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德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解放军的总司令,对中国革命有大贡献的人 。
朱老总一生传奇,在未参加***前 ,就是滇军名将,深受蔡锷等人的器重,我军有许多开国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 ,由此,黄埔军衔成为了近代以来知名度很高的军校。
实际上鲜为人知,在此之前 ,保定军校和云南讲武堂,才是我国最为顶级的军事学堂,朱老总 ,就是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1909年,23岁的朱德从上海奔赴昆明 ,准备报考云南讲武堂,当时由于没钱,朱德只好步行前去,一路上 ,他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快到昆明时 ,在路上生病饿倒了 。
就在这时,开客栈的萧家,救了朱德一命 ,在萧家养病时,朱德非常勤快,每天早上就早早起来扫地 ,挑水,打扫院子,萧家父母一看朱德 ,就觉得他是一个厚道人,就有心将自己的女儿 萧菊芳介绍给他。
萧菊芳当时在昆明的师范学校上学,不是一位传统的居家女子,朱德看后也是满意 ,1912年初,他们结为了夫妻,这一年 ,朱德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的军事教官,萧菊芳就跟随丈夫四处奔走。
1916年, 萧菊芳生下了一个儿子 ,朱德发现小孩子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然后,他就给儿子取名为“保柱” ,生子4个月后,萧菊芳染上了妇女病,由于那个时候医疗条件不好 ,萧菊芳未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她在之后就去世了。
朱德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 陈玉珍 。
陈玉珍是四川南溪人,1896年出生,她的父亲开了一家专门制作白糖的手工业作坊 ,从小,陈玉珍就接受了比较良好的教育,民国成立后 ,她剪短发,穿素衣裙,还跟随自己的舅父学外语。
包办婚姻是旧 社会 的陋习 ,对此, 陈玉珍十分痛恨,她说:“如果不是我看得上的人 ,就拒绝考虑婚事。 ”
直到朱德出现,1916年,朱德任 靖国军团长 ,他率部驻扎在南溪一带,在这里,他与陈玉珍的舅父成为莫逆之交,也正是陈玉珍舅父的原因 ,朱德结识了陈玉珍 。
1917年,两人结为夫妻。
萧菊芳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儿子朱琦 ,朱德就将朱琦交给了陈玉珍抚养,此后,朱德参加革命 ,南征北战,很少回家,而陈玉珍 ,则是尽心尽力的抚养朱琦,直到1937年时,国民党将朱琦抓手当壮丁。
1937年 ,朱德在南京开会时,偶然听说自己的儿子在云南龙云的部队当兵,当时他已经和儿子失去联系快20年的时间里,他十分思念自己的儿子 ,但是他并没有当场说出来 。
不久,朱德将此事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明白朱德的意思 ,后来由他交涉,朱琦被送回了延安。
朱琦来到延安,朱德十分高兴 ,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朱琦 右耳际处“栓马柱”,当朱德摸到时 ,他泪如雨下,面前这人,就是他的亲儿子 ,朱琦。
朱琦是朱德唯一的儿子,按照道理说,他应该享受最好的教育,实际上并非如此 。
朱德对朱琦要求很是苛刻 ,从来不允许朱琦搞特殊,一次,中央机关在延安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 ,中央首长都参加了,朱德的儿子朱琦,女儿朱敏都去了。
晚会结束 ,已经到深夜,朱德告诉朱琦,要他下车步行回家 ,可是到了家里,朱德却是发现,朱琦先一步到家了。
朱德脸色变了 ,他将朱琦叫来,问怎么回事,原来,警卫员让朱琦站在 汽车 的脚踏板上 ,拽着车厢拉手,站着回来的 。
听闻这个解释,朱德十分生气:“你知道脚踏板那是啥子吗?那是卫士的岗位。卫士的职责大如天 ,他们要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他下去了,万一路上有什么事,怎么办?”
