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苹果属植物的分类
因作者不同 ,所依据的分类特征不同,因此,苹果属植物的分类有许多系统,每个系统中包含的苹果属植物种类数目也不尽一样 ,多者达74种(Knight,R.L.1963 Abstract bibliography of fruit breeding and genetics to 1960.Malus and Pyrus),少的仅3种(Miller ,P.1745,首先把苹果属从梨属中分离出来) 。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下述几个分类系统。
1.柯汉(E.Koehne)分类
1898年,柯汉依据果实上萼片的残存与否将苹果属植物分为宿萼果(Calyx persistent)和脱萼果(Calyx deciduous)两个区。
2.托拜尔(H.Zabel)分类
1903年 ,托拜尔依据成年树上裂叶的有无将苹果属植物分为真苹果区(Eumalus)和花楸苹果区(Sorbomalus) 。
3.瑞德(A.Rehder)分类
1920年,瑞德依据幼叶在芽内的状态及成龄叶裂片的有无将苹果属植物分为五个区,即真苹果区(Eumalus Zabel) 、花楸苹果区(Sorbomalus Zabel)、洋沙果区(Chloromeles Rehd)、毛裂片果区(Eriolobus Schneider)和栘海棠区(Docyniopisis Schuneider)。其中与果树栽培关系密切的是前三个区。该分类法包括的苹果属植物共有25个种。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分类
1956年 ,俞德浚和阎振茏依据幼叶在芽内的卷叠状态 、叶片分裂与否、果实石细胞的有无及果实萼片的残存与否,将中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分为三组5个系,共包括20个种 。1979年 ,俞德浚在《中国果树分类学》一书中,提及到的中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已达23种。1983年,西南农业大学成明昊和江宁拱等发现了苹果属新种——小金海棠,从而使我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达到24种。1988年 ,阎振茏将我国原产的24种苹果属植物按其分类依据分为三组六系 。
(1)真正苹果组
(Eumalus Zabel)
包括三个系,即山定子系(Baccatae Rehd.,内含山定子、毛山定子、丽江山定子 、锡金海棠、湖北海棠、垂丝海棠和小金海棠等七个种) 、苹果系(Pumilae Rehd. ,内含苹果、新疆野苹果和沙果等三个种)和海棠系(Prunifoliae Yu et Yan,内含海棠果、海棠花和西府海棠等三个种)。
(2)花楸苹果组
(Sorbomalus Zabel)
包括三个系,即三叶海棠系(Sieboldianae Rehd ,内含三叶海棠等一个种) 、陇东海棠系(Kansuensis Rehd.,内含陇东海棠、山楂海棠、变叶海棠和花叶海棠等四个种)和滇池海棠(Yunnanensis Rehd.,内含西蜀海棠 、沧江海棠、河南海棠和滇池海棠等四个种)。
(3)栘海棠组
(Docyniopsis Schneid.)
内含台湾林檎和尖嘴林檎等两个种 。
该分类方法包括的苹果属植物有我国原产的24个种 ,据此可列成下图表示(图3-1-2)。作者同时认为,全世界苹果属植物共有35个种。
图3-1-2 中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组系分类示意图
5.怀斯特伍德(M.N.Westwood)分类
1990年,怀斯特伍德等依据染色体数目、无融合生殖状况 、同种内个体之间的化学亲和性、果实体积、萼片宿存与否、心皮数目及成熟果实的脱落情况等将苹果属植物分为五个区 ,从而建立了苹果属植物的新分类系统 。
(1)真苹果区
(Eumalus Zabel)
包括三系四组25个种,即苹果系(Pumilae Rehd.,内含苹果组的苹果 、森林苹果、栽培苹果M.domestica、东方苹果 、新疆野苹果、海棠果、沙果 、花海棠、西府海棠等九个种和山定子组的山定子、毛山定子 、锡金海棠、湖北海棠、垂丝海棠等五个种) 、二叶海棠系(Prunifoliae Yu et Yan,内含三叶海棠、沙金海棠等两个种)和陇东海棠系(Kansuensis Rehd. ,内含陇东海棠组的变叶海棠等五个种和滇池海棠组的西蜀海棠、沧江海棠、滇池海棠 、河南海棠等四个种)。
(2)花楸苹果区
(Sorbomalus Zabel)
包括费罗伦萨海棠一个种。
(3)毛裂片果区
(Eriolobus Schneider)
包括裂叶海棠一个种 。
(4)洋沙海棠区
(Chloromeles Rehd.,)
包括草原海棠、窄叶海棠、花冠海棠等三个种。
(5)栘海棠区
(Docyniopsis Schneider.,)
包括乔劳斯基海棠 、台湾林檎、尖嘴林檎等三个种。
该分类方法包括的苹果属植物有33个种 ,其中有原产我国的22个种。
