫 ,中统是党务机构,没有军衔,常见的制服是中山装。

2 、职责和分工不同 。

军统是蒋介石用来监视、控制军队的部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有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范畴;

中统仅限于党务调查 、舆论控制和党政机关的思想监控,不能插手军事任务和军队事务,这是蒋介石划的红线 ,避免中统权力过大。戴笠至死不加入国民党 ,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党员身份接受中央党部的领导,那样对军统与中统的斗争非常不利。

3.***的派系不同 。

以抗日战争期间为准 ,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二陈的cc系要员;

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再加主任秘书郑介民等人 ,实际上是黄埔系,自然蒋介石更信任和偏爱军统一些。

4.组织成员成份不同。

中统从其前身“党务调查科 ”开始,人员骨干一直是文化程度较高的 ,象徐恩曾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物以类聚,选用的工作人员也是知识分子较多 ,所以通常中统的逻辑能力 、分化劝降能力和潜入我方能力较强;

军统则一般招纳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军士,军事素质和行动能力较强 。

5 、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 。

中统在各省各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中,具有最大化的控制力 ,蒋介石也有意不许军统染指 ,以免戴笠失控;

而军统在野战部队、各地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有绝对优势,这些也是中统禁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关于“鲁迅 、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0464.html

(4)

文章推荐

  • 美吉姆详细资料大全

    网上有关“美吉姆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吉姆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美吉姆是1983年由威廉凯普林(WilliamCaplin)和雅可夫、苏西谢尔曼夫妇(Yakov&SusiSherm

    2025年07月28日
    9
  • 关于开荒的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开荒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开荒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关于农事的古诗悯农____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春野观农事诗人:宋祁朝代:宋

    2025年07月29日
    7
  • 娱乐圈有哪些不经意发生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网上有关“娱乐圈有哪些不经意发生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娱乐圈有哪些不经意发生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第一个就是陈冠希老师的事情。本来这个是一个小事情,就是维修一下自己的电脑,谁知道这个电

    2025年07月29日
    8
  • 世界第一初恋主题曲的歌词罗马音

    网上有关“世界第一初恋主题曲的歌词罗马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第一初恋主题曲的歌词罗马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歌曲:《明日、仆は君に会いに行く》演唱:ワカバ作词:ワカバ编曲:ワカバ歌词:Kimiwosukidak

    2025年07月29日
    9
  • 报考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或者刑事侦查学需要看什么书?

    网上有关“报考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或者刑事侦查学需要看什么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报考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或者刑事侦查学需要看什么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初试: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专业是全国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属于统考科目学

    2025年07月29日
    7
  • 桃园社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网上有关“桃园社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桃园社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桃园社区是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长甸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210302010003,居民身份证

    2025年07月31日
    7
  • 断桥残雪诗词

    网上有关“断桥残雪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断桥残雪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断桥残雪诗词如下:1、《木兰花慢·断桥残雪》南朝宋-周密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2025年08月01日
    10
  • 黄巾军里比较有名的武将·以及他们的事件

    网上有关“黄巾军里比较有名的武将·以及他们的事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巾军里比较有名的武将·以及他们的事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黄巾军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冀州巨鹿人,画符行医十余载,聚众数十万,号大贤良师,中平元年春二

    2025年08月02日
    7
  • 律诗浅析

    网上有关“律诗浅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律诗浅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经初唐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押韵、平仄和对仗是律诗最

    2025年08月03日
    5
  • 斯伦贝谢宝石机械油田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斯伦贝谢宝石机械油田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斯伦贝谢宝石机械油田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斯伦贝谢宝石机械油田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是2018-05-15在四川省成都市成

    2025年08月04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8月04日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8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8月04日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8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鲁迅、傅斯年、顾颉刚:三位“大佬”是如何走向水火不容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

    联系我们

    邮件:蛋蛋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