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易经》的发展与《梅花易数》
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 2021-12-27 17:19
壹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说首屈一指 。《易经》的最初缘起该追溯到什么年代,至今众说纷纭很难定论。但曾经有《连山》易 ,后又有过《归藏》易,大约相应的年代是夏朝(可能更早)、商朝,这似乎可以确定。随后到周朝 ,就叫《周易》了 。我们现在讲《易经》,大多是指《周易》。
关于《易经》,几千年来的著作学说多如牛毛,从各种角度来研究 、注释《易经》的都有 ,真正是“诸子百家”。其中所谓“象数派”与“义理派 ”的划分与对立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象数派着重从卦的象与数解释《易经》,它带有更多的自然科学成份,思考世界万物和卦象之间的形与数的对应关系。而义理派则更多地从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学、政治策略学等“圣人之治”的“人文”角度 ,观察卦象与天地社会的联系。
这两派自汉以来彼此对立 、彼此融合有多种演变 。它们在原则上都承认《易经》最早产生于占筮,但象数派显然更看重占筮的意义,有很多象数派代表人物就是占筮大家。而义理派则比较忽略甚至鄙视占筮 ,他们更多运用的是《易经》中的“上层建筑 ”部分,在这部分中,我们看到的是堂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 、理论与策略。
这两派学说中都各有它们的真理。
如果撇开象数派与义理派划分的概念 ,我们还可以将占筮本身当做《易经》中“技术”层面的内容,而将《易经》中各种对天地人事与阴阳八卦的解释与概括当做“理论 ”层面的东西 。
这两个层面的《易经》内容都有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之处。
贰
关于《易经》的占筮“技术”,自古以来主要有三个体系 ,或者说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古筮法” 。这主要是依据六十四卦卦象与卦、爻辞来断卦。当然后来又包括运用《彖》、《象》等易传之“辞”。这种占筮法,春秋战国以来古籍留下了一些案例,读起来饶有趣味 。这种占筮法依靠对《易经》的熟悉与透彻把握,它与《易经》本来内容的联系最直接。
第二种方法是“纳甲法 ” ,现在民间也多称之为“六爻法”,汉时就有,据说它的成形与西汉京房有很大关系。这种占筮法将天干地支装入六十四卦中 ,结合年 、月、日的天干地支,运用五行生克等一系列法则,进行了一套更为繁复的占筮运算 。它有时几乎完全离开《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爻辞 ,另成体系。这种占筮法预测事物十分细化,在民间常常成为占筮主流。
第三种是“梅花易法",基本可以确定源于宋朝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一书 。创始人大概就是邵康节。这种占筮法起卦简便 ,外应敏感,将六十四卦的上下卦按动爻所处的位置分为“体卦”、“用卦 ”,然后在时令五行背景下 ,对体卦 、用卦之间的五行生克进行计算,最后得出预测结果。
这三种占筮技术各有长短,在古往今来的占筮历史中,常常有人将它们综合运用。
将第一种“古筮法"与第二种“纳甲法"结合起来的典范是近代易学大家尚秉和先生 。他通常是先以“古筮法”做象断、辞断 ,在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便加上“纳甲法”来断卦。
另外要提到的是当代易学大家刘大钧先生。他对《易经》理论层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众所周知,对《易经》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令人注意 。他著有专门讲授纳甲占筮法的书籍,显示出他对此的熟谙 ,而以他对《易经》经与传的精通,“古筮法" 在他一定是信手拈来的,因此 ,他将此二法结合起来运用是可想而知的。
而将第一种“古意法 ”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运用的也大有人在。
邵康节本人就是第一例 。
他在《梅花易数》一书中讲到了这种结合。
再值得提出的是当代另一位易学大家张延生先生。他无疑对《易经》象数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众多著述将《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许多见解颇有新意。未来的中国易学史一定会留下他重要的一页。他对占筮技术也有发挥发展 。他主要是运用“梅花易法”占筮,同时结合运用卦、爻辞“古筮法”。
三种占筮法中 ,惟有将第二种“纳甲法 ”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的成功案例少-些。
看到一些名家有过这样的尝试。
现在又有贾双萍 。
叁
贾双萍虽然并不年轻,师承张志春先生等名家学习摸索占筮也有多年。但比起上述那些大家来,绝对该算是易学晚辈。然而晚辈勇于探索 ,也便有了自己的发现 。