比较瑞德分类和怀斯特伍德分类可以看出,二者都将苹果属植物分为五个区,但各区中包含的系、组和种类及其数目则不尽相同 ,有的相差甚远 。
从上述介绍可见,由于苹果植物个体因异花授粉而高度杂合,野生群体则以较为混杂的形式存在 ,致使苹果属植物种间杂交现象相当普遍。因此,苹果属植物的分类至今尚未完满解决。
(二)苹果属植物的分布
1989年,李育农报道 ,世界上苹果属植物定有种名的有37—60种,其中24个种起源于中国,4—7种起源于北美,欧洲和高加索各有2—3种 ,中亚西亚有1—10种或变种,日本有4种 。各起源中心分布的苹果属种类如表3-1-1所示,并绘制出世界苹果属植物在北温带的分布(图3-1-3)。
表3-1-1 世界苹果属植物分布表
表3-1-1 世界苹果属植物分布表(续)-1
表3-1-1 世界苹果属植物分布表(续)-2
图3-1-3 世界苹果属植物在北温带的分布
(引自李育农 ,“世界苹果和苹果属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报”,园艺学报,1989)
阎振茏在1988年指出 ,原产于我国的丰富的苹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其中四川有20个种,陕西有13个种 ,甘肃有12个种,云南有11个种。而李育农调查考究后于1989年认为,在我国原产的24个苹果属植物种中 ,四川有19个种,陕西有12个种,甘肃有11种,云南有8种 ,川滇古陆地带(四川和云南西部)分布有12种 。作者同时绘出分布于四川 、云南、陕西和甘肃四个省的我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数的图示(图3-1-4)。
图3-1-4 世界苹果属植物和我国四个省的苹果属植物种数(引自李育农,“世界苹果和苹果属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报”,园艺学报 ,1989)
中国苹果砧木资源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求学时期
吴耕民,号润苍,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慈溪市精忠、乡东溜场一个小商家庭。从七岁开始上学 ,经私塾和小学共8年,15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堂(后改为绍兴第五中学),当时由鲁迅先生讲授博物(动 、植物)课 ,引起他对农业的爱好 。1913年冬离开该校,一心想去学农,至1914年见报上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招生广告 ,后赴上海应考,录取后遂得以完成生平志愿,立志学农,改名耕民。
当时中国正在废科举办学堂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仅北农一所,且成立不过一年 ,仅分农、林两科,因此有关农业课程所学甚多,广而不深。由于他勤奋好学 ,成绩优异,从入学至毕业考试均列全班第一 。1917年毕业后,即由原校推荐 ,经当时教育部考试合格后,派遣至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当三年研习生(1917—1920),学习果树、蔬菜 、花卉栽培及贮藏加工等 ,与日本著名果树学家高桥郁郎、田中谕一郎(博士)等先后同学。
任教期间
1920年学成回国,回母校任农场实习课教员一年。1921年春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任教,同年夏,南高师改组为国立东南大学 ,在农科下设立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园艺系,任副教授兼系主任达6年久。主讲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以及普通园艺 、促成栽培等课程,在此期间曾在金陵大学园艺系兼课 ,教蔬菜园艺等 。1927春,转至浙江,参加筹备国立浙江大学(初名为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 ,成立园艺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29年春由浙江大学派赴欧洲考察园艺,足迹遍及英、法、德 、比、瑞等国。翌年回国仍回校任原职 。1933年秋离开浙江大学任青岛农林事务所特约研究员。1934年去山东大学农学院创建园艺系任系主任兼教授。1935年转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立园艺系任系主任兼教授 。1937年5月转任浙江省园艺改良场场长(即今浙江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兼浙江省农业推广委员会主任 ,其后因抗战转至广西大学任教授至1939年仍回到浙江大学农学院(其时在广西宜山)任园艺系主任兼教授¨943年夏经农科高等院校教授选举提名,并由旧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与苏步青教授一起被教育部聘为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 ,随学校复员回到杭州工作,直至全国解放。1939—1949年期间曾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 、云南大学,南通学院兼课讲学 。