最后 ,朱德严厉的告诫朱琦:“今后,不能因为你是总司令的儿子,就比别人高半截 ,绝对不能搞半点特殊。”
朱琦对于父亲的话,一直放在心里,此后再未搞什么特殊 。
抗战时期 ,朱琦曾奔赴抗日前线,后来由于他的腿受伤,朱琦不得不返回后方,他被安排为 抗大七分校队列科长。
在七分校 ,朱琦喜欢上了一个女学员赵力平。
当时朱德的妻子是康克清, 她十分关心朱琦的人生大事,这一年朱琦年龄也不小了 ,康克清就找到了七分校的校长彭绍辉,要他给朱琦介绍一个对象 。
1926年,赵力平 出生于河北定县大定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 赵力平的 父亲赵鸿儒很早就参加了八路军,大哥赵士珍 、二哥赵士斌也都参加了革命,
1944年的一天 , 抗大七分校女生大队教导员顾玉玲通知赵力平,要她去大队部一趟,到了大队部 ,赵力平看到了几位男同志,朱琦便在其中,他看了赵力平,没说话 ,就走了,随后,赵力平也走了。
第二天 , 顾玉玲问赵力平:“你看那人怎么样? ”
赵力平:“上次那人?我没看他呢。”
顾玉玲告诉赵力平,这个人叫朱琦,是总司令朱德的儿子 ,她想要为两人撮合婚事,赵力平一听,并没有显得很高兴 ,她说:“我现在多大呀,18岁,太小了 ,不行 。我们那有风俗,找对象得通过父母,父母不同意还不能结婚。”
实际上,赵力平担忧的是家庭条件不对等 ,因为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百姓,而朱琦不一样,他的父亲 ,可是八路军的总司令。
上头有人要撮合他们,赵力平被调到了 队列科当参谋,朱琦是她的上级 ,两人那个时候天天见面,但是赵力平始终不愿意和朱琦谈恋爱 。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七分校迁到了 晋绥根据地的内蒙古丰镇 ,朱琦和赵力平都被分到了120师司令部工作。
贺龙得知此事后,也决定撮合朱琦和赵力平,他的夫人和 甘泗淇将军的夫人没事就找赵力平出去溜达 ,询问她感觉怎么样。
有一次,贺龙对赵力平说:“ 咱们快进张家口了,小赵,你们两个的事定下来 ,定下来我们就进张家口了,不结也得结,结也得结 。同意不同意?什么时候结?我是司令员 ,我说了算,我签字,说结婚你们就算结婚了。 ”
赵力平当时还不是很同意 ,贺龙就火了:“怎么还没同意,还等什么?今天不同意也得同意,朱琦哪不比你好?马上结婚!”
贺龙当即写了一个小条子: 批准朱琦同志与赵力平同志结婚。
1946年3月23日 ,朱琦与赵力平结婚,贺龙主持了婚礼,婚后 ,他叼着烟斗说:“ 我的任务完成了。”
1948年8月,朱琦和赵力平在西柏坡,见到了朱德和康克清,这是赵力平第一次见到父亲朱德 ,他很慈祥,谈话也比较随意,赵力平本来还提心吊胆 ,这下,她放下心来 。
康克清对她说:“ 你们早点要个孩子吧,爹爹喜欢孩子。 ”
两人后来生育了第一个孩子 ,不过这个孩子不到三天就夭折了,他们唯恐朱德伤心,就没告诉他。
不久 ,军委组织铁道部,铁道部需要人手,朱琦就去了石家庄铁路局 ,当了一个普通的工人,那个时候,他的同事们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人的父亲 ,就是大名鼎鼎的总司令朱德 。
朱琦本来直接可以当干部,但是朱德说要从头开始,朱琦就按照父亲的话 ,当了普通工人。
朱琦先当练习生,后来又当火车司炉,三年后当副司机 ,又由副司机转为司机。
1969年,由于文革的原因,朱琦被下放到 山西榆次“五七干校”学习 ,他曾任仓库保管员等职,1972年,朱琦被重新安排工作 ,这个时候,由此病痛的折磨,他的身体非常的脆弱 。
1974年,朱琦突然去世 ,年仅58岁。
朱琦去世后,为了不让朱德伤心,大家一直瞒着他 ,十天后,康克清才将此事告诉了朱德,当时已经88岁的朱德听到消息 ,悲痛的说: “ 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这么年轻就走了,很可惜。他上过中央党校,受过高等教育 ,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 。”
朱琦去世时,妻子赵力平48岁,当时组织上决定将赵力平的工作调动 ,朱德说:“ 力平在天津工作这么多年了,有群众基础,工作也不错 ,调到北京的新单位也不好参加工作,还是在天津好吧。 ”
朱德从来不为孩子说话,他的拒绝 ,让儿媳赵力平一直在天津工作到离休。
朱琦(1956~ )字瀚漪、大中,号齐云斋主 。辽宁长海人。大连青齐印社社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中国武夷书画社书画师。作品曾参加辽宁省职工书法比赛获二等奖,获“金龙奖”全国书画篆刻大赛佳作奖,赴日本展览并被收藏。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书画大奖赛佳作奖、第二届红军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二等奖 、全国书画联谊晋京汇展三等奖 。中国书画艺术研讨创作北京笔会中 ,书法作品获全国大赛二等奖。书法作品曾先后两次选送到日本展出并收藏,获出国展览收藏证书。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应邀在北京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其他各省市、香港、台北等地展出,深受观众好评 。作品 、辞条辑入《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大观》、《中国近现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关于“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蛋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ndanka.com/zlan/202508-93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蛋蛋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蛋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琦(关于朱琦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德...