贾双萍的占筮最主要的是运用“梅花易法”,且用得较活,在此基础上又将“纳甲法 ”结合起来,便有了可供易学界关注的特色。
“梅花易法”与“纳甲法”最难相互兼容的一点是“比和卦”和“六冲卦 ”的关系问题。八个八纯卦在“梅花易法”中都是比和卦 ,卦逢比和大多都以吉断 。而这八个八纯卦在“纳甲法”中却是六冲卦,除了突灾新病有时需冲之外,大多情况下都以凶吝断。两种占筮体系只要一遇到八纯卦就矛盾冲突 ,因此,历来行家多讲究二种方法不同断,同断徒生混乱。而不同断 ,无论是“纳甲法 ”,还是“梅花易法”,都能在本体系中自圆其说 ,断出准确结果 。
贾双萍却在实践中做出了将二者结合的尝试。这些尝试的记录有些很有趣,读者一看自明。她的占筮个案或许还不能说服所有易学行家和爱好者,但足以给人提供一种新思路 。从原理上讲 ,“纳甲法”和“梅花易法"该是能统一的。
肆
贾双萍对《易经》占筮技术的又一点值得称道的探索是在“梅花易法 ”的运用中。“梅花易法” 主要凭体卦 、用卦、时令的五行生克关系断吉凶。自邵康节以来,就强调一个原则:体卦旺则吉,愈旺愈吉,反之则凶吝 。但是贾双萍根据她的占筮实践 ,发现情况并非绝对如此:常常体卦过旺就走向反面,本该断吉的事变得凶吝。她从实践出发,大胆提出了“过旺则反而凶吝”的看法。应该说这是相当有新意的 。她在这方面的案例是否丰富确凿到足以向世人立论 ,还可以斟酌。但是,从大千世界的一般规律来讲,她的见解大概是有道理的。
就好像一个小孩 ,爷爷奶奶对他好,姥爷姥姥对他好,父母更是百般爱护他 ,阿姨保姆则里外呵护他,方方面面都“生扶 ”之,他的人气不但“旺” ,而且“过旺”,结果一定会特别好吗?很可能溺爱过度反而害了孩子 。
这种生活中的道理也是《易经》中的道理。
《易经》经文中充满了“物极必反 ”的告诚,那么具体到“梅花易法"的占筮技术中,似乎也不该有体卦愈旺愈吉没有边界的道理。
贾双萍的这一点提议值得易学界关注 。
柯云路 2008年12月于北京
贾双萍简介
贾大姐名贾双萍1948 年生人 ,现任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楼盘与风水杂志副总编。河南安阳周易专修学院研究员。贾大姐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谦虚谨慎 ,勤奋好学 。她自幼酷爱玄学,自89年开始学习易经。18 年来她用易经为大家排忧解难,为企业出谋划策 ,使得很多企业少走弯路,多创效益。她的预测水平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特别是对六爻与梅花易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与大胆实践 ,突破了周易预测领城里存在的很多误区,创造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为周易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令国内外很多易学同行心悦诚服 。例如:《六 爻起卦方法的改革》《六爻与梅花易数同断》《阴阳爻发动即主过去又主将来》《六爻直读法》等等。她把周易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悟创了很多新的八卦万物类象与六十四卦万物类象,为易学爱好者闯出了易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新路。正如易学大师张志春为她的书《六爻梅花易卦例精解》作序中写到“她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从师而不拘泥于师 ,在实践中勇于大胆创新,兼收众家之长 。她把梅花易数与六爻融汇在一起,在实践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贾双萍女士这部卦例精解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就是她在书中毫不保留地把她在梅花易和六交实用中的起卦方法(许多创新的简易方法)、比类取象的判断思路(许多新颖的直读法),以及用大道至简的梅花易一卦多断, 乃至判断一个人的终身命运 、风水环境 ,还有化解的种种思路和方法,都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认为只有这种研究态度,才会使易学的真髓得到继承 ,并且有望发扬光大 。”
她曾经多次出席各种国际易学研讨会并发表多篇论文。她2001年至2006年曾经出席第12、13、 14 、15、16、17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并发表《浅论车牌号预示的吉凶信息》《论电话号码预示的吉凶信息》《六爻可以与梅花易数同断》等多篇论文。并在大会现场断卦,现场有人报出车牌号码 、电话号码 ,当时断出车的吉凶信息与电话主人的吉凶信息,包括婚姻、健康、出生环境流年大运等,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2002年出席在新乐召开的“第二届伏羲周易研讨会”,2005年出席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首届中国环境保护与地产园林风水文化国际论坛 ”并发表论文《八卦方位断风水》。2006年4月15号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国首届现代文明与地产园林风水文化国际论坛大会” ,并发表论文《象卦学上论风水》。2006年9月1日出席在延吉召开的“第19届国际易经研讨会”,大会现场讲演论文《八卦万物类象新解》 。