全国解放以后,学校经多次改组易名 ,仍一直在原校即现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立浙江农学院,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以及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并入 ,才卸去园艺系主任之职,专任果树栽培学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 。1957年被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选为浙江省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1963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86年1月24日,当其91岁高龄时 ,实现了他毕生的追求,光荣地参加了中国***,1987年5月退休 ,1991年11月病逝,享年95岁 。
爱国表现
吴师是一位经历新旧几个不同时代的人,他早在1910年在绍兴府中学堂时 ,就效法鲁迅,带头剪辨以示抗清决心。翌年辛亥革命后参加保安宣传队,由鲁迅先生。i旨挥每天上街宣传、安定人心 。:在留学日本期间他看到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歧视,激起了他的民族自尊心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专程回国,在家乡参加运动,亲身登台演说 ,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在旧社会,他出污泥而不染,不愿去做官 ,宁可过清贫的教师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他热爱中国***,拥护社会主义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在1957年以后的极左错误思潮影响下 ,受到了批判斗争,千年动乱期间遭受残酷的迫害等情况下,他仍深信党的英明伟大,终有一天会弄清是非 ,恢复真理,粉碎“四人帮 ”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有关的政治生活 。
培养的园艺人才
吴师是中国近代园艺科学和园艺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终身执教达七十多个春秋,自1921年至1937年先后创建4所农业院校的园艺系和1个研究所,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园艺人才 ,如曾勉(教授,曾任中国农科院柑桔所第一任所长) 、章恢志(华中农大教授)、谭其猛(沈阳农大教授)李曙轩、沈德绪(浙江农业大学教授) 、蒋聪强、李育农(西南农大教授)、孙筱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杭(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蔡政模(台湾大学教授)、彭昌枯(台湾中贸大学教授)、郁宗雄(台湾凤仙园艺场高级研究员)。解放后还有一大批学生,堪称桃李满天下。由于他好为伯乐 。因而他的许多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名闻国内外。
编写教材
吴师知识广博,园艺学术造诣尤深,通晓英 、日、法三国文字,主编和编著了大量教材。他早年编写的《蔬菜园艺学》是中国最早的园艺教科书 。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专著有23部、论文34篇 ,共计1千万字以上。即使在退休后九十高龄时仍每天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蔬菜栽培学》 、《果树修剪学》、《枣、栗 、柿栽培》、《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镊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等 ,许多著作成为农业院校园艺学科的主要参考书,它作为传播园艺知识 、总结祖国园艺技术经验中起了重大作用。
园艺教育科研工作
吴师长期从事园艺教育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 ,在他工作所到之处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选引了许多国内外良种并推广了许多新技米,如中国现用的温床 ,最早于1921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成贸街农场,是根据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模式建造的。1920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带回各种果树品种苗木 ,均送给杭州五云山果园即今钱江果园 。如梨有传十郎、二宫白、黄密(今村夏)、明月 、廿世纪、菊水、今村秋 、晚三吉;桃有各种水蜜桃;柿有富有、次郎等。有的成为主要外销品种,如西湖蜜梨等。1921—1226年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自法国等地引入大批花卉,并逐个加以定名,如“仙客来”、“矮牵牛” 、“福禄考”、“大理花 ”、“毛地黄” 、荷包花等都是由他首次定名 。1937年 ,在黄岩办浙江园艺改良场,自日本引进温州蜜柑宫川、龟井、尾张 、松木,大长等植后成绩甚佳 ,现已传遍南方各地。在西北农专创建园艺系时建立了园艺场。引进大批果、蔬、花木优良品种,现西北已成为中国苹果生产基地,其他如甘蓝、番茄 、革莓等是1921—1926年在东南大学引种试种推广 。他重视实践 ,重视调查研究,写了许多调查报告,成为中国园艺科学总结、经验的典范 ,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就是他在解放初从杭州市郊农家选出,现已传遍全国成为著名的良种。
我国的苹果生产 ,历来重视对砧木的选用。在各个阶段、各地区,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和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砧木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苹果生产上多用山定子(抗寒性强)作砧木 ,部分区域也采用西府海棠作为苹果砧木。华北地区50年代前,多采用山定子作苹果砧木。由于土壤盐碱 、石灰性及以山定子作砧木易发生缺铁黄叶病等,目前普遍用西府海棠作为砧木 。而西北地区所用的砧木有楸子、西府海棠或山定子。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杨进先生根据其多年研究 ,并汇集述评建国后我国各地对苹果砧木资源的研究成果和科技资料,于1990年出版了《中国苹果砧木资源》一书,对我国苹果砧木资源的分布、不同砧木树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主要苹果砧木类型的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并提出了苹果砧木区域化的利用意见,编入了主要苹果砧木彩色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苹果砧木的参考性专著。
本节拟部分引用杨进先生书中的资料 ,对我国苹果砧木资源再加综述。
(一)苹果属砧木资源的分布概况
表3-1-2所列为我国苹果属砧木资源中分布较广的12个种,同时可以看出,苹果属砧木资源中种类分布最多的三个省是陕西、甘肃和四川 ,这与李育农对我国苹果属植物分布示意图中所述是一致的 。
表3-1-2 我国主要苹果属砧木资源的分布
注:1.*表示产种量;其中****极多(>2500kg),***多(>500kg),**中(>50kg),*少(<50kg)。
2.新疆野苹果 ,包括塞威氏苹果和吉尔吉斯苹果。
(二)苹果属砧木及其主要类型
1.山定子
〔Malus baccata(L.)Borkh〕
乔木 。树干光滑,不易开裂。新梢无毛。叶片椭圆形,先端微尖 ,基部楔形,叶缘有细密锯齿;幼叶有托叶,子叶长大后即脱落 。花白色 ,花柱5或4,基部有茸毛。果实近球形,果径0.8-1.0cm ,成熟果为红色或**,萼片脱落,果柄长3—4cm。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 ,出种率为4.4% 。种子少,千粒重为6.7g。
山定子的变种和变型很多。顾模发现我国东北中部山定子有阔叶山定子(Malus baccata var.latifolis Skv.)和椭圆山定子(M.baccata var.silvatica Skv.)两个变种及圆锥形山定子 、梨形山定子和扁圆山定子三个变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在1986年出版的《河北省苹果志》中指出,河北分布的山定子变异类型达2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保存有绿茎红果山定子、紫茎紫果山定子、大果山定子 、雁北山定子及耐盐山定子等山定子的变异类型。