2004年作为有成就的易学专家被载入“中国专家人名词典 ”一书中。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断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易学同行,她的一句口头禅是“能让学易之人少走弯路我心足矣”她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她写的书《六爻梅花易卦例精解》中随处可见。在面授学习班上她更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大家 。课堂上采取现场断卦的教学方式 ,足见她的易学功底非常扎实。很多学员听完课都感慨的说“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贾老师真是毫无保留的把东西教给我们了 ”。
长按关注红螺文化研究会公众号
如果喜欢请点击“在看”,随喜分享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香积厨中好修心
青岛观音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闻思回声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万法唯心造》读后实修
青岛观音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阿含启示录别让它们困住了你的人生(二)
潮州开元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来知德 ,易学著作今存《易经集注》(本名《周易集注》)十六卷 。
《易经集注》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自序曰“像者,乃事理之仿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实理也 ”,“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己,何以弥纶?故象犹镜也,有镜则万物毕照。若舍其镜,是无镜而索照矣 。不知象,《易》不可注也”,“注既成,乃僭于伏羲 、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错图,又画八卦六爻变自相错图,又画八卦次序自相综图 ,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 。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真意”。此亦足见其著书之宗旨。
四圣是按世上万物之象来定的八卦,《易经》本以物象出现 ,来夫子重点研究事物的本质,以象数为宗,强调理、气 、象数相统一,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 。以象数阐释义理 ,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阐,按图索骥 ,为学《易》者,洞开了门户;为《易》林找回了孔子《易》原璧,使失去了一千多年的象数 ,又回到了四圣原处,故震惊《易》林,《周易集注》被称为绝学。 来氏所谓僭于前之图为《梁山来知德圆图》(见下图) ,谓“此圣人作《易》之原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尚乎其中 ”、“盖伏羲之图,《易》之对待;文王之图 ,《易》之流行,德之图,不立文字,以天地间理气象数,不过如此,此则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故图于伏羲、文王之前”。实则此图乃胡一桂《文王十二月卦气图》和韩邦奇“维天之命” 、“圣人之心”二图的进一步演化图 。与韩邦奇二图比较,只不过是把中间圆圈变小而己。此等无“鱼眼 ”之图皆来源于十二月卦圆图。所列《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即本朱熹之说将《先天图》内方图“拿出放外”只余圆图者,所列《伏羲八卦方位之图》及《文王八卦方位之图》即是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之图,所列《孔子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则是《周易本义》小横图之演变图 。所列《来知德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则是本《京氏易传》八宫世系所出卦变图 ,而《来知德八卦所属自相错图》又是本《八卦变六十四卦》所得八宫世系之卦,谓之“自然相错”之图,所列《来知德六爻变自相错图》为八纯卦初爻变至上爻变所得卦图 ,谓“因乾坤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 ”、“因兑艮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因离坎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 、“因震巽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 ”。