由于山定子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因此 ,山定子长期适应于各地的自然和风土条件而形成很多生态型,如东北山定子、沁源山定子、黄龙山定子等等。
2.毛山定子
〔Malus manchurica(Msxim)Kom.〕
乔木 。枝叶状态与山定子近似,但叶缘锯齿细钝 ,基部近于全缘。果实较大,且呈椭圆形或倒卵形。此种与山定子在形态上的区别除叶缘细钝和果形较大且呈椭圆形外,最明显的区别是叶柄、叶脉 、花梗和萼筒外部有稀疏茸毛 。
1956年 ,顾模在《东北中部果树资源的调查》中指出,此种在东北中部地区有一个变种,即圆叶毛山定子(Malus manchurica var.savitehi Skv.)。
3.丽江山定子
〔Malus rockii Rehd.〕
乔木 ,长有针状枝,枝条下垂。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 ,叶缘有不等的细锯齿 。花白色,花柱4—5。果实圆球形,果径约1cm,果色红或紫红 ,萼片脱落,果柄长2.5—4.0cm。果实10—11个月成熟,出种率为1% 。种子小 ,千粒重为8.0g。
丽江山定子的类型较多。潘德明等调查发现,我国滇西北的丽江山定子有梨形果山定子、长圆形山定子、小果形山定子 、扁圆形山定子、短柄山定子、文海山定子和白沙山定子等类型 。李时荣等的述评认为,分布于云南的丽江山定子中表现突出的有丽江大山定子 、丽江小山定子、维西小海棠和九子海山定子等四个主要类型。在1987年出版的《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文集》中 ,宗学普等撰文指出,西藏的丽江山定子分布较广、类型较多,其中林芝山定子具有无融合生殖的特征。
4.锡金海棠
〔Malus sikkinensis(Hook.f.)Koehne〕
小乔木 ,老枝上有刺状枝。叶缘锯齿尖锐,叶背有稀疏柔毛 。萼筒和萼片外被柔毛。花白色,花柱5。果实梨形或近球形 ,果径1.3—1.8cm,果实底色**,阴面紫红色,有白色果点 ,萼片脱落,果柄长2.0—2.5cm 。果实10—11月成熟。
潘德明等的调查发现,锡金海棠的主要类型有德钦海棠 、大沙铃果、雾露底海棠、文海海棠和沙铃果等。
5.湖北海棠
〔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乔木 ,枝条坚硬 。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缘锯齿尖锐,叶柄紫红色。花白色 ,花柱3—4。果实球形或近球形,果径约1cm,果色红或** ,果面有红晕,萼片脱落,果柄长2.5—5.0cm 。果实10月上旬成熟 ,出种率为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湖北海棠在湖北境内有大叶型和小叶型两个主要类型。杨进等发现,山东的湖北海棠则有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两个类型 。
此外,湖北海棠还有很多生态型 ,如石屏野海棠 、庐山野海棠、蒲红海棠等等。
6.垂丝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乔木。叶革质,形为长卵至椭圆,叶缘有浅而内曲的钝锯齿。花淡红色 ,多半重瓣,花梗细长而致花有下垂性,故名垂丝 ,花柱3—5,有毛茸 。果实卵圆或椭圆形,果径0.3—0.7cm ,果色紫红色,萼片脱落。果实9—10月成熟。种子较大,千粒重为13.0g左右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调查表明 ,在河西地区有垂丝海棠的四个类型。
7.小金海棠
〔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
乔木。叶片有深裂刻,叶在芽内呈席卷状,叶形为卵圆形,叶缘锯齿粗钝 。花白色 ,花柱3—5。果实椭圆或倒卵圆形,果径1.2cm,萼片脱落 ,果柄长2.2—3.1cm。果实10—11月成熟 。种子较大,千粒重约12.5g。
8.苹果
〔Malus pumila Miller〕
变异较大,由乔木至丛性灌木。叶形为广椭圆形至卵圆形 ,无裂刻,叶缘锯齿钝或锐 。果实圆形、长圆形或圆锥形,萼片宿存。嫩叶、新梢 、花梗上有灰白色柔毛。
苹果的变种有四个 ,即道生苹果、乐园苹果、红肉苹果和垂枝苹果。而变形颇多,现代苹果栽培品种几乎都是该种演化 、培育而成 。
9.新疆野苹果
〔Malus sieversii(Ledeb)Roem.〕
乔木,树干较光滑。叶为椭圆形或倒卵形 ,叶缘锯齿钝,叶背被绒毛。花粉红色 。果实圆、扁圆或圆锥形,果径2.5—6.0cm。果实7—9月成熟,出种率为1%—2%。种子较大 ,千粒重为24g 。
此种类型很多。1956年,新疆农业厅调查认为至少有长红果型、红果型 、黄果型、白果型和绿果型五个类型,更多的尚需进一步调查。
10.沙果
(Malus asiatica Nakai.)
乔木 。叶膜质 ,叶形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缘锯齿尖锐。花淡红色,花柱4—5。果实扁圆形或近球形 ,果径4—5cm,果实底色**有红斑,萼片宿存 ,周围隆起 。果实较大,出种率低。
主要类型有茅尖花红、矮花红等。
11.海棠果
〔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
乔木或小乔木,树干较光滑。叶形椭圆或倒卵形 ,叶缘锯齿尖锐或呈齿状 。花白色,花柱5。果实圆形或卵圆形,果径2.0—2.5cm,果红色或** ,果柄细长,宿萼且萼洼隆起。果实8月中 、下旬成熟,出种率为1% 。种子较大 ,千粒重17—20g。
此种类型很多。我国西北地区楸子有13个类型,山东有红果型和黄果型2个类型,包括著名的崂山柰子和莱芜茶果 ,吉林黄海棠,山西汾阳红林檎,河北热滚子和平顶海棠等等 。
此外 ,生态型也很多,如青海楸子、富平楸子、烟台沙果 、阿曲海红、保德海红等。
12.海棠花
〔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
小乔木。叶形椭圆或倒卵形,叶片有光泽 ,叶缘有内曲的细锯齿 。花粉红色,半重瓣,花柱4—5。果实圆形,果径20cm ,果色**,几乎无梗洼,梗基部肥厚隆起 ,萼片宿存。
13.西府海棠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小乔木,树皮有裂纹 。叶革质,叶形为长椭圆或长卵形 ,叶缘锯齿细锐。花淡红色或白色,花柱5,间有4者。果实扁圆或圆形 ,果径1.0—1.5cm,果色红色,萼片一般脱落 ,少数宿存。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出种率为0.7%—0.9% 。种子大,千粒重为20—30g。
在我国分布地区很广,其类型及生态型也很多。此种的主要类型及生态型有河北的八棱海棠、平顶花红 、扁红海棠和海红 ,山东的莱芜难咽和青州市的林檎,陕西的果红、果黄和海楸子,山西的圆林檎、马奶林檎 、楸子和伏果 ,内蒙古的八棱子、海红子、冷果子 、海红和红果、黄果林檎子等 。
14.三叶海棠
〔Malus sieboldii(Regel)Rehd.〕
变异较多,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叶椭圆或卵圆形,叶缘锯齿尖锐或有内曲锯齿。花白色或淡粉红色 ,花柱4,间5 。果实球形,果径6—8mm ,果色**或红色,萼片脱落。果实10月上 、中旬成熟,出种率2.5%。种子较小 ,千粒重为8.2—8.7g 。
主要类型有山东的红三叶海棠和黄三叶海棠,陕西的花叶酸秋楸,甘肃的花叶小石枣,浙江的花叶海棠及云南的维西三叶海棠和镇雄三叶海棠等。
15.陇东海棠
〔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圆形 ,3—5裂刻,叶缘锯齿细锐,叶脉、叶柄被紫红色 。花白色 ,花柱3—5。果实椭圆形或倒卵圆形,果径1.0—1.5cm,果色黄红色 ,萼片脱落,间有宿存。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种子较小,千粒重为8.0g 。
主要类型有无毛陇东海棠 、光叶陇东海棠等。
16.山楂海棠
〔Malus komarovii(Sarg)Rehd.〕
小乔木。叶片5裂且较深 。花白色 ,花柱3—4。果实圆形,果色红色,萼片宿存或脱落。
17.变叶海棠
〔Malus toringodes(Rend)Hughes〕
灌木或小乔木 。叶卵圆形或长椭圆形 ,但变异很大,叶缘锯齿钝圆。花白色,花柱3,间有4—5。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 ,果径1.0—1.2cm,果色**、有红晕,无石细胞 ,无梗洼,萼片脱落 。
变种主要有雅安变种、武山变种和西藏变种海棠。1976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报道了变叶海棠的四个类型 ,即灰绿大白石枣、黄绿大白石枣 、吊石枣和圆石枣。
18.花叶海棠