所列《来知德八卦次序自相综图》即为取“相综”之义将《周易本义》大横图六十四卦重新组合之图,如上体本乾下体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与下体本乾上体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配为“相综” ,“四正之卦 ”出四图,“四隅之卦”出四图。此图“相综”者五十四对,“相错 ”者二对(《大过》错《颐》、《中孚》错《小过》 。所谓“八卦次序自相综”之图名并不严密)。所列《来知德八卦所属自相综图》则又是八纯卦一个爻变至五个爻变所得五卦配“相综”之图,有所谓“文王序卦杂综”四图。
《来知德八卦四正综四正临尾二卦图》则是以八纯卦十六卦“相综 ”之图,有所谓“文王序卦杂综”二图 。来氏所列诸多“错综”图,实不出孔颐达所说“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 、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复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 ”(见《周易正义·序卦》)范围。来氏所谓之“综”,即是《屯》与《蒙》类之“覆”,来氏所谓之“错 ”,即是《乾》与《坤》类之“变以对之” 。准此,来氏演变而出《伏羲文王错综图》等诸图。此外,还有《来知德八卦正位图》及其“易学六十四卦启蒙”中准朱熹《易学启蒙》“考变占 ”篇三十二图演变而来之六十四卦“六爻变”之卦变图。
至清康熙甲寅(1674年)高雪君“重刻瞿唐来夫子易注”时,于来知德诸图之后增“来图补遗 ”,列《太极图》 、《伏羲卦》、《伏羲八卦方位》、《阳直图消息盈虚》 、《阴直图消息盈虚》、《天上月轮图》、《文王八卦方位》 、《一年气象》、《大混沌》、《天地形象》 、《帝王图大混沌》、《历代文章大混沌》、《以周家论小混沌》 、《一日混沌》、《历代人才大混沌》、《天下混沌三教》等图。(皆为就十二月卦圆图衍出之图) 。曰:“《易注》成梓后,始访得先生日录诸稿中有太极诸图,明白精透,晰理如列眉。不知当日先生自叙中何以不及此?今为编入,一以见作者精研之深,一以见述者大成之集。裨益后进,不厌其多 。”(见今巴蜀书社一九八八年影印之《易经来注图解》)高雪君所增补诸图,以来知德“注既成,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之说考之,皆似后人据《梁山来知德圆图》衍出之图。以其中之《伏羲卦》图(见下图)即可明了此图原本自十二用卦圆图衍出。
从《梁山来知德圆图》之由来 ,有人谓似本章潢《图书编》所列之“古太极图”(有“眼 ”之“黑白鱼”互绕之图)演变而来,其实则不然 。章潢所谓之“古太极图”即为赵撝谦列于《六书本义》卷首之《天地自然河图》,亦即如高雪君于《易经来注图解》卷末“周易采图 ”所列《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见下图),将是图中间挖空之后并不得《梁山来知德圆图》(`黑白相绕方向相反)。高雪君所列之图乃本杨甲《伏羲八卦图》演变而来,就其所列《先天画卦图》(见下图)正推之即得《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反推之则得杨甲《伏羲八卦图》。以其所画弧线曲度分毫不差分析之,则高雪君似已明白此图乃本杨甲《伏羲八卦图》推来 。否则以赵撝嫌所列原图之弧线曲度,绝对不能得到高雪君所列之图形(此图三环半径之间成比例关系)。
来知德自谓“《易》自孔子没,而亡至今日矣”、“四圣之易,不在四圣,而在我矣” 、“德因四圣人之《易》千载长夜,乃将纂修性理大全去取于其间,更附以数年所悟之象数,以成明时一代之书 ”、“一部易经,不在四圣,而在我矣”,可见其自诩亦过高。又其自谓依十二月卦圆图衍得之图为“此则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故图干伏羲、文王之前”,亦是有些不甚自量 。
来氏所谓“其注先训释象义 、字义及错综义 ”,则有涉于反对卦变说。所述卦变以“卦综”释卦名及《彖》辞凡二十九例。与俞琰《周易集说》比较,除俞氏所释十九例之外,来氏又多出《讼》反《需》、《同人》反《大有》、《大有》反《同入》 、《贲》反《噬嗑》、《解》反《蹇》、《益》反《损》 、《困》反《井》、《丰》反《旅》、《涣》反《节》 、《履》反《小畜》七例。其实来氏之卦变说乃本俞谈而来,只不过以反对卦为“综卦”而已 。其后清儒江永将来知德之卦变厘定为二十二卦 ,删其不易晓处有七。至焦循于《易图略》“论卦变 ”,则谓“凡传称外内刚柔往来上下,皆指旁通,以为卦变,非也,以为反对,亦非也”、“说《易》者,沾沾于卦变反对者,何也?以《象》传有往来上下进退之文也。荀、虞以来,大抵皆据以为说,传文不可强通,故不能画一耳”,把一切以反对之义释《彖》传卦变者都否定了 。江永于《河洛精蕴》曰:“屯、蒙倒转似翻车,不止上下,安得谓之综?其易卦变为卦综,自是来氏之谬”。来知德自谓“综字之义,即织布帛之综,或上或下,颠之倒之者也 ”,又谓“综者,高低织综之名”,然织布帛亦止高低,仅有上下之动,来氏以卦综释《彖》辞,却不是上下进退之动,仅是上下卦“翻车”而己,难怪江永要称其谬了。来氏自谓其卦综说为自得,而俞琰义又谓其反对卦变说,是“自秦汉之后唐宋以来,诸儒议论,绝无一语及此 ”,此皆自诩太甚 。其实,以反对卦变说释《彖》辞者,已先见于朱震《汉上易传》。