〔Malus transitoria(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乔木 。叶卵圆形至广卵圆形,有3—5深裂叶,叶被柔毛 ,叶缘锯齿不齐。花白色,花柱4—5。果实近球形或长圆形,果径0.8—1.1cm ,果色黄绿,有红晕,无梗洼,萼片脱落。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 。种子较小 ,千粒重5.4—8.3g。
花叶海棠的主要类型有陕西的花叶杜梨,青海的花叶海棠,西藏的长果花叶海棠及圆果花叶海棠 ,甘肃的石枣、白石枣 、野楸子和马杜梨等。
19.西蜀海棠
〔Malus prattii(Hemsl)Schneid.〕
乔木 。叶卵圆、椭圆至长卵圆形,叶缘锯齿细密。花白色,花柱4—5。果实卵球形或近球形 ,果径1.0—1.5cm,果色红或黄,萼片宿存 。
20.沧江海棠
〔Malus ombrophila Hand-Zazz.〕
乔木。叶卵圆形 ,叶缘锯齿细锐。花白色,花柱3—5 。果实近球形,果径1.5—2.0cm ,果红色,萼片宿存。
21.河南海棠
〔Malus honanensis Rehd.〕
灌木或小乔木,树干光滑。叶卵圆形至广卵形,裂片多而浅 ,叶缘锯齿钝或锐 。花白色,花柱3—4。果实为球形或近球形,果径0.8—1.0cm ,果色黄红或红紫色,萼片宿存。果实9月中旬成熟。种子较大,千粒重为15.0—16.2g 。
主要类型有山西的武乡海棠。
22.滇池海棠
〔Malus yunnanensis (Franch)Schneid.〕
乔木 ,树皮光滑。叶片圆形或宽卵圆形,裂片多而浅,叶缘复锯齿锐 。花白色 ,花柱5。果实球形,果径1.0—1.5cm,果色红色 ,果面上微具柔毛,果点细密明显,萼片宿存。果实10—11月成熟 。种子较大,千粒重12.1—14.5g。
滇池海棠的主要类型有四川南江的山花红等。
23.台湾林檎
〔Malus formosana Kawak.et Koidz.〕
乔木 。叶片长椭圆状卵圆形至卵圆披针形 ,叶缘锯齿尖锐不整齐。花黄白色,花柱4—5。果实球形,果径3—5cm ,宿萼 。
24.尖嘴林檎
〔Malus melliana(Kawak.et Koidz)Rehd.〕
灌木或小乔木。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叶缘锯齿钝。花粉白色,花柱5。果实球形 ,果径1.5—2.5cm,萼片宿存 。
(三)其它苹果属砧木及异属苹果砧木
可以用作或试用作苹果砧木的植物资源还有下述一些。
1.小海棠
〔Malus soulardii Britt.〕
从国外引入的栽培种。乔木,树干较光滑 。花白色 ,花柱5。果实扁圆形,纵径2.6—3.0cm,横径2.0—2.4cm ,果粉多,果色黄绿,阳面有红晕或彩霞,闭萼。果实9月成熟 ,出种率0.4%,种子大,千粒重20.1g 。
2.金县山定子
〔Malus jinxianensis J.Q.Deng et J.Y.Hong〕
邓家祺和洪建源1987年报道 ,在辽宁金县发现近似山定子,但为山定子系的苹果属的一个新种,并定名为金县山定子。
乔木。叶片椭圆形至卵形 ,稀近圆形,叶缘锯齿细锐,有时锯齿尖锐并呈钩状或下弯 。花粉白色 ,花柱3—4。果实倒卵球形,果径约1cm,果色紫红 ,萼痕较大。果实成熟期10月上旬 。
3.稻城海棠
〔Malus daochengensis C.L.Li〕
1989年,李朝銮报道在四川稻城发现苹果属一新种,定名为稻城海棠,隶属于真正苹果组山定子系 ,是迄今该系中唯一植株被绒毛的种类。
乔木。叶片椭圆披针形或椭圆形,叶缘锯齿圆钝。花白色,带粉红 ,花柱5 。果实梨形或倒卵长圆形,纵径1.2—1.8cm,横径1—1.5cm ,萼片脱落。
4.其它苹果属中用于砧木的尚有产于云南师宗、罗平等地的师宗打枪果及浙江北部的樱桃叶海棠等,因其是否属于新种尚未定论,请读者需用时参考有关资料。
关于“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8-104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苹果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是怎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