当时蜀中之人,一般以来知德“圆图”和诸多“错综”图,为出于来氏之发明。究其本,则前人已有类似之图和相关议论 。特别是其以“卦综 ”说释《彖》辞之举,亦不是来氏开其端,来氏只不过以“反对”为“卦综’’而已。此即是说,来氏《周易集注》所论“象数”之精华部分,客观上看大都不是其本人之发明。然而,来知德居于穷乡僻壤阅二十九年方成此书,亦当有其自晤而得之成分 。易道广大,可谓“一致而百虑 ” 、“同归而殊途”。也正因其易学著作中以象数为本,多衍出易图、多言及卦变,我们方将其书列为易图学要著,从中可见明代中后期易图学的发展和演变情况。
明来知德易学图式。其图白者为阳仪,黑者为阴仪 。黑白二路 ,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说明气机生生不息、循环不绝之理。“非中间一圈,乃太极之本体 。”中空以圆 ,用来象征太极,共阴阳渊由自微而显,则显而著 ,均与自然消息而合。来氏作《美圆歌》:“我有一丸,黑白相合,虽是两分 ,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 。无始无终,无右无左。 ”其源出于古太极图。清杭辛斋《易楔》:“此本瞿塘氏之图 ,亦从古太极图研索而出者也 。”图中以居中的黑白二条线代表原古太极图中的两点。来氏认为:“此图为圣人作易之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 ,皆寓于其中” 。体现伏羲六十四卦阴阳消长之理,反映伏羲八卦 、文王八卦方位,及一年气象、一日气象、天地形象 、帝王文章、人材等混沌状态.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伏羲八卦方位的图式。其图中空 ,以圆象征太极,白线居于黑中,黑线居于白中 ,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黑中分太阴、少阴,白中分太阳 、少阳 ,说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精义。来氏认为:“伏羲只在一奇一偶上,生出六十四卦,又生出后圣许多爻象 。如一阳上加一阳为太阳 ,阳自然老之象;加一阴为少阴,阴自然少之象;一阴上加一阳为少阳,阳自然少之象;加一阴为太阴,阴自然老之象。太阳上加一阳为乾 ,加 一阴为兑;少阴上加一阳为离,加一阴为震;少阳上加一阳为巽,加一阴为坎;太阴上加一阳为艮 ,加一阴为坤。皆阴阳自然生八之卦 。”(《易经来注图解》)说明伏羲八卦体现太极自然之妙。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文王八卦方位的图式。以白路为坎卦,黑路为离卦,说明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之理 。认为诸儒依据邵雍解释文王八位 ,通说穿凿,解之反晦。“殊不知文王之卦,孔子已解明矣。‘帝出乎震’一节是也 。 ”“盖文王以伏羲之卦 ,恐人难晓,难以致用,故就一年春夏秋冬方位、卦所属木火土金水相生之序 ,一阳复,自复而临,而泰,而大壮 ,而夬,阳以渐而长,至乾为纯阳;黑路 ,为一阴姤,自姤而遯,而否 ,而观,而剥,阴以渐而长 ,至坤为纯阴。说明其太极图完全体现伏羲六十四卦而列之。”(《易经来注图解》)说明文王八卦体现四时、五行之理,而与其太极图合 。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一年、一日之象的图式。一年气象图将二十四节气配以太极图,说明一年之气象。来氏认为“万古之人事 ,一年之气象也。春作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不过如此 。自盘古至尧舜,风俗人事,以渐而长 ,盖春作夏长也。自尧舜以后,风俗人事,以渐而消 ,盖秋收冬藏也。”一日气象图将十二辰配以太极图,说明一日之气象 。来氏认为:“万古之始终者,一日之气象也 ,一日有昼有夜有明有暗,万古天地,即如昼夜。 ”
来知德太极图从昼夜交替与四季更迭模式 ,让我们了解了宇宙阴阳消长与阴阳循环的规律。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河图的图式 。《易经来注图解》认为:“河图虽曰一六在下,二七在上,其实皆阳上而阴下;虽曰三八在左 ,四九在右,其实皆阴左而阳右;虽曰以五生数统五成数,其实皆生数在内,而成数在外;虽阴阳皆自内达外 ,其实阳奇一 、三、七、九,阴偶二 、四、六、八,皆自微而渐盛。不可分裂将其几点置某处。阴阳左右虽旋转而无定在 。阴阳合于中心 ,而上本天地之中气,故不可拘执河图虚中五十无位之说。”河图阴阳数排列符合太极之理。
关于“《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cshi/202507-892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经》中怎么找不到梅花易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